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101下提問單回覆二

作者: evilwsc (鑿)   2013-04-20 01:10:25
感謝OB們的提醒
以下針對各部分做出回應
課輔隊
Q : 是否能"清楚講出"大時間格為何?
A : 時段(1):杜鵑花節後的幹會(3/21)~期中考周前
時段(2):期中考周後~期末考周前
時段(3):暑假~出隊前
時段(1):3/21(一籌)
  →簡介目前構思(課輔隊規劃和志願意見單)以及進度
→討論需修改內容
3/28(二籌)
→課輔隊規劃和志願意見單定案
→與學校初步接洽
時段(2):4/20(三籌)
→回報初步志願意見單情況
→討論課輔隊員招募準則
→討論幹部與課輔隊員的分工事項
5/02(四籌)
→回報志願單統整結果
→與課輔隊員介紹此支課輔隊的方向
→分配完科目、課外活動
→下半學期課輔隊員的行程(死線)訂定
5/23(五籌)
→教材、前後測考卷、課外活動內容一驗
時段(3):7/07(六籌)
→教材、前後測考卷、課外活動內容總驗
7/28(七籌)
→確認最終其他事項辦妥
8/04(出發)
Q : 和學校討論了嗎?校方的看法是?
A : 在上學期末及探勘都有聯絡過學校的意見
主任是覺得由我們自己決定是否續辦即可
校長則支持續辦,她認為目前學校的暑期課輔其實效果不大
因為12年國教,很可能使孩子們對於念書的動機更為低落
導致往後升學後競爭力不足,有機會應該讓他們能多接觸
Q : 我目前也想確認現任幹部對於七美課輔的看法。
是否確定一定會出課輔?抑或是仍在評估階段?可否說明原因。
A : 現任幹部們希望課輔隊能夠多帶給小朋友們一些東西
也希望這支隊能夠如期順利出隊
我們會以收保證金(100元)的方式來評估
以確實收到人數不少於10人為出隊的最低標準
因為這次比較多互動式的課程(不僅限於和哥姊的互動)
所以希望有一定數量的小朋友報名
能在出隊後衡量設計的課程之效益
濂洞國小
有關續出的問題
根據上學期幹會的討論及各方向的評估,我們決定開始
縮小濂洞國小生活營的規模,並在近幾年可以收隊
(1)上學期生活營,下學期活動縮減。
(2)全學年一次生活營。
(3)全學年一次活動。
(4)收隊。
本學期濂洞國小活動
濂洞國小的活動非常充足,經過討論,主任建議改成一學年一
次的生活營,因此我們考慮感情聯繫以及縮小規模,我們決定
於下學期舉辦規模較小的活動代替生活營
目前對於濂小活動的共識:
(1)為期一天
(2)有感情聯繫成分,因此希望活動設計者及活動參與者
為出過濂小生活營的哥姊,不論是新生、幹部或是OB
(3)不同的形式,帶來不同的刺激
(4)活動內容主要為體驗多元的學科、課外活動等
(5)活動地點為台大校園
目前本學期濂洞國小活動已進行的部分:
(1)策畫活動,並與濂小主任討論將活動訂在5/19
(2)3/6第一次籌會,討論已策畫之活動並分組完成,已於3/31收件
(3)4/6第二次籌會,討論各組完成之企劃的問題,更進一步將更細部的人力招募、各組需
要協調的部分完成。討論工準時間
濂小活動將要進行的部分:
(1)由各個組招募所需人力
(2)所有人員出席工準
(3)活動試跑
(4)進行活動
社團運作
Q:這學期在紀律上的標準是否和上學期有所差異?
"會再和幹部之間詳細討論後定出標準"的意思是還沒討論嗎?
A:有微調,不過大致上是依照上學期的標準來做修改
對於紀律規範的紀錄會更仔細且分工安排負責人,以便能確實執行
然後因為幹部們對於基本的社團紀律維持已有一定的經驗
部分社員們也都待過一學期,較知道社團有哪些該遵守的事項
同時透過社員們彼此的互動與認識也會傳達給新加入的夥伴們
且每次出隊遇到的狀況都可能因為當下環境與突發事件的影響而有差異
所以假服也還會參考平服出隊時遇到的新問題再增訂出相應的辦法
Q:當初政見的內容幾乎是以社員人數較少的情況下擬定的
想請問以目前的社員人數下(似乎人力足夠)
現任幹部是否有討論過不同營運社團的方式?
