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報] 「派錢」的政府

作者: psilms (祐又)   2013-12-16 21:50:44
「派錢」的政府
記者/【張可盈】報導
近年,港、澳兩地政府前後試用現分分享計劃來緩解通貨膨脹以及分享經濟成果,香
港只在2011這一年實施了這項現金分享計劃,而澳門則由2009年開始持續至今。
澳門現金分享計畫的持續與博彩業的龐大經濟效益有關,在2013年11月特首崔世安發
表的2014年施政報告中,更加宣佈明年每名合資格的永久性居民可獲約3萬3千元新台幣的
現金分享,金額為歷年之冠。也就是說,這個計畫六年來為每名澳門居民帶來一共約14萬
4千元新台幣的收入。
然而,當各地人民對澳門投以羨慕眼光時,部分澳門居民則擔憂著這現金分享計劃是否
只是用來壓抑民怨爆發的手段,質疑著這是否代表政府對社會問題的擱置,於是這計劃引
起了社會的重大迴響和爭議。一名台大澳門僑生表示:「澳門政府將現金分享作為所謂的
掩口費,社會上因大陸遊客而引發嚴重的交通問題、醫療和住屋等迫切的問題都尚未解決
;而且現金分享也没有達到解決物價高漲的目的,這樣没有針對社會問題的政策模式,不
是澳門市民要求的解決方法。」而另一名僑生則表示:「其實現金分享計劃與解決社會問
題没有衝突,我們可以歡喜接受現金分享的計畫,但重點是將著眼點放在澳門政府有否解
決社會問題的決心上。」
在澳門,現金分享有不同聲音和意見,相較之下,香港的反對聲音則比澳門激烈,一
名香港的許姓大學生表示:「雖然現金分享計劃能解決低收入家庭的燃眉之急,但這始終
為短視的做法。對通膨没有太大幫助,更對於無法收到現金的低收入新移民不公平。再者
,富貧階級都能獲得現金分享,沒有排富條款以及針對性的情形下,資金運用的成效令人
質疑。」
在社會輿論反彈以及財務考量下,香港政府於2012年停止繼續實施現金分享計劃,而澳門
則持續進行。總結說,雖然現金分享計劃的確能令市民減輕經濟負擔,但有不公平之處,
因此港、澳政府可考量以不同的方式實施其現金分享計劃,如增加其對弱者的補貼、設立
排富條款等,相信如此不但可達到還富於民、也可以兼顧到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更多新聞請上 FB搜尋"臺大學生報"
http://ntusnews.blogspot.tw/
聯絡信箱ntusnews@gmail.co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