Re: [探索] 真真假假~該相信什麼

作者: witnwith (love n peace)   2018-01-05 11:25:29
(幫貼)
這篇回覆文所提到的任何東西都需要保持懷疑及持續驗證
因為抱持懷疑及持續驗證才是通向真理的道路
Q真真假假~該相信什麼呢?宇宙中有所謂的真理嗎?
A先說結論
該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
或相信自己是能夠有力量的
而宇宙的真理就是
自己的感覺是無法否認、無法欺騙的真實
所以要善待自己
用一切辦法在此生終了時不要後悔
否則依然會為了降低罪惡感或失落感而自願選擇重來
在開始之前
如果佛陀說的是對的,那關於真理,佛曰:不可說
意思是無法僅靠言傳
因為概念用言語表達的同時,自由度會降低,也就是會伴隨限制
如同水結成冰的同時,分子間的自由度必定降低
無法言傳只能意會,這個意會就是剎那間的開悟
就像武林秘笈《降龍18掌》裡只有看似不相關的17掌(經驗.體驗們)
書中散落的第18掌(就是開悟),是將前面散落的經驗拼在一起進而產生意義
從2D到3D,一面書頁當然無法容納跨次元的訊息
但開悟可以跨越限制領會到其中的意涵
而對前面的17掌來說,第18掌是散落的
但對第18掌來說,前面17掌才是散落的
而開悟也是能同時用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物的剎那(也有人稱為意識的昇華)
沒有人能直接描述或形容開悟,我也不行,因為開悟是個人的事
但可以做的是:透過累積比喻或經由拼湊前人留下的線索,來為剎那的開悟做準備
正文開始
真真假假~該相信什麼呢?
這是哲學千百年來討論的問題
所以在歷史中有跡可循
所有神話、自然哲學與科學的起源都是在探討真理的各個層面(世界、人、神、ps1)
在人們還不知道萬有引力時,曾經認為太陽繞著地球公轉
在人們還不知道地球是圓形時,曾經以為世界是在一隻烏龜的背上
在人們還不知道天體運行的原理,曾經以為東升西落的太陽是天神每天駕駛馬車出巡
人類沒有停止探討真理
早從:泰利斯(Thales)將 以神話解釋現象 過渡到 理性思辨的哲學
到柏拉圖以有系統的方式來推論真理
經過:牛頓引用伽利略觀察天體運行的成果創造了"力"的概念,進而開啟古典物理
目前:普朗克提出微觀物理加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共同開啟現代物理,直到現在進行式
百千萬個名人或大師之後
人類依然沒有停止探討真理
為什麼人類這麼需要真理?
因為有一個確定的支點才可以舉起地球
因為有一個固定的平面才能施力進而站立
因為有一個恆定不變的基石"生命"才能成長
所以堅固的海底輪才這麼重要(誤
所以找到真理才這麼重要
但找到恆真的真理似乎超越人類生命的尺度
因此,找到"此生的真理"就可以當作支點舉起地球了
雖然有點倒果為因,但為了我們"生命"的成長,在生命尺度內找到不變的真理就可了
如果我們終其一生沒有找到自己的支點
我們會像身陷在流沙裡或是翻滾在海浪間沒有自主權
對人類來說追求真理就是追求自身的自由
扯遠了
關於"該相信什麼"
笛卡爾的"方法也許可以參考"
他說:假設我們有一籃蘋果(要拿去市場賣之類),但我們擔心夾帶爛果
因為腐爛會蔓延,為了避免整籃爛掉,我們要先把所有爛果全拿出來
你會隨便亂抓、抓到一顆算一顆呢?還是先拿出所有蘋果、並把確定新鮮的蘋果放回去呢?
