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偶爾也來靈魂出體(2):巫婆的雙手

作者: humanclay (CIOU)   2014-06-12 22:15:44
第二篇的個人成分比較重,所以我決定簡單說明一下當時背景。
我十七歲時第一次接觸到卡羅斯.卡斯塔尼達,是神奇的友人坐在操場旁,選了篇段落,
一字字唸給我聽,而我沒啥感覺,意興闌珊,只當它奇幻小說。十八歲我聽說了傑德.麥
肯納這美國佬,他的招牌菜靈性自體解析我是國中就開始在寫,但那時沒人給它取名,我
品味很糟,私稱之為「酸筆記」。傑德大叔形容孩子的開悟就像採摘樹上的果子那樣輕鬆
自在,這……我心情複雜地哭著點了點頭,當時過程確實驚人的短,密度集中在2013上半
年,最後「little boy」與「fat man」轟掉了一切文明,我不死只剩半條命。
通常走到了這步你會同時體驗到半調子的空與半調子的滿意,你過著不看書不寫字不說話
不工作不上PTT整天晃來晃去廢物般的日子,甚至連所謂的日子所謂的廢物所謂的中華民
國也只是一種概念,而你抓抓耳朵略懂略懂。你半調子地覺得你大概會永恆如此繼續過著
抓抓耳朵飄來滑去的生活,但你也知道,其實不會。你瞭解你只要站在地球表面,就總會
有事能做,就算你大字型躺在路中央一動不動,事件也總有辦法被無端觸發,所以五分鐘
後,你又開始做起事來……也許閒晃,也許吃梅粉口味的章魚燒,也許算數學,也許跟鯊
魚接吻,也許賺錢養家。也或許,回過頭來,搞搞靈魂出體,然後有篇文章屁道:「唉,
靈魂不存在,嘿嘿,但我們還是可以靈魂出體,為什麼這樣說?且聽我娓娓道來……」
嗯,開始我覺得可以重新回到卡斯塔尼達了,把奇幻小說的蘋果皮削掉,在我眼裡,作夢
的藝術就是另一片土地上另一種文化所發展出來的靈魂出體的技術,條條大路通羅馬,這
沒有什麼好奇怪。而整部巫師唐望的系列在討論的,就是意識的擴張與變形……好,擴張
到哪裡,又變形成什麼?沒有目的地,你的力量決定你的頻道。好吧,不太懂,總之先試
再說,所以,到底該怎麼做?嗯……我想,若你實在不樂意花錢傷身違法,在家中靈魂出
體或許是條容易上手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的好捷徑。
※:上一篇文章的推文分享給我的感覺是,大部分的人好像到了振動和漂浮這一關頭就會
卡住而無法繼續,我覺得或許是不夠鬆弛,少了點輔助、或出體後的目標,像衛星定
位那樣。下次不妨先從清明夢著手,意識內指令自己:「現在我要移動到我的床鋪右
邊三公尺處。」,或者按照老方法:「現在我要看見我的雙手。」讓夢境的節奏亂掉
,順著崩壞的方向一口氣把自己給『推擠』出去看看。
【巫士的雙眼與巫婆的雙手】
步驟一與二(Don Juan):
「你必須從做些非常簡單的事開始,今晚在你的夢中,你要看著你的雙手。學習『準備作
夢』的技巧,顯然不只是去注視事物,而是能保持住它的影像。當你能成功地把每一件事
物維持在焦點中,作夢就成為真實,於是你睡覺或清醒時的作為便沒有差別了。」
「作夢的第二步,是學習去旅行。方法就和你練習去注視雙手一樣,你可以用意志使自己
移動到其他地方去,首先你必須選定一個你熟悉的地方,也許是你的學校,然後用意志力
使自己去那裡。等你熟練了之後,你必須控制旅行的時間……」
第二步,老實說,不太重要。有時那些無用的意志是拖油瓶,會干擾你去挖掘更多未曾探
索的頻道,所以,放輕鬆,像個水分子一樣,放輕鬆。最有意思的是第一步,也就是在夢
中找手的遊戲。如果死幹硬幹歷經好幾個月都無法成功,或許搭配第一篇的鼻涕球步驟一
併嘗試,你會忽然抓到要領。我個人是花了一整個秋天與一整個冬天在練習,某日有了一
