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明日馬華文學講座,歡迎參加!

作者: maydayspirit (寶格格)   2011-05-22 22:32:08
5/23(一)文學講座@普通102
講者:徐亦甫(政治政論二‧後現代文學社副社長兼書評組長)
講題:故鄉與原鄉之間-概述馬華旅台文學
講綱:
從民國五零以後到上個世紀末,馬來西亞華人作家在台灣出版了近百種的文學創作,形式
橫跨詩、小說、散文,大概就獨漏劇本。二十一世紀以後,也又有了四十餘種的出版品,
其中雖然不少是成名大家的作品再版,但也不乏新作。就數量而言,一百五十種只能稱得
上是冷門、小眾的文類,那這一百五十種的作品,卻以其獨有的風情、風格乃至題材、色
調,在台灣的文學史,亦是華文文學史上占了個不敗的地位。

這些作品,除了少數幾個如黎紫書等,泰半都是在台灣取得高等教育,若非回到南國,不
少便留在台灣的學院內擔任教職,甚至選擇歸籍異鄉。如今最為重要的幾名大家:李永平
、潘雨桐,乃至商晚筠、張貴興,再至林幸謙、黃錦樹、陳大為、鍾怡雯,或者在學術場
域的張錦忠、林建國、高嘉謙等,這群所謂的馬華旅(在)台作家,以及那些沒有成為名家
的寫手,屢屢在台灣、華文世界的各大文學獎摘下獎項,並且在各種文學史(台灣文學史
、馬來西亞文學史、馬華文學史、中國文學史)脈絡中,寫下一筆,也不曾在書市中斷絕


作為一個正統的台灣閩南人子弟,我曾兀坐總圖二樓868.7-868.8之間,或者是813、850
、857、863....這些作家、作品散落在"東南亞文學"與"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之間,但
不論他們"被分類"或"自認為"歸屬何處,倘若我是一名大馬留學生,他鄉求學,側身這些
書架之間,翻閱那些五六十年來的學長姊作品,那些孰悉的家鄉名稱"砂勞越"、"柔佛"、
"婆羅洲"、"吉隆坡"...那股鄉愁必然無以復加的濃厚而帶有撫慰功效吧。這些作家不少
都出身於台大的文學院,甚至理工醫農學院,不論是學士或碩博士,在台大談論他們的光
彩,想必是特有味道的吧。,若你是大馬子弟,請陪我們一同認識你們。若你是台灣子弟
,則更應該來關心他們的故事。因為馬華的故事總是關於離散與認同,而往往彼此分歧衝
突,就這點而言,台灣人與大馬華族,必然是某種命運上的兄弟姊妹,而有並肩摸索未來
性命之可能。

再次邀請各位的到來!更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