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10-2 姜智恩 朝鮮王朝的建立與發展 期末考

作者: hmenri (pologo)   2022-07-07 12:09:02
課程名稱︰朝鮮王朝的建立與發展
課程性質︰通識A23
課程教師︰姜智恩
開課學院:社科院
開課系所︰國發所
考試日期(年月日)︰2022/06/02
考試時限(分鐘):50 mins
試題 :
1.下述是有關韓半島14世紀到20世紀的歷史説明,請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
「朝鮮」這名稱的來源是朝鮮第一代國王李成桂的出生地。
「咸興差使」成語典故源自於李成桂派人到明朝的故事,形容跑腿的人沒有消息。
朝鮮王朝維持超過500年,其國祚在東亞歷史中算長。
日本殖民當局爲了破壞中、朝的友好關係,將朝鮮的國名改為大韓帝國。
2.下述是有關《朝鮮王朝實錄》的説明,請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
史官若有泄露「史草」内容之情事,則處以重刑。
在重修《實錄》時,舊版本《實錄》被廢棄。
國王在位最後一年,開始設置臨時性「實錄廳」,編纂在位時代之實錄。
燕山君和光海君雖然中間被廢黜,但這兩代也編修《實錄》。
3.下述是有關壬辰倭亂的説明。請選擇一個不正確的答案。
在壬辰倭亂爆發時,國王宣祖要透過科舉制度的改善以改革過度尚文的風氣。
根據《實錄》記載,戰爭長期化導致老百姓和士大夫協助日本軍隊的人增加。
豐臣秀吉死後,日軍撤退返國,戰爭結束。
壬辰倭亂在1592年爆發。
4.下述是有關科舉制度之内容。請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
科舉制度的成立意味著「以前靠著人際關係而出仕,以後靠自己的學問而出仕。」
中國的科舉制度在高麗朝光宗時代引進韓半島後逐漸扎根高麗社會。
朝鮮的科舉制度,文科屬於大科,武科和生員進士試屬於小科。
朝鮮建國後,以生員進士試為登用人才的管道。
5.下述是有關朝鮮儒家的内容。請選擇一個不正確的答案。
在朝鮮末期喪失主權時,社會成員將儒家視爲造成國難的主犯。
大部分的在野儒者自覺地擁有憂君憂國之義務和參與政治之權利。
朝鮮的朝臣主張:帝王之學以聖人教訓的落實為核心。
在朝鮮朝,在野儒者頻繁上疏國王。
6.下述是有關朝鮮王朝的建立發展的内容。請選擇一個不正確的答案。
在高麗末期,李成桂和鄭道傳走向革命,但鄭夢周反對開創新王朝。
朝鮮王朝原本即是文武合作所完成的國家。
在丁酉再亂結束之後,朝鮮朝廷逐漸重視武將。
朝鮮建國時,東亞大體上維持和平政局,故朝鮮得以加强尚文之風。
7.下述是有關朝鮮王朝的歷史記錄。請選擇一個不正確的答案。
宮内圖書館收藏前一代國王的《實錄》,以便官僚閲覽,提供公務參考。
宮廷的官吏可以參考《承政院日記》,以準備宮廷典禮。
大多數的朝鮮儒者均以箕子做為文化認同而崇拜箕子。
在朝鮮太祖、太宗時代,朝鮮朝廷施行對箕子和檀君之祭祀。
8.下述是朝鮮儒者都慎徴(1604-1678)之上疏内容。請選擇一個不符合當時情況的答案。
惟是禮之一字,為世所諱,人皆愛身,莫敢開喙,値此莫重莫大不可不言之際,而率以含
默為A在朝之公議泯滅,在野之士氣沮喪。國事至此,寧不寒心哉?殿下誠能,飜然覺
悟,惕然自省,
都慎徴對朝廷的喪禮決策有異議, 奏請撤銷不成體統之喪禮。
朝廷禁止在野人士對朝廷喪禮的討論。
朝鮮時代除了諫官之外,一般人被禁止直接提交上疏。
朝鮮朝廷最後不接納都慎徴的請求,但給他官職。
9.下述是朝鮮人對檀君與箕子的説法。請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
朝鮮儒者崇拜檀君,並否定箕子之存在。
朝鮮儒者確信對檀君與箕子的文獻記錄。
朝鮮儒者南九萬在〈東史辨證〉中,主張箕子沒有存在過。
殖民時代韓國學界肯定檀君之存在。
10.下述是有關朝鮮時代的内容。請選擇一個不正確的答案。
朝臣陪侍君主講論經史。
國王經常被要求接受諫言。
朝廷諫官向國王提出「正心」諫言之事。
對國王講授經史典籍的講席叫做「政筵」。
11.下述是有關韓半島的史書記錄。請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
《三國遺事》是韓半島最早的史書。
根據《朝鮮王朝實錄》,朝鮮朝廷不斷提出「箕子,始興教化之君」。
有關檀君的記錄,收錄於高麗時代一然所編撰《三國遺事》〈王曆〉篇。
箕子傳説乃收錄於高麗時代金富軾所編撰《三國史記》〈紀異〉篇。
12.下文是歷史記錄的一部分。請選擇一個不符合下文的答案。
「養猫欲去鼠,不以無鼠,而養不捕之猫;畜狗欲禦盜,不以無盜,而畜不吠之狗。臣等
伏閤言事,已涉三月。老宦驕橫,而不能抑,置相非人,而不能去,士類敗常,而不能正
