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臺大校門口都市設計 - 開創新局的契機

作者: zkowme (zkowme)   2015-04-23 21:54:23
臺大校門口都市設計 - 開創新局的契機
2015年04月23日13:22
臺大校門口都市設計 - 開創新局的契機
作者:劉可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學博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董
事長,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監事,2012年台北市文化獎得主)
從新生南路與羅斯福路交口的胡思二手書店三樓窗口望去,可以一覽台大校門口全貌,校
門口不只是台大的入口,也是台北市、甚至是台灣的門面。瑠公圳的支流正好穿越此處,
決定了校門口偏西南的朝向以及校門廣場的位置,進入校門後稍往右轉就來到世界聞名的
椰林大道東西向軸線。日治時期帝國大學的核心建築群座落於椰林大道兩側,它們低調、
穩重、內斂,而入口廣場的東側有一座白色仿古西臘風格的墓園,半隱藏在蔥鬱的樹林中
,是為紀念戰後第一任校長傅斯年而設立,這樣的校門意象在世界名校中不但特殊、且意
義非凡。
1970年代在校門口北邊、靠新生南路側建了一座師法現代主義建築,又別具創新的建築農
業陳列館〈台大校友暱稱為洞洞館〉,已於2007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這些深具歷史人文意
義的空間所合成的校門口場所,見證了台灣近代民主進程中重要的社會運動事件,包括
1970年代保釣運動、哲學系事件,1980年代環保、社會運動,不同時代的重大社會意涵疊
加在台大校門口的空間實體中,造就此處成為華文世界中最能代表民主進步思想的地景。
如今台大校門口計畫新建一棟文學院人文大樓,同時新生南路人行道拓寬計畫也即將實施
之際,本應正面迎接此時勢與機會,與校門口廣場、瑠公圳復原、大學口改善、水源校區
發展等,做整合性的連結,將此地區之公共角色與其民主進程之意義進一步發揚光大,這
也應是台灣邁向公民社會的一個共同課題和具指標性的社會行動。我們期待的是一個可以
讓新世代感覺到社會向上提升,並具體參與行動的計畫,共同塑造一個兼具歷史人文厚度
,同時又具前瞻創新的空間營造過程。
很遺憾,為滿足文學院多個系所的空間需求,目前的設計方案已超出本基地適當的承載量
,以致於內部空間的使用品質受到嚴重衝擊。在外部限制與內部需求的相互擠壓下,不但
未能處理文學院分散於校園各處的問題,亦未能回應校門口的公共性。在此樞紐性的位置
,如何提供實質的公共使用空間,提昇台大的人文民主精神,應是原捐款人之初衷,如今
卻未能在此方案中展現,實為可惜。若從都市設計的觀點來看,目前設計方案的缺失有以
下四點:
一、洞洞館是既存的歷史建築,它的保存價值包含:基座抬高、一樓退縮、二樓以上以單
純創新的「洞洞」立面塑造現代性體積(Volume)。在人文大樓方案中不只是後棟高層建築
過於逼近洞洞館,同時亦未回應洞洞館的建築特色。相較於懸臂式迴廊的洞洞館,人文大
樓最新版的設計方案將一樓挑高成為穿廊,使用縱向立柱迴廊,因而減弱了洞洞館的清晰
體積,造成形式上的混淆。簡言之是一加一小於二,而非應有的一加一大於二效果。
二、人文大樓的位置處在校門口與椰林大道的轉折點,是整個校門口的樞紐。不論是徒步
、騎自行車或駕車者,必會經歷進入校門後逐漸轉向椰林大道的視覺經驗。校門口與椰林
大道的空間配置醞釀了一個重要的共同記憶,而人文大樓方案面對校門及椰林大道,並未
對人的身體與視覺角度提出看法和回應。
三、人文大樓方案與椰林大道兩側核心建築群明顯不協調。椰林大道兩側之建築最主要的
共同特點是「穩重」。「穩」是四平八穩地座落在土地上,「重」是材料的重,以質量
(Mass)作為形塑椰林大道的整體空間意象。人文大樓方案是刻意將體積脫離地面,使建築
輕漂浮動,違背了校門口及椰林大道的基本精神。
四、面對新生南路,人文大樓立面採用封閉的清水混凝土高牆刻意迴避新生南路, 另加
生硬水池進一步區隔了建築物與週邊行人,形成一個不友善的界面,對校門口使用是一個
負面的衝擊,此方案完全未回應瑠公圳遺址的重要歷史意義。
台灣大學作為華文世界的最高學府,在重整台灣高等教育體系的同時,理應提高視野,運
用時機,大膽整合校門口周邊的實質與精神資源,突顯其公共性的社會功能,如表演廳、
公共讀書室、世界級講演廳等,強化台大校園的民主人文象徵意義,並以此帶領新世代凝
聚共識並建立社會認同,積極創造向上提昇的行動方案。身為長期投入校園空間規劃之一
員,我提出兩點建議:
一、捐贈單位與校方盡速協助人類系、哲學系改善水源校區中繼使用空間,協助文學院舊
院及舊總圖之歷史建築修復,並重啟文學院新大樓之空間使用規劃(Programming/Space
Planning),以人類、哲學系所空間為主,同時納入具世界水準之公共使用空間。
二、市府積極協助校方落實水源校區發展計畫,改善大學口人行動線,整合校門口廣場、
瑠公圳、新生南路及人文大樓基地。如此多面向的整合,可在同一個時程內創造多面向的
效益,必然是多贏的局面。
我們能否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可以讓所有台大人、台灣人、全球華人都感到驕傲的校門口
,開創台大的新頁。
《即時論壇》徵稿
你對新聞是否不吐不快,《蘋果日報即時新聞》新闢《即時論壇》,歡迎讀者投稿,對新
聞時事表達意見。來稿請寄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文長以500字為度,一
經錄用,將發布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唯不付稿酬。
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當天未見報,請另行處理,不另退件或通知。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423/597785/
作者: madrichard (夢幻部落)   2015-04-23 22:14:00
空白噓文,因為哥的噓是一種意象
作者: roy199537 (roy199537)   2015-04-24 00:09:00
所以說圖呢?只有意象zzzz
作者: ck220708 (豆腐)   2015-04-24 00:15:00
Title好長喔。
作者: halthea (一針)   2015-04-24 15:10:00
啊不就好棒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