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情報] [詩語] Rorschach Inkblot--詩人對談 …

作者: enkaryon (印卡)   2010-01-10 13:38:53
※ [本文轉錄自 poem 看板]
P O E M & P O E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卡詩集:Rorschach Inkblot 對談體驗

◎ 對談主題 ◎ 與談詩人

§未知的理想之書 § 印卡&楊佳嫻

§著者的變異──讀Rorschach Inkblot的十三種方式 § 印卡&劉哲廷

未 知 的 理 想 之 書
與談人:印卡&楊佳嫻
1/15(五) 地點:舊香居 PM 7:30~9:00
當馬拉美所說的理想之書在他死前焚毀的那一刻,是否同意南美人類學家
Octayi Rofes所言:「是否博物館藏化(museumization)就是一種形式凋零的
過程嗎?」?那些想要隱藏的對象, 被忽略的感知,到底與詩人內心中完美
詩集的形象有何神祕的關聯。關於詩歌的內在與外貌, 我們也曾在審美教育
書簡,第十封信看它這樣寫著:
「精確地說,因為品位將用心放在外型而絕非內容之上,它最後賦予靈魂一種
危險的傾向,不但完全忽視所有的事實而且犧牲真實以及道德,以迎合一種
有吸引力的外表。」
詩集到底是精神上的活動著的存在還是Ashbery 所宣稱的:「我不把詩歌視為
封閉的作品。我覺得它們始終在我頭腦裏進行著,我偶而剪下一段。」也許這
從來沒有精確地被瞭解過,但可以來聊聊 《 Rorschach Inkblot(溽夏之慕)》
又想成像出怎樣的理想面貌?兩詩人將在舊香居與你分享他們的內心版圖。
著者的變異──讀Rorschach Inkblot的十三種方式
與談人:印卡&劉哲廷
1/17(日) 地點:有河 PM 2:00~4:00
觀看黑鳥的十三種方式是Stevens對於意象以詩論詩的一首名詩,當從「意象」
平移到「詩集」單位,一本詩集又有多少閱讀的樂趣存在?這一天在有河,我
們不再宣稱作者已死,而是如同傅柯論及作者(Author)講其脈絡的權力關係,
我們將看到詩集中著者的變異以及讀者內心投射如何彼此指涉,知識與感官又
如何重新聚合、發散成為閱讀樂趣的多方折射。
《Rorschach Inkblot(溽夏之慕)》
作者簡介
印卡,七年級,寫詩。
內容簡介
這一本詩集會有它的名字, 《Rorschach Inkblot(溽夏之慕)》。這個名字曾閃現於
作者離開校園前,某本閱讀的美學評論集,談述精神分析史中,二十世紀前期與當時
思潮互動的過程,Rorschach inkblot Test在那個時代成為個性測驗中,人格分類的
一種博物誌。如同對於創作自我的不同摹寫,形成相近又相異的形式,如阿拉貢所言:
「我踐踏句法,正因它本該如此對待。」此詩集憑藉著此詞,適其不同語境展演詩歌,
將一切都指向日常堅不可摧的部分,指向某個作者,某個讀者。
※ 編輯: MsJay 來自: 140.119.232.234 (01/09 16:43)
作者: catnana (ㄏㄏ)   2010-01-10 21:39:00
有人要一起去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