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新聞] 就是這Young-挖掘校園故事歷史課好好玩

作者: wccandy (NASA)   2010-09-19 09:42:44
※ [本文轉錄自 NTU 看板 #1CbLs9o- ]
作者: wearytolove (奪真書生A.W.) 站內: NTU
標題: [新聞] 就是這Young-挖掘校園故事歷史課好好玩
時間: Sun Sep 19 08:47:01 2010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0091900067,00.html
就是這Young-挖掘校園故事歷史課好好玩
2010-09-19 中國時報 陳至中、實習記者黃雅苓
 台大校本部建校前是一片農田,圳道縱橫其間,其中一條圳道曾穿過今天的椰林大
道、土木系館、已拆除的化學系館,匯入醉月湖之中
 《台灣通史》作者連橫曾說過:「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但大學生對於
自己生活周遭的歷史知識,卻十分缺乏。擔任台大校園文化資產課程助教的楊松翰,曾在
校門口地下道講解瑠公圳,竟然有同學以為賣口香糖的老伯,就是開圳者郭錫王留,差點
沒有衝上去要簽名。
 解讀校園密碼 開啟台大課
 台大日前舉辦《Hi!NTU解讀台大的82個密碼》新書發表會,楊松翰是作者群之一
,上台致詞時,不禁感嘆學生對歷史不感興趣,相關常識也略嫌不足。所以他才覺得光憑
口說還不夠,必須要寫出來,於是著手蒐集資料,一投入就是兩年光陰,現在終於出版成
書,將成果分享給社會大眾。
 位於公館地區的台大校本部,建校前是一片農田,郭錫瑠主導設立的瑠公圳縱橫其
間,根據《Hi!NTU解讀台大的82個密碼》的考據,其中一條圳道穿過今天的椰林大道、
土木系館、已拆除的化學系館,匯入醉月湖之中。後來因校地需要,圳道遭填平,只留下
小片段及石碑,以供後人憑弔。
 重點是,郭錫瑠是清乾隆時代人,1765年病逝於台北,所以若學生在地下道看到的
老伯真是郭錫瑠,也是二百多歲的人瑞!
 台大主任秘書廖咸浩表示,空間之所以迷人,不在建築物、景觀本身,而在於它所
承載的故事。台灣大學的優勢,就在於一開始就很有規畫,本身就想說故事,他希望透過
校園導覽書籍,開啟一門叫做「台大學」的學問,讓大家瞭解台大,也更進一步去研究台
大。
 越來越多學生 愛上這課程
 其實該書的作者群,本身也是相當傳奇。楊松翰、劉子銘等人都有校園導覽的背景
,當初的「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更是國內首度由學生自主發起的課程,內容之活潑
充實,一度在網路上被公認為台大三門必修課之一。
 楊松翰說,該課程的宗旨,就是讓學生不只是就學,更要進而愛護學校、並關懷校
園公共事務,已有越來越多學生團體向相關單位洽詢課程經營方法,其實訣竅很簡單,就
是課堂聽講、課後實習,由助教引導學生對校園進行深度挖掘。特別的是,該課程的助教
也沒有資格限制,只要參加培訓就可一圓教師夢,吸引許多有志青年加入。
 畢業於台大農藝所、目前在人工氣候室擔任管理職的劉建甫,當初也參與了「校園
文化資產詮釋」課程,他在意外的情況下,發現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的大量藏書,進一
步研究,逐步揭開了隱身於台大農場中、不起眼的舊高等農林學校(台大、台北帝大前身
)作業室的身世之謎。現在該建築物已被命名為「磯小屋」,以茲紀念。
作者: wccandy (NASA)   2010-09-19 10:01:00
松翰爺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