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偶爾也來靈魂出體(1):鼻涕球時代

作者: humanclay (CIOU)   2014-05-24 23:01:26
熱門問題:「到時『回不來』怎麼辦啊?」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討論更大的問題:靈魂存不存在?嘖嘖,大哉問啊,此時我很
想分享包刮我以前和我認識的幾個聰明人類都有的陰陽眼情形,但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短
點所以我直接結論:靈魂不存在。請別失望,靈魂不存在,如果你以為的靈魂是一個鼻涕
色會思考具有飛行能力的不死非物質存在(而且有事沒事還會亂上別人的床壓人更氣人的
事你告不到它),那麼我會回答,你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真的想
,你可以在具有覺知的夢境或出體狀態作為一隻蒼蠅、一頭小熊維尼、平常的你自己但是
多了飛行屬性,或者,咳,一顆像靈魂一樣的鼻涕球……這些我都嘗試過,實在有夠刺激
,但你最終會同意,當你什麼也不「作」的時候,才是旅行的開始,而你只要意願夠強壯
,天天都可以當Walter Mitty。
【但還是先從簡單的鼻涕球開始吧】
步驟一:先把自己裡裡外外弄得鬆軟。
比賽鬆軟,小嬰兒肯定勇奪冠軍。我不清楚別人的狀況,我最小但是有記憶的時候普通夢
、長夢跟清明夢大約1:1:1,最遠古的普通夢就是彩度很低亂七八糟被追一追或掉進洞裡
醒來的那種,長夢則是以週、月、年計算,如果狀態好最長可以有意識無意識地夢超過十
年甚至三十年,清明夢則偶爾伴隨你我都知道的靈魂出竅,持續時間通常一晚上或一白天
……但自從我上了國中,長夢跟清明夢就漸漸失蹤了。為什麼?原因來自於對三維空間的
概念牢固與執著,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恐懼。
到了高一我才首度接觸到靈魂出體「這門學問」,那時的坊間也出了許多「教科書」,雖
然我從來沒看完,我只抄步驟,然後積極嘗試。把自己弄得鬆軟究竟該怎麼做?用我自己
的語言描述以下。(同樣,強烈建議用:「我就姑且看看,實際如何當然還是我的體驗最
重要!」的健康心態,來食用以下文字。)
1.把自己弄得有點累又不太累。
例如熬夜做做冥想瑜珈聽聽輕音樂再睡,或者清晨四點強迫自己爬起來在屋子裡繞個五圈
洗把臉喝杯溫茶再睡。但是熬夜是現代人的專長,所以我推薦後者。
2.選用自己最能夠放鬆的姿勢。
任何姿勢都隨意,只要你覺得舒服且呼吸順暢就是好姿勢,所以你可以攤屍式睡、屈身臥
睡,或者吉祥臥抱娃娃睡。
3.等待出體跡象,保持放鬆冷靜。
但跡象又是什麼?這……太抽象了,用最誠實的句子來描述就是:「來了你就(才)會知
道,所以我也不知道。」,但是寫文章不能這個樣子,所以我決定用第二人稱慢動作重播
個人初體驗(出體驗):
你輕閉雙眼,放鬆,模仿小嬰兒的軟綿綿,你感覺身體逐漸消失,你決定動動手指檢驗身
體的麻痺狀況……但動不了,很好,於是你滿意地繼續等待……在你開始不耐煩的時候,
忽然你覺得四肢末梢有點涼,意識狀態出現順向坡似的地層滑動……奇怪,你發現你的身
體開始輕度震動,隨著意識的滑動程度,輕度變中度,中度變……接著就像機車踩發忽然
