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轉錄] 潤滑愛槍的"油"...

作者: KarateWu (慢郎中)   2011-01-26 07:08:18
話說,
阿伯在尋找自行車相關油品與其知識,如油基、黏性、流度...等等等
突然看到這篇文章,見知性頗豐,非一般感想/嘴泡/開箱/廣告文,
故貼於社版,饗以眾人~
文長,稍稍編排了一下,
可依主題(車針油...、DIY注意事項、概談酯類、概談橡膠)需求選讀:
===================以下正文====================
* 針車油可不可以用來潤滑BB槍?
 BB槍的潤滑與潤滑處酬載的壓力與作動溫度有關,受壓越大的地方用越黏的油(如齒輪
用黃油),否則會油膜破裂。金屬與金屬直接碰觸而燒燬或磨損,而受壓越小的地方用越
稀的油(如滑套或彈簧很輕的小動件用針車油),否則會作動不良。
 矽油一般黏度是40W~60W,屬中間偏黏的油,而且有些矽油是水基油,乾後就變很黏,
不可用於潤滑受力小的小動件,所以不是玩具槍就用矽油潤滑。
 
哪些油適用?只要是純石油基的油(添加物越少越好)黏度對,就可以用。水基的油乾
後會黏,最好不用。
 
不是說油會傷橡皮嗎?會!機油和矽油都會傷橡皮,使橡皮呈膨脹狀態,但是這種傷害
極微小,比沒加油的磨損還少很多。不同的橡皮耐油性不同,但配方中都有耐石油配方。
NR一般配方有耐油成份,NBR與EPDM(較便宜劣質的橡皮)較不耐石油,氟膠與矽橡皮完
全耐石油,但是矽膠不耐矽油(因同基會滲入,不過此功能恰可用於修復被壓變形失效的
橡皮)與潤膚油(含人手的油脂,長期接觸會滲透過去引起膨脹鬆裂)。一般玩具槍用的
O-ring是以NR、氟膠或矽膠製成。
 橡皮的公敵 : 所有橡皮都怕WD40,因為它不是油,是腐蝕劑,只是看起來油油的常被
人當油來用。據說WD40是為NASA開發出來的腐蝕劑,其規格並無潤滑作用。 煞車油的耐
溫添加物有高腐蝕性,最好不用。有些汽機車用機油有清淨劑、耐溫劑或抗泡劑,有可能
會用到腐蝕橡膠的成份。
 最好的BB槍潤滑油是那些最便宜的油,如針車油、黃油、國光牌機油(舊式幾乎無添加
物的那種),這些油因為便宜,所以除了石油提煉出來的成份外,很少有別的,就比較不
會有意外的添加物。
*概談脂類
 脂是黏度高到常溫下是固體的油類,本來我想過一陣子再講脂,既然有人問到了,就大
略提一下 :
 以電槍活塞來說,嚴格說來,O-ring可以用高黏度的純機油、矽油或脂(用脂較好,因
減音效果顯著),而齒條就非用脂不可了,因為它受壓大,黏度要高到脂的程度才行。
 
黃油是最典型的脂,由於只有單純的基礎油,所以不會傷任何東西,缺點是黏度與耐壓
可能不足。有些國家的黃油因為原油的硫份較多或是裂解的設備太好,就會把較多的硫留
在做黃油的原料,這種黃油會硬化橡膠。
 而有添加劑的脂就要又愛又恨了,例如金屬齒輪用的潤滑脂,一般是含硫的添加劑或二
硫化鉬添加的脂(外觀灰黑或銀黑色),就會侵蝕塑膠成脆化灰化,還會硫化橡膠使其硬
化失去彈性,這是一大禁忌。
 塑膠或橡膠用的脂,是添加鋰皂基或是氟化物PTFE鐵氟龍((外觀白色或透明)或矽基
(外觀粉紅色)添加皂基和氟基的塑膠用脂,還有很好的降低噪音的功效。
 較高級的油脂連基礎油都不用石油基(因裂解的碳氫化合物會與水或水氣乳化而失效)
,而改用矽基、氟矽基,甚至全氟合成。全氟合成的脂甚至可以達到油膜耐超高壓但黏度
不會過高,並且對塑膠零侵蝕以及完全不掉落的效果(看看『愛鐵強』的廣告),Marui
原廠指定油(其實是脂)就是選自以上的塑膠用脂,並調到需要的黏度而成的。
*DIY注意事項:
以一般人來說,用油就是適黏度無腐蝕成份就大概可以了。黏度不對,基本的功能就沒有
,再好的原料也不能用。針車油稀,用於小動件或彈簧很輕又需要動的地方,矽油有很多
種,黏度等級都不同,可用在很多地方,但是最稀的矽油黏度都頗高,電槍是無所謂,有
些玩具短槍扳機有很精巧的機構處或滑套的某些部份就不能用。
 
凡士林、護唇膏、橄欖油、土豆油都是碳氫化合物的油脂,添加物都不多,其實都可以
用來潤滑,不會傷槍,只是耐久性有時差了些,還有可能會長霉侵蝕矽膠(久不用時)。
太高級的護唇膏與較貴的護手霜嬰兒油,有含微量珍貴的角鯊烯(保溼潤膚活化用),是
不能用在矽膠上的,半年內會破壞矽膠致漲大軟化失效。
上油或脂有個技巧可以避免加油過量
(看過有人抹油加到由MP5K槍口噴脂的爆笑場面嗎?)........抹一不抹二,活塞加了油
,氣缸就不用抹,自然會沾上的。
*概談橡膠
 橡膠基本上是高分子的長鍊結構,這樣的結構是一般是液體,在橡膠的製程裏我們把過
氧化物或硫黃加入到橡膠液內當催化劑,加熱「煮熟」,行話叫做「硫化」(Curing or
Volcanic),使這些長鍊的某些點與其他長鍊接合,橡膠就成為固體了。因為每條長鍊都
是長得QQ的,所以就可以被扭轉拉伸或折疊,因為偶而有一個鍵連住其它長鍊,所以也不
會像液體一樣一被壓或拉就分離,這就是彈性體(elasto),也就是俗稱的橡膠。
 早期的長鍊液體是由橡樹汁精煉的,所以得名(NR,Natural rubber,至今仍是機械性
質最好的橡膠,但是不耐侵蝕與高溫)。二戰時因物資缺乏,所以德國開發出以石化原料
長鍊以過錳酸鉀硫化的製程,之後矽與氟化物也被用來做橡膠。
 由製程與結構看來,橡膠其實是很不穩定的結構,其內部的硫化常常不完全而慢慢持續
進行中,所以有些橡膠四五年後自然硬化。橡膠也很可憐,被使用在常年受壓拉的外力的
地方結構難免壞個幾條,久而久之就軟化黏化回液態或是斷裂破壞。 最糟的是,空氣中
本來就有過氧化物
作者: f0960031 (M."Quando"Mimazaka)   2011-01-26 09:36:00
頭推...好實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