,大臣奸諂,而不能斥。此正不捕之猫,不吠之狗也。臣等未能回天,固請辭職,而猶使
復職者,將以養不捕之猫,畜不吠之狗歟?」。
諫官認爲若君主不接受諫言,設置諌官變成多餘的存在。
諫官主張國王要接受諫言,不然就接受諫官辭職。
現任宰相可能跟諫官對立。
國王已受理諫官的辭呈。
13.下述是有關《朝鮮王朝實錄》的説明。請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
實際負責編纂《高宗實錄》的不是朝鮮人。
《朝鮮王朝實錄》中也有三種版本的《實錄》。
對10代國王燕山君、15代國王光海君時代的記錄未曾列入《朝鮮王朝實錄》。
朝鮮第1代到第27代國王的實錄中最後二代的記錄散佚。
14.下述是14世紀末改朝換代時的情況。請選擇一個不正確的答案。
吉再强調忠臣不事二君之義而歸鄉,後來被視為朝鮮道學道統的祖師之一。
李成桂對高麗朝廷派兵進攻遼東之決策表示反對。
李成桂以文武合作的方式建立朝鮮王朝。
太宗「創業」完成後,為了進入「守成」期,決定平反鄭道傳。
15.在下述中,哪一個是在朝鮮時代永遠不能參加科舉的「文科」考試。請選擇一個正確
的答案。
犯罪者的後代,永遠不能參加文科。
受賄官吏之後代永遠不能參加文科。
如果女子再嫁的話,其後代永遠不能參加文科。
妾的後代永遠不能參加文科。
16.宣祖在壬辰倭亂中,提出「今後取生、進時,晡Z藝,如貫革入格者取之。此不易
之理,議啓。」的意見。下述是對此意見的解釋。請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
「生、進」是生員科和進士科的合稱。
宣祖提出改革的目的在於改革儒者過於尚文之弊。
宣祖的意思是:加考武藝一事是不易之理,所以要直接施行。
因為宣祖的提議,所以朝鮮政府從宣祖二十六年開始開設武科。
17.下文是《朝鮮王朝實錄》的部分内容。請問你猜測下文是什麽時候的記錄? 請選擇一
個正確的答案。
倘陛下先正其心,則朝廷以至百官萬民,無有不正。如或不然,則萬事萬為,亦豈有自正
之理哉。
太祖時代(1392-1398)
高宗時代(1863-1907)
世宗時代(1418-1450)
光海君時代(1608-1623)
18.下述是有關中、韓的科舉制度的説明。請選擇一個不正確的答案。
在朝鮮時代科舉施行的最大目的是選拔優秀的行政技術人員。
中、韓所稱的進士内涵不一樣。
朝鮮時代,曾明文規定有禁止科舉應試者。
宮崎市定主張「中正」職務停止或廢止的時刻就是中國的科舉制度正式開始之年月
19、下述是《朝鮮王朝實錄》之一部分。請選擇(A)(B)共同的答案。
*夫以生之類,在薩摩州者,三萬七百餘人,別置一區,將至二十四年。(中略)而生還
已矣,徒自痛泣,(A)一語,遠寄萬里,懷土之誠,非但可矜,向國之誠,於此可見。
*當時有一宗室,上疏請離異,宣祖不許。有一文官旣已改娶,到其妻(B),宣祖命以後
娶者為妾,其原配旣死,始得升為正室。
擊錚
贖還
刷還
贖罪
20.下述(A)(B)(C)(D)的「庶」字中,請選擇一個不同意義的「庶」字。
(A)註疏旣明言,第二子以下為庶子之義。
(B)人君母弟,亦謂之庶子。然則孝宗大王,不害為仁祖大王之庶子也。
(C)兪泓啓曰,庶孽許通,在渠等莫大之榮。時未有功,而又加以署經之職,似為未穩。
(D)古記云,從前有桓因,其庶子桓雄,數意天下,貪求人世。
21.下述是有關「署經」的内容。請選擇一個不正確的答案。
有關署經對象的規定,隨著時代有所改變。
朝廷對任命高官等重大案件,必須要由臺諫核准的制度。
受任者要繳交記載「父、祖、曾祖、曾曾祖」這四祖的署經單子。
檢討結果有「作不納」的話代表不核准。
22.下述是《宣祖實錄》宣祖二十五年5月18日的記錄。請簡述(A)是什麽意思?
人臣之義當危迫之時,惟其所在而致死焉。(A)自今以後,的聞其親變故者外,一切勿
許私便,以重大義。」上從之。
23.下述是《朝鮮王朝實錄》的記事。請將(B)的部分,譯為白話文。
癸巳以首相獨當中外機務,(B)天將咨揭,日夕旁午,諸道奏牘,東西交集,成龍左右
酬應,敏速如流。
24.請填寫(A)(B)共同的答案。
安廓(1886-1946)曾經說:高句麗、新羅統一時代、高麗朝等都無不大興(A)精神,國
運隆昌。至於新羅末期及朝鮮五百年間,因純粹採用偃武修文政策,彫蟲之輩跋扈,(B)
列於文士之後的同時,露出國運微弱之兆。
25.下文是《中宗實錄》的紀錄。請簡述「人主之勤」和「匹夫之勤」的差異?
「人主之勤,非若匹夫之勤也。大舜兢兢業業,成王無逸之勤,是所當勤而勤者也。若秦
始皇衡石程書,隋文帝衛士傳飱,豈可謂人君之勤乎。」
26.1895年在漢城發生的「乙未事變」是什麽?請簡述。
27.請簡述朝鮮時代所使用的「捲堂」的意思。
28.《朝鮮王朝實錄》的記事中有①「啓辭」、②「傳教」、③「獻議」等術語。
請簡述①、②、③的意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