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哲學與人生

作者: xj6ru04m3 (龍の傳人)   2010-09-27 11:31:45
節錄自 哲學與人生 傅佩榮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37292
自序
先引一段簡單的對話。
學生問:「人生有什麼意義?」
老師答:「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你可以不斷地詢問『人生有什麼意義?』」
這也是一段真實的對話。人生無異於詢問的過程,因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釋,於是每
一個人在生命的某一階段,總會浮現一種深刻的願望,想要了解「與自己有關的這一切」
究竟是怎麼回事。
「哲學」作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
真相。這種態度稱為「愛智」。自從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檢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許多人開始覺醒,並且思考自己的人生應該何去何從。的確,哲學脫離人生,將是空
洞的;人生缺少哲學,將是盲目的。方東美先生說:哲學不能烘麵包,但是能使麵包增加
甜味。換言之,哲學不能當飯吃,但是能使人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
我自十八歲開始研習哲學,至今三十五年。先由西方哲學入手,知道哲學家必須具備「澄
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的功力,否則難以形成一貫的見解,更談不上引領時代的
思潮。西方如此,中國亦然。我近年致力於解讀儒家與道家的經典,發現其中所蘊含的人
生智慧,可以與西方哲學家的最高境界並駕齊驅而相融互攝。經由合宜的詮釋,我們可以
同時品味及享用中西雙方的成果,進而在回答自己「人生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時,會
覺得充實、圓滿而喜悅。
我在台灣大學為全校同學所開的通識課程,名稱即是「哲學與人生」,十餘年來選課學生
將近一萬人。我在設計課程內容時,兼顧西方與中國,側重人生與文化,而以哲學的思辨
方法貫穿其間。以下稍作說明:
在開宗明義介紹「哲學是什麼?」之後,我以西方為焦點,探討「思想方法」、「人性的
真相」、「神話與悲劇」。這些是普遍的知識背景,提供了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學的途徑。
接著,西方哲學家之中對人生作過親切考察的不在少數,我以希臘時代的「蘇格拉底」與
當代的「存在主義」為代表,並且以「荒謬之超越」為其壓軸,由此顯示現代人困處於荒
謬情境,仍可力圖超越。
到了課程後半段,首先綜述「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質」、「儒家的風格」與「道家的智慧
」。許多同學至此忽然覺悟,原來自己的傳統文化中也有哲學,也有體大思精的人生哲理
,也有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只要心平氣和,不存任何偏見,將會發現所有文化都有其安
身立命的秘方。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多加認識,取精用宏,使之再現生機與活力,不是十分
恰當嗎?
既然談到人生,就不可忽略「藝術與審美」、「宗教與永恆」、「教育與自我」這三個題
材。我們由哲學角度所作的解析與評論,是否較為周全?是否會比「見仁見智」稍好一些
?最後的結論是「文化的視野」,這也是通識教育的目的所在,希望有助於拓展學生的眼
界與心胸,使他們不僅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在特定議題上採取合理的原則與立場。
這門課於1986年開始講授,當年我即倖獲民生報評選為校園熱門教授。十年之後,竟又被
台大學生的「終身學習網站」票選為全校最佳通識課程第一名。我在教學時「樂在其中」
,而無意以此自滿。
我從歷年來每次上課之後的「問與答」,學會了表達、答問與論辯的技巧,使我提升了與
人分享心得的能力。我的講義內容不斷增訂,並由清涼音文化公司製成錄音帶,但未發行
。承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美意,將上課錄音整理為文字,再經修訂潤飾而成此書。十餘年來
的心血付梓,只有感恩與喜悅可說。
作者: yule1224 (支持自經區服貿貨貿)   0000-00-00 00:00:00
很讚
作者: xj6ru04m3 (龍の傳人)   0000-00-00 00:00:00
有眼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