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探索] 更遠

作者: DreamLoser ( )   2016-10-12 23:39:20
※ 引述《refine1117 (Rachel)》之銘言:
: 傑德所說的“更遠”,到底要怎麼做呢?
更遠 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我明瞭你想要試圖知道些什麼 因為你內心不安穩
因為你覺得你學的方法沒用 讓你沒有任何進展
首先對於"更遠" 在不同階段的人而言 有各自不同的意思
你的更遠 就是去徹底的明白沒有任何人幫的了你 只有你自己幫的了自己
這不是要灌輸你的信念 也不是要教你任何事
你必須不斷的嘗試 直到你的心底很明白
另外你的煎熬來自於你不信任你目前做的方法
既然如此 何不試著去找找看你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捷徑 尤其是對於像
你這種聰明人的方法
別去理會什麼開悟應該要做什麼 別去理會你認為二元不二元的東西 也別去理會你覺得
你有多開悟 全部把它們丟一旁 誠實的好好面對自己 問看看你想要的是什麼 用盡你
的全力把它寫下來 不斷的寫 直到你找到它為止
你必須要很直接的穿透表面自我應付你的答案
什麼叫做"找到答案"? 那就是你發現你內心的按鈕"喀"了一聲 彷彿有什麼東西鬆開一般
就叫做找到 或開了一個門 這是好事 然後繼續 更遠
很簡單
一個又一個 一個又一個
=======================================================
那個 "喀" 很重要
但不是人人都了解它的
因為這需要徹底的信任
你的確是掌握狂 所以你還不夠信任 以至於連自己都不能信任了
真正的更遠的意思很簡單 那就是你內心的老師醒來了 你徹底明白你不需要任何的老師
或書本或任何方法了 你只要信任你內心的那個聲音就可以 臣服於那個聲音
你終於可以自己騎腳踏車了 而不是一直坐在娃娃車內等著別人來推你
=========================================================
什麼是內心的聲音?
其實是來自潛意識的聲音 但潛意識不是永遠是真的正確 更慘的是大部分都不正確 導
致於大家都不信任它
要知道人類的心靈其實分成兩部分 一個是你自己 你可以說是小我或是恐懼導向的自性
另一個則是無分別心的潛意識
小我其實是從潛意識而生 而接觸你所看到的世界 接著小我與世界互動 帶回資訊後
又潛回了潛意識 這些資訊化成了各種的信念 接著隔天小我又帶著這些信念出生 面對
世界 用信念當作你的眼皮 只對於和你信念有利的現實張開並仔細集中精力觀看
就這樣不斷的出生 又帶回資訊換成信念死亡歸回潛意識 這個信念的眼皮 濾鏡就會
越過濾越多 你的集中心力的焦距更顯得集中 而近乎催眠狀態 在催眠狀態你就被
你的想法所納管 變成你是想法的奴僕 而不是把想法當工具的主人
想知道什麼叫做小我意識的集中心力是什麼意思? 很簡單 當你正在看這篇文章的
時候你只會看到文章 而絲毫不會感覺到房間的其他物品 你把其他的東西都濾掉了
所以如果你有細心的觀察的話 會發現經常醒來的那一霎那 你會感覺你的意識是"上升"
的 這絕非偶然 因為你的意識就是從更底層的潛意識分化出來
另外你要知道的是 雖然你是從潛意識極為快速孕育而生 但臍帶從未斷過 因此當你有
意願想看看生你的潛意識的想法 其實是看的到的 有時候潛意識會從宇宙那傳來有趣的
資訊 這稱之為直覺
"""
我很幸運,18歲就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但我不清楚我是誰。我怎能知道?我們怎能知道?
因為在人生的前25年,我們被訓練聆聽不屬於我們的聲音。家長和教授灌輸我們智慧和資
訊,雇主和導師以他們的角度解釋世界如何運轉。通常這些具權威性的聲音十分合理,但
有時懷疑逐漸滲入我們的腦海和內心,甚至當我們心想:「這不太符合我的世界觀。」點
頭同意並附和這些聲音比較容易。有段時間我任由這種「附和」定義我的本質,因為我壓
抑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就像Nilsson所唱的:「每個人都在跟我說話,所以我聽不見自己內
心的聲音。」起初我需要聆聽的內在聲音幾不可聞,很難引起注意,就像高中時期的我。
但後來我開始多加留意,於是直覺逐漸浮現。
作者: riboflavin (BB原子蛋)   2016-10-13 01:20:00
好清楚
作者: refine1117 (Rachel)   2016-10-13 01:33:00
謝謝,你真的超強!!
作者: RLH (我們很近也很遠)   2016-10-13 02:29:00
感覺值得一試 謝謝你
作者: yvonne3712   2016-10-13 09:56:00
好棒,好清晰!
作者: mshwj (Jeffrey)   2016-10-13 11:15:00
推,完全真誠的面對自己。
作者: yellowblood   2016-10-13 15:56:00
天哪!好貼切又細膩的表達,謝謝你,有為之震撼到把「真相」都釐清了這就是「心路歷程」
作者: bergcamp (@___@)   2016-10-13 17:47:00
謝謝!
作者: obawen (景安非)   2016-10-14 09:4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