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臺灣(1)

作者: th11yh23 (腦沙拉手術)   2012-03-09 13:55:44
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臺灣/周婉窈(台大歷史系教授)
  突然要想「三十一歲時,我做些甚麼?」毫無頭緒,無法從年歲想起,
只好開始換算西元,哦,是一九八七(一開始還算錯一年呢)。我生在二月
中旬,因此嚴格來說,我的三十一歲是從一九八七年二月中旬到一九八八年
二月中旬。這期間發生什麼大事呢?最直接想到的是解嚴——那個台灣歷史
重要時刻的七月十五日,以及隔年一月蔣經國過世。而我自己呢?好不容易
在時間座標上找到自己的三十一歲。那年,我約一半的時間在美國耶魯大學
,約一半時間在臺灣,最後的幾天則是在日本。
  臺灣的戒嚴是世界最長的,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七年,共三十八年又
五十六天。這是我一直記在腦海裡的,最近因為教書的關係,才知道臺灣不
是最久的——當時著實嚇一跳,心想又是哪一國呢?怎麼自己一直以為是臺
灣。原來還要分「臺灣省」和「福建省金門馬祖」!後者一九九二年解嚴,
因此才是全世界戒嚴最久的地方,共四十三年。總之,以臺灣本島來說,我
一九八一年離開臺灣赴美求學,我人生的前二十五年都在戒嚴體制下度過,
如果不出國,就是從生下來到三十一歲都被戒嚴!
  這些像流水帳一樣的數目,對我這種數字感特別弱的人來說,真夠為難
了。讓我們暫時擺開算數吧。何以三十一歲那一年我會在美國、臺灣和日本
?是那些因素把我帶到這個時段的幾個地點呢?
  可能年紀大了,最近和學生聚餐時,往往會提到過去在臺大的種種,越
來越像個「白頭宮女」。前幾天,不知為什麼提到大學時代送稿審查的故事
。我進臺大歷史系後,不久即加入《大學新聞》,由於年紀小,分派到校對
和送審稿等工作。我記得當時負責審查的那位先生坐鎮在台大行政大樓一樓
的辦公室。《大學新聞》每篇文稿都要他審過才能刊登,也可以刪改我們的
文字。好幾次,我從行政大樓出來,回頭看這棟紅磚建築,很想把它炸掉。
如果說我曾萌生「恐怖分子」的念頭,那當然有,但是要像當時的教官跑到
系主任室說臺大附近有個炸彈案可能是我做的,那可是沒的事。教官要系主
任孫同勛教授找機會安排我寫甚麼的,以比對筆跡,孫主任和鄭欽仁老師商
量此事,鄭先生告訴孫主任,此事萬萬不行,絕對要拒絕。這是事隔多年後
,鄭先生告訴我的。兩位師長是我的貴人。
  話說回頭,這位審稿的先生,記性不好的我已經忘了他的姓名,印象中
是退伍軍人,人可挺和氣的,久了還會對我這個南部來的學生噓寒問暖。有
一次,他指著一篇外文系的投稿,真誠地問我:「哈姆雷特是誰?」 
  家二哥弘憲從嘉義中學考上臺大法律系後上臺北。我記得有一天他向家
父表示想去拜訪黨外民主運動領導者郭雨新先生,請家父替他寫封信。家父
是中國青年黨員,和郭先生算得上熟識。後來我聽家兄說,他依約到長安東
路羅馬賓館郭雨新先生的辦公室,郭先生和他講話之前,先把收音機打開,
聲量開大。那時候,牆壁有耳朵,這是「常識性」動作。家兄於是郭雨新先
生的秘書陳菊小姐,也因此陳菊「進到」臺大校園來,變成黨外人士和臺大
學生的橋樑。
  家兄比我大兩歲,從小我就覺得他很沉著,很有思想。現在想起來,家
兄那時候不過才十九、二十歲,就是我現在教的大一、大二學生的年齡,再
怎麼看都是很小。那時候,家兄獨自想到去見郭雨新先生,實在很不容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