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Book] 耶穌比宗教大

作者: cutebeauty (上天應許的承諾^^)   2014-09-09 03:40:20
CH2
我自我中心,只想到自己,
從沒想過要逃離這些情緒、心理、靈性上的傷害,
任由靈魂被他們摧殘。
然而內心深處,我其實只是一個嚇壞了的小男孩,
對生命充滿不安全感,只期待有人能對我說「我夠好」就可以了。
我們其實都被深深愛著。
C:是的,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摒棄你,還有神的愛。
沒辦法把耶穌和宗教分開,是因為他們並不是從聖經裡認識耶穌,
而是從基督宗教來認識他。
也就是說,他們排斥的其實是宗教。
愛,就是新的律法。
CH3
有時則是過於看重宗教戒律,驕傲的自以為是,沒有謙卑的活出信仰。
「基要派」光用外在的表現來論斷人,以一個人的作為來判斷他是好是壞。
他們自己建構了一套道德觀,然後成了這套價值的奴隸,
最後變得不快樂又虛偽。
C:其實仔細看大部分台灣人,為了要跟別人一樣,最後也是這樣走入了死胡同。
只看台灣人是因為,我又沒有住國外。 XD
你們連調味的香料,如薄荷、大茴香、小茴香等物都獻上1/10給上帝,
但是法律上真正重要的教訓,如正義、仁慈、信實,你們反而不遵守。
C:以上是耶穌罵當時猶太基要派的話。
基督教有每個月奉獻收入的1/10給上帝的習慣和規定。
但目前則是依個人能力和心意,並無強迫確實1/10。
我們向神獻上所謂良好的基督徒言行,卻忽略了更重要的正義和仁慈。
我們全力立法規範同志社群該怎麼過活,卻沒帶給他們恩典、仁慈與尊重。
我們成天在談十一奉獻,但隔壁的單親媽媽卻連房租都付不出來。
我們每天早上嚴守靜默,卻幾乎沒有與耶穌好好對話。
我們不罵髒話,但也沒有為附近無家可歸的遊民祈禱。
C:以上講的還是跟CH1相扣──只注重外在行為卻忽略內心的修為。
做某些事只是出於義務,而非出於對造物主的真心喜悅,
那神的名字也不會因此獲得榮耀。
天堂不是為畏懼地獄的人設的,而是為熱愛耶穌的人設的。
天堂之所以充滿喜樂、生命與祝福,都是因為我們將與耶穌同在。
一個基督教徒越是在意外在行為,就越可能是想藉此填補內在空虛。
在內心沒有被耶穌的大能轉換之前,
我們只能列出一份外在行為清單,好讓別人認為我們是基督徒。
C:「基督徒」可轉換成「好人」。
不是被發好人卡的好人啦~~~ XD
偽君子被問到尖銳的問題時,往往立刻變得防衛心很強,
把話題轉到過去的一些決定,迴避自己現在的問題。
CH4
這種彼此競爭、敵對的心態出現得相當早。
我們很喜歡擊垮別人,因為這能帶來道德優越感,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個有道德的人。
C:就像有些人喜歡「憐憫」較弱勢的人:乞丐、單親、窮人......
但是請分清楚「同情」跟「同理」是完全不一樣的。
同情是有種「我在上位,你在下位」甚至帶有「睥睨」的階級感。
同理是去理解對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感受。
不過很多人都會混淆這兩種狀況。 ^^
耶穌祈禱我們能「合而為一」。
唯一的途徑,正是好好討論彼此見解不同的議題,不要流於情緒或謾罵。
C:其實很多國際事件也都可以從這觀點去觀察。^^
宗教人士&熱愛福音的人
宗教人士把某些「人」視為敵人,追隨耶穌的人則將「罪」視為敵人。
宗教人士認為製造問題的是「他們」,追隨耶穌的人則認為製造問題的是「我們」。
我是自己最糟的敵人。
除了我以外,沒人更能令我悲傷、痛苦、頭疼。
只有在了解自己已在基督裡被洗淨、更新之後,才能拋開自己的罪。
C:此處基督或許可以改成「佛」、「佛性」,但不是「佛法」。
當我們和「理論上」該被憎惡的人同桌時,
至少應該傾聽他、愛護他,就像耶穌愛我們一樣。
C:我能傾聽、愛護所有人,但就是做不到傾聽、愛護「被我討厭的人」 :P
社會若想繼續繁榮,就一定要學會如何健康、尊重而深入的討論。
真正的多元,是各種理性的世界觀能自由發聲,
是抱持不同觀點的人能親密共處。
人之所以下地獄,是因為他們想當自己的神、想做自己生命的主宰、想自己決定是非對錯
C:就像曾是大天使的撒旦。^^
話說回來,人類之所以入地獄,
是活著的時候讓自己不快樂,偏離道途而引發內心的糾結。
簡單說,那種糾結就是最簡單也最深沉的地獄。
一旦想通了,瞬間進天堂。 XD
耶穌全然摧毀了社會、性別、經濟的框架,對他來說這些藩籬毫無意義。
把耶穌當偶像,自然也把魔鬼當魔鬼。
如果耶穌要你做的是你都不做,你當然不算基督徒,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這樣的人不算追隨基督,充其量只算是基督的粉絲。
C:這時又要區分「追隨」和「粉絲」的差異了。^^
CH5
我靠著外在表現和別人的讚許來形塑自己的價值、身分認同與人生目標,
我犧牲自己的人生好讓別人認為我是好人。
誰在乎我的真面目呢?
