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擁抱人文價值 青年攜手創新創業

作者: juandon (celebrate)   2015-03-17 04:59:51
※ [本文轉錄自 China_travel 看板 #1L1qGrXx ]
作者: juandon (celebrate) 看板: China_travel
標題: [情報] 擁抱人文價值 青年攜手創新創業
時間: Tue Mar 17 04:59:30 2015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10001062-260306
(張希慈/青年創業家)
「你覺得大陸和台灣年輕人的創業有什麼差別?」
今年初,我和一群台灣年輕創業家朋友,到了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參加一場路演活動
(pitch show),整場活動來了超過一百人,好不熱鬧的夢想家聚會。一家北京當地
的電視台記者看到我站在旁邊沉思,便問了我這樣一道問題。
「很多人說,台灣創業家的外在困境在於市場太小、願意投資初期創業家的資金太少
,而內在困境則是台灣創業家多選擇滿足台灣自身需求、在資源少的情況下仍常常單
打獨鬥,於是創業的死亡率高,難以跟擁有市場與熱錢的大陸青年創業家一爭高下。
」我想起在各種創業家聚會的場合中,許多創業家前輩都共同有的殷殷叮囑。
敢於走上不同的路
「然而,其中有一件事情我覺得兩岸青年的創業很相似的,也就是彼此都越來越認為
『創新』很重要。」
「怎麼說呢?」記者問。
「兩岸的青年都越來越敢嘗試,走上學校沒有告訴我們的那條路,我們越來越喜歡自
助旅行、喜歡挑戰自我與舊規則。」我回答。
「為什麼會這樣?」採訪我的記者跟我年僅差一歲,她看起來也是對這觀察有些好奇
,接著問道。
「這些青年想要改變、想要創造些不一樣的可能,或至少創造不一樣的工作方式,嘗
試突破新鮮人的薪資線瓶頸。而同時,『大人們』也開始覺得這一世代的發展也不再
能按照以前的發展邏輯走了,於是,他們也開始支持『創新』,期待年輕人可以用創
新方法,解決他們以前留下的各種問題與困境。」
這些感觸很深,因為我就是台灣這一代的年輕人。面臨著低薪資、高房價的擠壓,面
對著社會問題在科技發展與公民意識抬頭後越來越清晰,我們好像不能再只相信上一
代教給我們的生活邏輯。有很多問題與需求等著我們去挖掘,有很多改變世界的機會
等待我們去實踐。而這些挖掘與實踐的週期,已經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變得越來越短了

大陸很快追了上來
兩年前,我曾在北京大學讀書當交換生。當時選了一門與「社會企業創業育成相關」
的課程,班上不過三十名學生,而同儕們對於這門課多半抱持著觀望的態度,比起同
時間台灣校園由下而上推動社會創新的氛圍,兩岸對於創新創業的支持度高下立判。
也別說創業了,當時我在大陸的好朋友,連要休學一段時間,參與一趟由國際知名雜
誌贊助的自助旅行,都遭受學校重重質疑。
「那時候,『創造』對於大陸來說好像是一個很遙遠的名詞。」我回憶起當時同期赴
大陸交換的同學,他帶著滿腔熱情在大陸修習創新創業課程,卻因為創新精神尚未普
及,而在課程討論中屢屢受挫。
回到台灣後,一年後我離開了校園,帶著青年教育的公益創新計畫走入社會。去年,
因緣際會參與了大陸知名的公益提案競賽。在那場比賽中,我遇見了無數正在推動大
陸社會創新的青年學子。他們對於社會企業的概念早已了然於胸,他們同時也很尊重
敬佩出席的台灣年輕人,因為他們覺得台灣年輕人的社會創新精神比他們更深,看得
、做得都比他們多多。
「我倒覺得不是台灣年輕人天生特別優秀,而是我們的學校、非營利組織、政府都不
斷在提供年輕人機會與資源,讓我們可以練習用『創新方法』去解決一些社會問題。

年輕人會創造奇蹟
面對這些來自大陸的讚譽,對我來說,事實上是台灣社會對於青年的期待與支持,所
成就出的一道台灣美好風景線。年輕人想做點事情,政府、學校、營利組織與非營利
組織願意當青年的推手。於是,創新創業如雨後春筍般逐一茁壯成長。
後來,我透過這群優秀的大陸青年,很快便發現在大陸各個重點城市,針對社會創新
創業的培育組織已是滿地開花。黑蘋果、創行、AIESEC、恩派、友成基金會、南都基
金會……這些組織都投入大量的資金以及人力支持公益青年、公益組織的發展,其中
投資超過千萬元的組織也所在多有,許多國際非營利組織、名人也願意與大陸相關組
織合作,一起解決大陸的社會問題。
於是,大陸便也出現了「青年導演計畫」、「多揹一公斤」、「iJoin」、「無障礙
藝途」等優秀的計畫、組織。雖然起步慢了一些,但是當大陸的社會也期待年輕人
負起社會責任,並且也願意為這些年輕人創造更多舞台時,夾帶著更多的國際資源,
這群大陸的年輕人未來將會創造出多少奇蹟?實在令人期待。
人文關懷日趨接近
如今,創新概念已經開始植入大陸青年的腦中。台灣現在還走在前頭的,是我們對於
文化的重視、生活方式的尊重、弱勢的關懷、人民之間的互信。唯有帶這些自覺,結
合創新創業的能力,創造出我們認為更有經濟、社會價值的服務與產品,我們才有可
能持續成長。
「兩岸的年輕人心中的關懷越來越接近,而此時,就不再是我們要如何拚過對方、利
用對方;而是思考我們如何帶著相近的背景,結合跨界的思維,共同創新創業。」
或許再跳脫一些,我們可以不再思考台灣如何如何、而大陸又如何如何,而是立基於
自己成長的土地,抱著越來越相似的文化、語言與價值,一起思考我們能為世界共通
的問題多做些什麼。
作者: Alfie ( )   2015-03-17 05:47:00
青創給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