包含活動的規劃是否有因社員變多而調整?
A:當初擬定政見內容時,因為考慮到上學期的社員人數比起前幾屆是相對少的
所以在規劃這學期的活動及社團運作方式時希望能夠顧及到人數多寡的影響
避免制定後又因遇到其他狀況,而導致處理不易且可能因此而增加社員負荷
或是訂了人多、人少兩種方案但時機點上仍難以評估人數來決定該適用何者
因為是一學期的規劃但無法準確估計出上下半學期的人數差異
有鑒於以往人數曾有很大變動,我們希望嘗試能適合整學期人數範圍的規劃
在假服的部份,主要因為合營的模式,我們能將教案的規模設計的較為彈性
在基礎的人力上就能實行,若人數再增加的話就能更深入地去擴大教案內容
而若有足夠的人力也能夠在生活營中帶領更多的小朋友,也能提升帶隊品質
希望能讓小朋友們對於這樣新的嘗試能由接受開始,漸漸產生喜愛與認同感
也因稍微改變以往生活營形式,而讓社團未來能有更多不同活動方式的評估
漁村實地社課:
關於這堂社課,我們在政見上的表達可能不是很清楚,造成許多老骨頭有疑慮
因此在回答取消此堂社課的原因之前,先說明當時規劃這堂社課的考量及原委
不管是吉貝或七美,社區服務都是整支隊的重點之一
做社區服務,當然得對"社區議題"有所瞭解。以吉貝為例
近年我們持續推動環保活動如淨灘、資源回收等等,其成功與否除社團本身因素外
和社區本身的凝聚力以及居民的社區意識也有關係,在七美舉行的漁服盃也是如此
然而社員對於社區議題,如社區營造、社區發展等等的瞭解都不甚充足
工準時心力也多放在活動事務的準備及服務理念的討論,較少機會觸及相關內容
為了增加社員對於社區的瞭解,我們才會希望在北部地區找一漁村社區探訪
學習不同的社區是如何發展、在面對人口及產業結構的改變時,是如何應對
社區團體是如何能夠永續發展,而不隨著特定議題而興起或式微
若要瞭解七美,沒有一個地方和七美是相同的,這堂社課我們希望培養的
是社員們對社區以及社區服務的瞭解,並不是只針對七美當地的一堂社課
對於七美的認識還是有學期中的文化分組討論與發表,於全天社課時舉行
拜訪漁村時,也是以一個學生社團,而不是服務隊的身份去與當地人聯繫
當然,我們一定會事先徵得拜訪者的同意,並希望盡量不對當地造成困擾
以上是我們當時規劃這堂社課的原因和想法。至於取消的原因,則因為
暑期探勘後確認幹部人數,實在沒有多餘的人力能進行事前的勘察、聯絡和規劃
新生可能也很難負擔社課所需的額外準備和參訪時間,因此決定取消這堂社課的安排
前往漁村探察的行程。雖然不是以替代此社課為出發點
但本學期的七美文化分組增加了期中探訪的部分,立意相似
目前已在進行中的七美文化分組共有四組:
經濟 X 產業
教育 X 新移民
文化 X 老人
漁服 X 七美
文化分家在這學期是以分家聚餐的方式進行,每組除了和上學期一樣
進行資料整理、全天社課發表外,還要選定一與該組主題相關的議題
規劃紀錄片的拍攝,並在期中平服出隊後參訪一與該議題相關的機構
以經濟組為例,想了解七美火龍果產業結構,或許可參訪農業產銷班
而關於紀錄片拍攝的細節我們仍然在規劃之中
下半學期也將請來講師授課,希望讓社員學習拍攝紀錄片的基本技巧
七美隊
假服出隊行程:
┌────┬────┬────┬────┬────┬────┬────┐
│ 星期日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
│ │ 7/15 │ 7/16 │ 7/17 │ 7/18 │ 7/19 │ 7/20 │
│ │出隊開始│ 生活營 │ 生活營 │ 生活營 │ 生活營 │老人探訪│
│ │ │ │ │ │ │深度訪談│
├────┼────┼────┼────┼────┼────┼────┤
│ 7/21 │ 7/22 │ 7/23 │ 7/24 │ 7/25 │ 7/26 │ 7/27 │
│文化紀錄│環島+老人 漁服盃 │老人探訪│文化紀錄│老人探訪│出隊結束│
│媽媽教室│深度探訪│ (羽球) │ 漁服盃 │選手之夜│聯歡晚會│ │
└────┴────┴────┴────┴────┴────┴────┘
Q:請完整說明七中小合營對小朋友的影響,你們認為的優劣勢。
劣勢可否提出克服辦法?