反正只要他們覺得我是好人,我也不想多想甚麼了。
人類太關心外在的表現,但神在意的卻是內在。
神看得到我們的內在,而且每個念頭都看得清清楚楚。
C:扣緊CH1。
與人比較是死路一條。
C:同CH4。
如果我們真的想看清自己,當然應該去照照純淨、平滑的水面,這樣才能看仔細──
也就是說,我們該去找耶穌。
如果我們夠誠實的話,就會明白無論是心思、意念或行為,我們都處處與造物主作對。
法利賽人是模範生、是菁英份子,可是耶穌卻說他們都不夠優秀。
耶穌也清楚的說明了理由:雖然他們的行為表現循規蹈矩,
但內心汙穢,像個外面乾淨裡頭髒污的杯子。
C:金玉其外,敗絮其內。
在承認自己的確不夠好之後,反而能自在的邁出每一步──這正是福音。
C:福音就是「好消息」的意思,不需要過度宗教化。^^
以為多讀聖經就能夠獲得永生,就好像開車時死盯著擋風玻璃,以為這樣就能達到目的地
擋風玻璃不是用來盯著看的,而是讓你能透過它看清方向。
C:說念經迴向,是不是也這般道理?
念經就要念到心裡,要懂道理,還要去執行。^^
就別再比較了吧!
我們該做的是:好好想想自己得到了甚麼本來不可能得到的東西,別再試著當個完人。
成為願意承認自己的需要,並將自己交託給救主的人。
C:臣服。新時代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和執行,就是臣服。
不是放棄奮鬥,而是承認自己不夠好。承認這世界、這宇宙,有比自己更強的存有。
這也是放棄比較的一部分。
比較會讓自己變得更強,但是卻極有可能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慎之。^^
CH6
神所賜的祝福與財富是不可見的、屬靈的,並不是不生病的身體、白花花的鈔票。
我們常追求關係中的「好處」,卻忘了關係的「本質」。
如果你追求的是好處,不僅永遠不會滿足,甚至連關係都會失去。
這些利益只是神吸引我們注意的工具。
如果你把重點擺在上主,你其實能更有意義的享用他所賜的禮物。
CH7
只要耐心等候。
豐美的一刻一定會來。
神並未應許基督徒過得順遂,
但他的確應許不論我們遇到甚麼,他都會與我們同在,不離不棄。
對於為甚麼有苦難與邪惡,神並沒有給漂亮、嚴謹的解答,
但他清楚而大聲的說了哪些不是答案。
C:(攤手)因為這裡是遊樂園還是大型實驗室嘛? XD
世間的一切罪惡,
不是由耶穌在十字架上補贖了,就是由直到末日仍不相信他的人付出代價。
「不可為自己復仇,寧可讓上帝的忿怒替你伸冤,
因為聖經說『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伸張正義的工作留給上主。
C: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我常常想自己報復,但當我這樣做時,通常只是讓自己變得更為痛苦。
C:真理。
信心是對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也能肯定。
C:喔,這個我有自身故事可以講。以基督徒來說,我可以做「見證」。哈~
CH8
神的恩典不是美好、可愛的,而是痛苦、令人羞愧的。
他要來拯救的,正是這種一無是處的人。
C:喔,仔細看下面就知道為什麼這麼說。^^
神不掩飾罪過,相反的,他在兩千年前便將罪惡公開展示在十字架上。
C:以故事來說,耶穌從生到死所有經歷的人事物,有善有惡。
而這些惡,到最後跟著耶穌被釘上十字架。
看起來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實際上則代表了世人的罪和惡。
因此才會說,耶穌代替人們被釘死云云。
及格唯一的條件,就是承認自己不夠格。
C:坦白、承認、接受自己的「罪」,自己的「能力不足」、「不夠好」......
我們都戴著面具,不敢顯露真實的樣貌,反而躲在工作、成就、體能、成績、人際關係等
偽裝背後,不願讓人看到真實的自己。
我們獲得的東西都被那張面具擋了下來,無法深入我們的靈魂。
將真實的自己攤在陽光底下,雖然難免感到脆弱,卻能得到喜樂與自由。
雖然恐懼與愛都能讓人服從,但唯有愛能帶來喜樂。
恐懼的邏輯是;要是你這樣做或那樣做,你就倒大楣了!
C:腰瘦就是這樣大人一天到晚在講的~~(茶)
愛是心的狀態。在一時的情緒過後,愛仍繼續存在。
神之所以愛,是因為他就是愛。
C:介意我唱歌嘛?