次成功經驗,發覺往後過程都非常不同,還因此延伸出了其他奇怪的直覺突觸。以下是我
個人使用這個方法並找到手的前三點五次經驗,雖然不太重要,但或許可以給需要的人拿
來參考或對照。
第一次望見,是單調的背景,與霧霧小小的手背,彷彿自高空往下看,半目盲。沒什麼力
氣把手翻過來瞧,只感覺被一股力量往上拉,在更高的地方好像看見了什麼,電氣與雷聲
,以及剛烈的霧團。但世界很快就崩解了,像碎掉的豆腐,化成湯。然後醒來,覺得精神
飽滿。崩解的過程永遠最難回想,恐怕也無法正確回顧,因為腦袋並不認識它們。但還是
有種怪異的衝動,在手邊的本子上寫著:「我看見人類的原型。」
第二次是放大的特寫的白灰色的手,有點失望,以為會是有血有肉的,但很快就接受事實
了,反倒覺得這樣才理所當然。此時全身肌肉彷彿引擎運轉般地抽搐,從清明夢轉為半夢
半醒的搖晃狀態,週遭事物親切地用慢動作開始滑動變形,身體似乎上升著,但其實沒有
,是世界在下陷扭曲,又是老樣子,崩解碎成末。但在崩解的縫隙裡能夠看見完全不同的
事物存在狀態,很有趣,很奧妙,很刺激。然後醒來,覺得思慮挺清晰,殘留下的念頭是
:「我的身體還真是組得這麼『具體』啊。」、「這其實不是第二次,而是第『無數次』
後的某一次。」、「可憐的小腦袋好像有點受不了。」、「我這陣子似乎一直利用這個手
段進行某種學習,但我還不知道我到底去了哪裡,又學習了些什麼。」、「啊,人類的原
型,但不是人類的,是別種東西,別種定義(語言找不到描述)。」
第三次完後,忘了立刻寫下,十分鐘後就徹底忘光了,只印象手是透明的紫色,但沒關係
。第四次是十月二十四日凌晨三點,蠻清晰的,我看見了白色但帶有彩色碎渣的手,但卻
也不是手,像某種電子訊號在嗶嗶剝剝。這回世界的架構不像以往變形得那樣激烈,氣流
般輕輕地搖晃轉動著,將所有多餘之物都給抖落了下來,這個過程幾乎沒什麼玩意兒能夠
剩下,但感覺還是有些什麼的,雖然已經不是以往的那個物質實相,能夠感受,或許也能
夠理解,但文字找不到描述的可能性。醒來之後的直覺是:「學習似乎就快要完成了。」
差不多就是從這時開始,我逐漸敢確定自己已經學會使用靈魂出體這項工具(或者你願意
接受玩具這項說法?),雖然它根本不是什麼鬼靈魂,只是類似於觀察者與世界存在的柔
軟接合點,這是私密且個人的一對一關係:容器與更大的容器,自我與非自我,水分子與
海洋,或者,根本就只有「一」,只有「 」而已……界線的概念變得薄弱,變得荒謬而
難以維持,你會開始疑問,若這一切其實無所分別,那麼又何來靈魂,何來出體?這一切
究竟是誰的意識?從頭到尾是誰看見了這一切?其實,問題並沒有那麼重要。
信念決定了你的容器形狀,而信念的破壞(許多途徑,有恆久性或暫時性,藥物酒精或許
是其中之一,雖然我不打算嘗試)動搖了你,卻也釋放了你,破壞到盡頭釋放到極限唯有
剩下一元性,而一元包含了矛盾卻也無所矛盾,包含著不思議卻也沒有真正的不可思議。
出體的『出』,經常被我們認識為某種離開,但那樣有點不精確,我會形容,那是觀察頻
道細微的的偏移,好吧,移動,或許也算是某種離開,離開我們長久以來未曾發覺並改變
的立足點,而我們只要踏出了第一步,第二步便不再困難了。
先寫到這裡。
作者: hpsno1 (DK)   2014-06-13 11:38:00
想請問原PO 如果使用http://ppt.cc/NYfB 這種也能達到(利用戴耳機聽音樂)清明夢的效果嗎?
作者: humanclay (CIOU)   2014-06-13 13:45:00
嗯……天啊,它讓我想起銀貂活氧動動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