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3-2 李珀 班級經營

作者: rogerliu84 (丁丁是個人才)   2015-07-07 17:33:47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3-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李珀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師資培育中心[教育學程](教育方法學六選三必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一、把班帶好─成為一位稱職的導師
第1週 發放課程大綱、分組(3-4人)
開啟有效教學的一扇門─班級經營概論
第2週 找尋班級的魔法石─班級常規 組報告1
第3週 抓住孩子的心─有效的獎懲
牽著孩子的手─行為不當的處理 組報告2
第4週 給孩子一個家─班級布置(未來教室) 組報告3
第5週 做自己的主人─班級自治、正向管教          組報告4
第6週 築個溫馨小棧─班級氣氛               組報告5
第7週 搭起心靈的橋─師生溝通 組報告6
共譜希望的樂章─親師合作  組報告7
第8週 參訪學校、訪問老師[停課、自行安排時間]
第9週 期中考,並繳交2份報告
二、把書教好─在課堂中展現教學效能
第10週 學習理論 組報告8
第11週 有效能的教與學 組報告9
第12週 答問技巧 組報告10
第13週 差異化教學:合作、多元、圖像 組報告11
第14週 學習與動機、注意、情緒 組報告12
第15週 學習與記憶 組報告13
第16週 做個快樂的領航員─稱職的導師 [陳桂芬老師演講] 組報告14
第17週 總結與複習
第18週 期末,繳交期末考卷或期末報告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3-4
如果耐得住冗冗的組報告與講課、認真聽講並參與討論的話,請往上限貼齊。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參考] 班級經營講義(全部11章上傳於CEIBA)
[參考] 李珀(2014)。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高等教育出版。
[網購一本大約$500]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分組與座位
第一次上課時,由學生自行找約3到4個人一組,大概湊成14組左右。本學
期只有12個組別。每個組別分別負責每週一次上台報告。 [剩下兩週沒有
報告的主題,則全由老師講授。] 必須依照組別順序就座,座位不會輪轉。
學生報告 30 分鐘
各組針對該週課程主題進行口頭報告。要做PPT,每人都須上台。
教師上課 60+ 分鐘 [剩下的時間]
由老師對課程主題進行講授與補充。主要使用投影片上課,不過因為每張
slide 呈現的資料量有限,所以跳的速度很快,要逐字抄筆記的話有點困
難。投影片「不會」上傳到 CEIBA。講授的內容略嫌冗長。
分組討論 20? 分鐘
基本上融入上一則的時間內。各組大概花5到10分鐘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
並隨機抽點幾組回答。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期中考 30% [百分制折算]
期末考或期末報告 30%
專題報告
(1) 個人書面報告x2 20% [以實得分計]
(2) 團體書面與口頭報告 20% [百分制折算]
每週簽到 ?%
給分紮實,不會太甜。認真的話大概會有A-或A。歷年A+的比例很少。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個人報告(期中考交)
本學期有兩份個人報告,包含訪談一位現職導師,以及學校設備的參訪紀
錄。實際上可以併在一次完成。每一份報告的篇幅以2頁為限(設備篇如
果有照片等可以額外附上去,應該不算入兩頁的 quota。)
配合 103學年度起的實地學習政策,在同學的提醒(ㄙㄨㄥˇ ㄩㄥˇ)
之下,老師同意:一份報告計入2小時,亦即兩份報告計入4小時實地學
習時數(由於流程問題及時間緊湊,期末考當天沒簽的可能就拿不到囉;
也還要看師培中心是否承認這門課的實地學習)。
關於實地學習,請見 #1LYJ37E1 (NTUcourse) 於期末考當晚的補通知。
團體報告
針對每週課程主題(詳見上方課程內容),由各組同學進行簡介式的口頭
報告。一上課打鐘完就開始報告,限時30分鐘,超時扣分。每個人都必須
上台,除非有分工說明或其他合理理由。報告後一週內須將書面報告用
E-mail寄給老師。
期中考
兩小時寫五題申論題。Open-book 開書考,不過時間有點不太夠。
期末考
有鑑於同學抱怨期中考時間不足,期末考改以Take-home 的方式進行。考
前最後一次上課公布題目(兩題),期末考週上課時間繳交。由於作答時
間長,老師希望同學能儘量把這學期所學通通表現出來。篇幅上限15頁。
期末報告
期末考或期末報告選一個交。期末報告上限也是15頁,有兩種形式擇一:
(1) 整理全部的上課大綱內容並寫出心得 [Journal]
(2) 針對最感興趣的主題深入探討並結論 [Term-paper]
期末考週選擇簡圖如下:
┌ 期末考 ─ 繳交列印後的 Take-home 考題答案 (1)

│ ┌ 類 Journal 形式 (2)
└ 期末報告 ┤
└ 類 Term-paper 形式 (3)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由於每週簽到的關係,建議出席,說不定到時候會微調成績。
教程課程,建議有教學/課程/評量之一做基礎,或至少對教育的熱忱吧。
第3類加簽,所以等著分發。不過第一次上課會發資料表給大家填寫。
Ψ 總結
今年師培新進一位班級經營的專任老師,所以李珀老師之後可能不會在台大開
這門課了(頻率至多為每學年一次)。個人認為復興中小學的學校經營經驗可
以作為參考,但是在教學現場受限於資源,因此不能全面照搬。不過這門班經
仍然可以提醒未來老師們在帶班及教學上必須注意的根本要素。
作者: ten57girl (ten)   2015-07-10 19:57:00
學校正義值得參考: http://tinyurl.com/of5yuq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