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8-2 徐丞志 分析化學二

作者: awei (尋夢人)   2020-08-09 22:33:16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8-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徐丞志(天哥)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化學系大二必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Chapter 1 Introductions
Chapter 5 Signal and Noise
Chapter 6 Spectrometry Methods
Chapter 7 Optical Instruments
Chapter 13,14 UV-Vis Molecula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Chapter 15 Molecular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期中考
Chapter 16,17 Infrared Spectroscopy
Chapter 18 Raman Spectroscopy
Chapter 21 Surface Analysis & Microscopy
Chapter 11,20 Mass Spectrometry
Chapter 26~28 Gas Chromatography & Liquid Chromatography
期末考
1. 章節號碼對應到老師的上課用書。主題式教學,教學順序按分析方法編排。
2. 本列表以實際教學進度為準。
(把學期初發的syllabus拿出來對照發現,期中後老師才教到IR,故列入期末考範圍)
3. 紅字部分表示受疫情影響,取消實體上課、改為COOL線上觀影和期中考試。
(其實整學期都有錄影)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說實話這只是給爽用的,與其糾結幾顆星,不如從內文來推敲這老師到底適不適合你。
客觀評價 (學習導向) ★★★★☆
私心評價 (得分導向) ★★★★
喜歡在上課聽老師針砭時事講幹話 ★★★★★
以為儀分很可怕,意外地其實還好 ★★★★
搭儀分實驗修比較有實感 ★★★
助教錄製影音的品質 ★★
用COOL體驗期中考覺得有趣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Skoog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7th Edition
Skoog "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9th Edition
系上會幫大家訂「儀器分析」,為本學期的主要教材。
而後者是沿用上學期的課本,用來複習分析要用到的統計概念,
以及把後半部 (儀分) 的內容結合到課堂教材中,我覺得沒有很重要,可以直接忽略。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80% 投影片,屬於演講型課程。
20% 板書,解釋或補充投影片沒有的內容,出現在黑板上的東西都滿容易考出來的。
老師會上傳自編講義,內容大都摘錄自課本,
額外放上一些自己的研究、趣味的圖片影像,加強學生記憶點。
上課內容都按照講義走,不看課本我覺得沒有關係,可直接用講義和板書來準備考試。
老師語速偏快,但講解大致都滿清楚,也會著重在化學原理而避免講太多儀器設計,
對於我這個「大一普物實驗就認清自己是個儀器白癡」的人來說,非常喜歡這種作法。
不過可能是因為這學期被砍了兩週,所以教學進度似乎有點趕?
 時常看到老師在一個深入的概念點欲言又止,
 「唉這個我沒時間講,你們有興趣自己回去看齁」
 不過他有留一份期末報告,讓同學自主深度學習有興趣的儀器方法。
 上課內容大致上就是把每種儀分方法都踩過一遍,因為是主題式教學,
 所以天哥會特別選擇自己有興趣、以及他認為比較實用的分析技術,
 他刪去了原子光譜、電泳,並花上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來介紹他的研究興趣「質譜」
 (總共有三部曲:ionization methods, mass analyzers, applications)
有人抱怨質譜內容太多,不過我覺得天哥已經很克制了,
畢竟他在分析三或高分一就直接不演了,整學期都在講質譜,
不管什麼課落入他手中,都會變成「生物質譜分析特論」...
只是化學系的必修四天王會有教學內容上的限制,
所以老師在這裡還是會把每種方法都介紹過一遍,但除了質譜,大都沒有很深入介紹,
之所以快速帶過,恐怕是為了趕進度吧,這點和無機二相比,可說是恰好相反。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期中考 35%
期中送分 10%
期末考 45%
期末作業 10%
紅字部分表示受疫情影響而有異動的項目,舊制配分方式請見化工系「分析化學丁」。
因應學校防疫方針,本學期取消所有講課以外的教室活動,包括小考、口頭報告,
並將相關的20分回流到期中和期末考,又因為線上考讓大家死很慘,
所以期中的10分直接送給大家,而期末的10分則維持原案,將期末考從35%加重至45%。
所以這堂課除了期末考完之後要補一份報告之外,
基本上可說是「考試100%」的課程,不點名、零作業、沒平時成績。
原本按天哥的個性,期考給分理論上應該要很甜 (考試滿分都超過100)
只是這學期線上考弄死一票人,鑑別度和標準差也就因此大增,
所以本學期給分偏紮實、稱不上甜。不過取消小考這點對個人來說,