請回答生活營進行方式。
優點:
在七美辦生活營已有非常多年的經驗,小朋友也都很習慣漁服所辦的活動
使得辦起生活營來能更加順暢,而透過以前學長姐們和幹部們的自身經驗
也能在事前對各個活動作出充足的調查準備與討論,以應對各個狀況
在學期中的社課會先讓哥姐們充分認識到七美當地的文化、經驗分享等
藉由對這個地方的熟悉度增加使得他們能夠更快適應和了解七美的環境
哥姐能發揮不一樣的影響力,讓小朋友們在有趣的活動中也學習到東西
平常的相處中也會不時給予機會教育,讓小朋友們能以哥姐言行為榜樣
除了身教與言教之外,還可以進而成為小朋友們陪伴與傾訴的對象
缺點:
這是首次將國中生和國小生聚在一起舉辦一個生活營
對於可能會發生的各種狀況並沒有辦法很準確地預測和防範
並且也不容易事先預估成效和接受度
改進方式:
已與三所學校(七美國中、七美國小、雙湖國小)聯繫過
對可行性的討論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希望能讓活動更盡善盡美
同時也會在期中探勘前後(預計是在5/11、5/12)
針對以往經驗(國中國小分開)作分析以期讓活動進行更順利
也會事先瞭解小朋友狀況及針對該形式的參加意願做合併考量
在準備階段會不斷提醒哥姐不能以單一年齡層的可能狀況考慮
而是要以整個生活營會參加的人來做調整
缺點:
活動涉及的年齡層十分廣泛
在教學以及活動帶領上可能不易實行
改進方式:
在活動設計階段不斷要求從不同年齡層的理解度思考
而不該太過度僵化以及單一
針對不同年齡小朋友的狀況做調整
以求他們都可以完善地吸收與學習
而活動設計上也會盡量將各年齡層的難度調配適中
使之可以真正達到分齡學習的成效
讓小朋友能夠吸收適合他們的知識和觀念
而在工準時間
我們也會與新生進行合營的討論
讓他們思考該如何調整心態
遇到國中小朋友的爭執如何處理
並盡量要求哥姊帶隊的規範
也會和有經驗的OB們討論
並帶新生討論,訂出適合的標準
Q:考量"國中"與"國小"須培養團隊合作的原因為何?
就我的認知,國中與國小不只是年齡層的差距、想法思考上、關心的事務本來就不同
為什麼你們希望增進交流?這是否是幹部在七美看到的問題嗎?
(純粹只是想知道你們評估後合營的目的與意義,我真的很好奇)
希望能讓他們試著和生活周遭的小朋友們一起參與這次活動
對於在地文化認同、重新認識並珍惜自己的家園這件事
是不分任何人都可以去做的,生長在同一個島嶼上所擁有的那份感情
雖然可能做法、著眼點有不同,但是能一起為自己的家鄉完成一件事
除了以往生活營中所帶給他們的知識方面或技能方面之外
也想說能夠再試試給予他們有不一樣的體驗與刺激、不一樣的改變
且在未來他們也仍會學習到和不同年齡、想法、價值觀的人們相處
或許這樣的設計與想法的確很難去評估實際上的好與壞
因為要發現到他們真正缺乏的、需要的,並融入適合他們的內容
其實並非很簡單就能看得深入,也因為我們與他們站的角度不同
但是想要讓他們變得更好、能因為我們所做的而有那麼些的不同
這個目標是不會變的。不過還是因為考慮到整個活動面的可行性
所以我們最後只從合營這個模式來融入一點點合作的概念
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讓國中跟國小生能有所分隔,內容也不盡相同
且願意來參加的小朋友們也應該都是比較能接受這個模式的
以上說明感謝各位的耐心閱讀,若仍有建議或疑問也請推文或po文告知
我們雖然盡量在做每個決定前謹慎思考,仍可能有缺失或是不足的地方
感謝各位老骨頭的關心,以及所有的意見及和提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