成功,身體的引擎嘟嘟嘟嘟嘟嘟……(你覺得有點搞笑,你懷疑地偷偷睜開半隻眼睛,房
間一切都很平靜詳和,你把眼睛閉回去。)此時身體的引擎繼續嘟嘟嘟嘟嘟,你覺得身體
發熱心跳加快,震動完全失去控制,你開始害怕得像一隻溺水又打了麻醉的魚在床單上掙
扎,忽然震動停止了,你狼狽又疲憊地呼吸吐氣呼吸吐氣,心裡想著:「該死,這次又失
敗了。睡覺吧。」幾秒鐘後,你被「吸」到了高空中。
步驟二,別怕,冷靜,觀察。
步驟二真的沒什麼好寫的,因為這個時候你已經出體啦,而出體後的你可以做任何自己想
做的事,當然,要「力氣」允許,再來就是勇氣與意願。有趣的是,一個靈魂出體的初學
者(或非自願的倒楣鬼與幸運人士)在第一次的出體驗由於力量跟意願都非常薄弱,接下
來發生的事通常跟自己現實中建立的觀念背景或預設期待不謀而合。
為什麼這樣說?舉例,我大學的國文老師在「出竅」後是有個一模一樣的靈魂人形的,而
且他可以瞧見躺在床上睡覺的自己,並慌張地說:「咦,我怎麼『跑出來了』?」過不久
他就醒了,並幸運地沒有遺忘。
這是最平凡最「正統」的出體經驗,因為大部分的人在事先都已經有了「靈魂想必就是這
個樣子吧!」、「出體想必就是這個樣子吧!」的牢固信念,這樣很可惜,信念的肌肉你
已經在平常鍛鍊得十分強壯,沒錯,它絕對會在你出體的時候幫到你,但也會害你無法走
得更遠。你或許已到了放下的時刻,嘗試去運用其他千千萬萬條未知的肌肉,體驗其他千
千萬萬個未知的實相吧。
再舉例,「我出體了!我在飛!我會飛!」嗯,這超酷,我第一次靈魂出體也是在高空中
飄浮,我可以看到下方城市的光點,還有身體週遭的雲,雖然視力奇差無比,耳朵充滿轟
轟呼呼的風聲,但老實說我的飛行能力奇爛無比,(小時候靈魂出竅的時候居然都有人幫
忙拉著手,不然就是像雁陣一樣,倒V字型的飛冏),而且我實在太驚恐了,害怕到想哭
爹喊娘,這些情緒會迅速將力氣或者該說力量給消耗光,最後,在力量只剩一點點的時候
,我被提前「吸」回了原位。事後回想起來這是件好事,試問,如果力量完全用光會怎麼
樣?好吧,不會爆炸不會死掉不會腦袋秀逗更不會回不了家,只是出體記憶事後會飛快散
失,更糟糕的是被愚蠢的大腦改造成它可以理解或者可以接受的形狀,這樣出體與作夢就
沒有什麼分別了。
最後,為何偏是飛?走的不行嗎?瞬間移動不行嗎?因為觀念,因為預設期待。
為何偏要一條銀線來連接肉體?霓虹色的大象鼻子不行嗎?因為觀念,因為預設期待。
所以,靈魂是什麼?是你強大到不容質疑的期望,是人類強大到難以抹滅的「文化」。失
去觀念背景、失去信念會令人茫然無措,會令人感到脆弱無力,但絕對值得一試。要如何
嘗試呢?靠練習,靠經驗的累積,與力量的掌握。於是你開始第二次嘗試出體,三次四次
五次六次好幾次……你發現你其實不只能是一顆鼻涕球,世界也不只能是你認識的那樣子
,你了解你的生命正隨著你意願的開放變得寬廣了起來,你終於開啟了你首度的旅程。
作者: ridle (飛天義大利麵神)   2014-05-25 01:52:00
我每次覺得自己飄起來時就卡住了 用抑制力還是無法進步反而變成自己把自己壓在床上Orz作夢反而能控制的幅度比較高.....XD
作者: loyang (as a deafman)   2014-05-28 00:24:00
推振動感 不過我過程不同 而且振動到極致後就失憶了 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