真的是幫了不少忙哈哈 (可以翹課趕實驗報告的部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考試分成期中線上考和期末紙筆測驗,後者是天哥在正常情況下慣用的考試模式。
期中考使用COOL進行,全部問答題,有10大題、20幾小題,每題配分不均,共100分,
外加一題心得送分題5分。每一小題均會以「獨立」線上作業的形式佈置,
所以作答時必須一題一題點開才能知道各小題內容。
作答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文字鍵入,另一種是紙筆畫圖、拍照上傳,
助教會按照你回答的完整性進行分段給分,不過在這麼趕的情況下很難講得面面俱到。
允許開書上網、但不准交流,考試時間2節課,時間一到作業繳交系統就會全部關閉。
題目難度不高,內容都是名詞定義、簡易計算、利弊比較一類,
作答當下感覺像在寫物化實驗的問題討論,差別在於多了時間壓力。
老師為了防止同學壞壞,所以有設下防呆機制,
其中光是時限這一點,就足以讓大家沒時間開書交流,
個人感覺和在教室考一樣緊張,呃不對、應該比在教室還更緊張。
因為時間不太夠,所以全班沒幾個人寫完 (我有一大題根本來不及打開QQ)
也有同學為技術問題所苦,像是畫圖畫太久、照片上傳、網速或噪音干擾...等
大致上都表現滿慘的 (原始平均50幾)。這次考試被譽為「電腦打字大賽」
手速越快的同學越有優勢,我後來打開Word草稿才發現到
我居然在兩個小時內打了快5000個字,都可以寫一篇結報了呢。
期末考恢復正常,按照老師以往慣用的題型,15題選擇、60分,7大題問答、50分。
為了讓大家有充裕時間作答,考試時間有額外延長20分鐘。
選擇題有12題單選、3題多選,多著重在簡易計算、以及幾個知識點的檢核。
問答題形式比照期中,但因為份量有砍半,而且手寫考卷通常比線上回答快速,
所以感覺沒那麼趕。整體仍圍繞在基礎的概念理解,不會刁難大家,最後平均接近80。
平常沒有作業,但老師教完每一章都會勾幾題課本習題,題目雖然不多,
不過問的都是該章節最核心的概念,所以建議要練習一下。
期末考完之後會出這學期唯一的作業:書面報告
 讓大家自選一篇近五年登在分析國際期刊上的paper閱讀,並按照指示完成以下各項目
「文章簡介」、「儀器原理」、「優缺點和必要性」、「參考資料」、「課後心得」
由於正值選實驗室的時間點,所以你可以從選材看到同學未來的研究方向。
寫報告除了能活用課堂所學,也能幫助同學為接下來的seminar作準備,
但說實在我不太能接受把字數限制在1200以下,
個人認為一篇像樣的literature report少說也要3000字以上,
不然很難詳盡說明這篇paper所要傳遞的資訊、也很難完整表達自己的批判和看法,
不過為了老師的肝著想,只好把報告寫得精簡一點了。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先備知識需要分析一「統計」的基礎,以及物化二「能階」的概念,
這些都不是必須,老師上課會再講一次,不過按照他的速度,
如果同學在這兩個方面連最基本的概念都沒有的話,
那麼在知識的銜接上就會較為破碎而不完整,進而影響整個儀分的學習成效。
由於化學系同學在大一都會歷經普化二的荼毒 (見「無機一」一文),
所以在理解電子軌域和能階,以及IR、Raman光譜等概念時會相對容易些。
天哥的個性應該不用說,就是新聞上看到的那個樣子,上課和他打打嘴砲還滿有趣的。
老師語速很快,大多數的情況他不看投影片就能一直講,並不會按照講義一字一句念,
所以無法一心二用的同學,在課堂上就沒什麼餘裕去讀講義,
只能埋頭猛抄老師所說的話,深怕漏掉一些講義上沒有的內容。
由此,我認為「預習」在這堂課相當有效,老師製作的講義可讀性很高,
能夠在還沒開始上課的情況下直接印出來讀,甚至可以自己畫重點,
如此一來上課時就可以很快掌握他要講的東西,並省去很多找講義內文的時間,
也不用怕重複抄到講義上已有的字句,僅需在空白處加上一些必要的註解。
不過有時老師上傳講義的時間比較晚,預習就會比較趕一點。
我想這門課準備考試的重點「在廣不在深」,要盡量接住老師丟出的每一個概念。
所以準備考試的三步驟分別是「讀完、讀懂、讀熟」:
第一步就如同前述,課前預習能讓你對內容脈絡有個熟悉度,
現階段不強求理解每句話 (不然就沒有上課的必要了);
第二步就是在課堂上藉由老師的講解,真正弄懂整個課程內容,
也要趁這時候將預習時不懂的問題解決,必要時可以在課後向老師提出;
最後一步就是在考前把講義上的重點和註解全部記熟,
複習完之後也可以去練習老師勾的習題當作考前概念檢測。
由於線上期中考都是申論題,外加緊迫的時間壓力,想拿高分就必須「讀熟」;
而期末考多達一半是選擇題,所以只要「讀懂」即可,
 同學修課時可以視個人需求,看看自己需要達到哪個進度。
Ψ 總結
天哥表示比起作研究,教書備課、尤其是帶大學部課程更讓他感到心累,辛苦他了XD
老師講解的技巧相當不錯,比喻生動、淺顯易懂,在理解上並沒有太困難的地方。
這堂課最大的缺點應該就是老師動作太快,有時會讓部分同學跟不上,
所以我認為使用前述的方法來準備這堂課,應當能夠克服這項困難。
這堂課最讓人感到新鮮的地方,應該就是使用COOL考試吧,
除了上傳影片需要,不然系上教授鮮少使用這個系統作為教學平台,仍多以CEIBA為主。
這是我第一次用COOL來交作業和考試,天啊、真的如同傳言一樣夭壽難用,
不過我聽說他們在暑假有進行軟體介面更新,也額外加購新的硬體設備,
希望COOL之後能夠越來越好,讓年邁的CEIBA可以退休。
另外偷嘴一下助教的錄音品質,那個聲音解析度實在是有夠糟糕的,
而且影片居然還會自己毀損,太可怕了吧,
我後來直接放棄在家觀影,還是到校上課品質比較好。
儀分最大的特點就是主題性強,每次上到一個新的儀器方法,就有在收集圖鑑的感覺,
藉由這堂課,你能將越來越多方法收進工具箱中,這在未來的研究路上會有很大幫助。
併修分析二和儀分實驗會有互補效果,前者可以幫助你弄懂儀器背後的原理
(因為實驗四課本的原理寫得太爛了,根本不知所云)
而後者可以讓你真正接觸到儀器,體驗一下研究員操作的大概流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