有一首簡單的歌:神就是愛,神就是愛,神就是愛,他這樣愛我。
除了愛的真諦之外,大概是我唯一會唱的教會歌曲。:P
曲名,好像就是「神就是愛」。 唉呀,人家不專業啦~~ (扭)
我們都需要拯救,而神所做的正是拯救。
如果我們換個方式看事情,就會知道神的恩典已經降臨,也開始轉化我們了。
不要認為恩典遠在天邊,神無時無刻都在給你恩典。
C:痾~ 這個「無時無刻」的用法......
總之就是,車子停紅燈也感謝神,過綠燈也感謝神。差點撞到也感謝神。(認真)
雖然我不是出家人,但是不打誑語。 XD
剛開始這樣做有點像神經病,可是做了幾個禮拜,習慣變自然,
突然間會由衷的向神向天感謝。甚麼都可以拿來感謝。但每天心情就變得比以前好。
CH9
神關心世界,但我們以為世界將會毀滅。
神關心藝術,但我們以為藝術只應為救恩信息服務。
神關心各種職業,但我們以為只有「教會牧養工作」能讓他開心。
C:真的。
其實不管我們做甚麼,只要認真做,就是在服務世界。
所以,神常常說「存在就好了,不需要特別做些甚麼。」
孫逸仙也說,立志做大事。
並不是一般人以為的轟轟烈烈或者驚天動地的事,而是無論任何事,只要從頭到尾徹底做
成功便是大事。
千萬不可以想要達到什麼地位,必須要想做成一件什麼事,真正培養起服務人群的精神,
建立起我為人人的大志向。「為大家謀幸福」
好的,以上複製貼上。 不過正和本書作者所說的互相輝映。 ^^
愛他所創造的東西,就是讓他知道我愛他。
我們不能一邊說自己愛神,一邊又蔑視他的創造。
上帝所創造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應該用感謝的心領受,不可拒絕。
神不也臨在於日常生活,隨時隨地無所不在嘛?
無論神把你放在甚麼位置,你都能榮耀他。
無論你在哪裡,都可以傳道。
C:喔,這跟我在和較高存有討論未來繼續在地球服務的情況有像到。:P
話雖如此,我還是想要先設定一下我的藍圖。
(有沒有搞錯,都這樣告訴你了,還來? 哈~)
只要懷著感恩的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讓旁人透過你看見造物主的美善,你便是在敬拜上主
真正敬拜天父的,要用心靈和真誠敬拜。這樣的敬拜是天父所要的。
上帝是靈,敬拜他的人必須以心靈和真誠敬拜。
信仰的重心不再是特定建築,而在於靈魂是否深愛耶穌。
無論神的子民去向何方,教會也就來到何處。
教會不是磚塊與灰泥,而是皮膚與骨骼。
適當的敬拜便是以心靈與真誠度日。
想改變世界,就一定要認清自己,從自己開始改變。
不應該將神的榮耀侷限在「基督宗教」事物之內。
每一件事都能榮耀他,每一個人最後也都會榮耀他。
真理就是真理,無論它出自蠢才之口,哲學家之口,或是使徒之口,都是真理。
耶穌把敬拜的重點說得非常清楚了:心靈與真誠。
要是我們自我設限,將我們的藝術侷限在宗教範圍之內,
教會將會慢慢變質,不再能自由運用自己的恩賜,
反映出上主是誰、是何樣貌。
最後的結果是:我們只是不斷的抄襲,而非創新。
我們評判事物的標準應該是美、是真。
問自己幾個問題:
1. 你被拯救了嘛?
2. 你每時每刻都活在他的臨在之中嘛?
3. 你跟隨他嘛?
4. 你甚麼也不強求嘛?
5. 你感恩嘛?
CH10 YEAH~
教會不是建築物,而是人。
教會不是無生命的空間,而是活生生的有機體。
教會是讓人坦承脆弱的地方。
教會是讓人拿下面具的地方。
教會是讓你做自己的地方。
耶穌建立教會的目的,不是炫耀他出色的員工,而是醫治他受傷的兒女。
C:以上所有宗教、靈修團體皆然。
所以當我們遇到一個團體卻感覺不自在,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之下,最好還是「做自己」,「傾聽自己的內心」,
該要離開還是得離開,那才是「愛自己」。 ^^
在內心最深處,我們都有強烈但單純的願望:
想被了解。
想被接納。
想被愛。
世上最自由的時刻,就是與完全接納自己的人相聚之時。
結語
耶穌要我們放棄、別再掙扎,然後他會來到我們身邊,救起我們。
C:媽,我完成了!
3.38AM,因為昨晚喝了幾口好咖啡。哈哈哈~~~
現在肚子餓要去覓食了(肥)
作者: fairy (稜鏡)   2014-09-09 22:53:00
常常覺得教會這種組織很溫馨,雖然沒參加過XD 也有聽聞負評我想我喜歡的是那種一群有共同信念的人能聚在一起的感覺吧
作者: cutebeauty (上天應許的承諾^^)   2014-09-10 00:16:00
如果是正面的共同信念聚集當然很好,但如果所謂的信念只是外在的表現呢?所以才會強調內心的重要^^我看過很多教會的人,耍心機沒在客氣的;驕傲也不自覺恐懼、自卑......。整個說起來,內心的強壯很重要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