笛卡爾認為後者的做法似乎比較保險
同理,笛卡兒認為,我們應該檢驗所有知識
只用正確無誤的原則作為基礎,並重新建立知識系統
就像建築師需要堅實的地基,才能建造穩固的房子
他用這套全面懷疑的方法去檢視所有的信念、不放過一絲灰色地帶
得出唯一無從否認的真理,是Cogito, ergo sum
直譯:「思,故是」
白話:如果能夠思考,那必定"是or存在"個正在思考的主體(ps2)
而"正在思考"是他當下最無法否認的,各位則可以替換成"正在閱讀"
恭喜各位在笛卡爾的理論下是存在的
因為:這篇文如果被讀到,那一定代表存在個主體正在閱讀or是正在閱讀的主體
有沒有很饒舌
總結笛卡爾用他一生精力告訴我們的真理就是:人要1專心做事or2活在當下
這樣你就是無法否認地存在著
登登
是不是很無聊
所以才說"方法也許可以參考"啊
學到笛卡爾時翻了N個白眼
知道自己存在是真理又如何
他的結論沒有讓我活的更好
所以NG重來
ACTION
關於"該相信什麼"
休姆的結論也許可以參考
因為笛卡爾的方法不錯,所以晚他百年多出生的休姆也採用,但他變成重症懷疑論者
他的主張是:我們既無法100%確認心靈也無法100%確認物質
所以不用浪費力氣再從心靈或物質來尋求真理了
我們能100%確認的只有感覺
例如:我被打很痛,別人說我是不痛的也無法動搖我很痛的這個感覺
也例如:我很開心,別人說我看起來很難過,但我知道自己超嗨超開心,不用管別人說~
休姆論點的優點是每個當下的感覺都是真實、他人無從否認的
但缺點是
1如果人類都這樣,科學醫學就不進步了、社會就不生產了,大家都去吸毒就好,嗨爆
2當下的感覺過去後,然後呢?休姆沒講每個當下感覺過去後怎麼辦
所以整合笛卡爾及休姆的結論並加一點修正後的結論是:
關於你覺得可以預見的未來(ex1.3.5.10年內)
你要盡力蒐集資料評估優缺並詢問有經驗或能提供務實意見的人
擬定計畫後邊做邊彈性調整
而且
該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
或相信自己是能夠有力量的
再次提醒
這篇回覆文所提到的任何東西都需要保持懷疑及持續驗證
因為抱持懷疑及持續驗證才是通向真理的道路
ps1
哲學雖然門派千百萬種但可以大約分類為二
A追求真理
世界的真實是什麼->自然哲學->古典物理學
人的真實是什麼->心靈哲學->心理學
神的真實是什麼->神學
B追求價值:
怎麼樣是好?
怎麼樣是個人的好?
怎麼樣是群體的好?
在特定情境下怎麼樣是好?
ex:倫理學.美學.政治哲學.法哲學
ps2
拉丁文的是和存在是同一個字,而笛卡爾本人也說在這句話裡兩個都通,不過"是"不代表"
存在"
ps3
不斷放下情緒是個好練習,不過
1)要先接受並承認情緒存在再釋放才不會變成種自我否認
2)情緒沒有分好壞,放下"負面的"也要放下"正面的"
因為正面跟負面情緒是一體兩面
愛常常在一念之間變成恨,希望也常在情節轉變後變成絕望
作者: te912   2018-01-05 11:34:00
降龍十八掌的比喻真不錯 感謝分享
作者: dear0106 (阿貴)   2018-01-05 12:53:00
謝謝樓主分享,引用佛經兩句話祝福大家: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作者: amma5420 (amma5420)   2018-01-05 16:19:00
我們本來都是開悟的,哪裡來得追求開悟呢
作者: singleflying (餡餅)   2018-01-05 23:50:00
推 不斷質疑是一條路 但只有這樣會不斷崩潰到死 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處理(像情緒) 不過也不是人人都需要走這條路 其實可以有輕鬆一點的選擇
作者: amma5420 (amma5420)   2018-01-06 15:34:00
嗯嗯,對的!因為我們本來就是開悟的,自以為受到綑綁,才有那麼多的法門宗派試圖尋求開悟,然而,以為開悟是可尋的本身就是虛妄,但如果認為自己這樣追求是開心的,就去做吧!總會了解的!本來開悟的不只我,請對自己有自信,您也是開悟的!這是真實,不是唱高調什麼的。
作者: orapin (嘸通乎人看袂起)   2018-01-06 15:4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