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05-2 劉碧珍 國際經濟學導論 期中考

作者: Ericchen1847 (黑玫瑰乂LeBlanc)   2017-04-21 16:07:13
課程名稱︰國際經濟學導論
課程性質︰A5通識 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
課程教師︰劉碧珍
開課學院:社科院
開課系所︰經濟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17/4/17
考試時限(分鐘):110分鐘
試題 :
1.請回答下列問題:(20分)
(a)以下為H國與F國生產一單位X財與Y財所需投入的勞動人數。請問H國與F國如何利用李嘉圖之比較利益原理,進行出口貿易?又均衡的貿易條件範圍為何?
H(X,Y)=(6,4) F(X,Y)=(8,6) 單位:人
(b)現若F國生產T財的技術進步,生產一單位Y財所需的人數從6人降為4人。請問兩國貿易型態是否會改變?為什麼?又,貿易後的均衡貿易條件範圍為何?
H(X,Y)=(6,4) F(X,Y)=(8,4) 單位:人
2.解釋名詞:(20分)
(a)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b)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註:課本上的要素價格均等定理)
3.請評述下列敘述之真偽,並說明理由。(2選1,20分)
(a)"兩國資源、技術、與偏好都相同的國家,不可能從事貿易,且自貿易中獲得好處"
(b)若一國國內的資本與勞動資源都增加,且所增加的資源介於X財的資本-勞動比與社會的資本-勞動比之間,亦即(Kx/Lx)<(dK/dL)<(K/L)。則經濟成長後,該國的X財生產增加,但Y財生產則減少。
4.何謂產業間貿易(inter-industry trade)?何謂產業內貿易(intra-industry trade)?造成這兩類貿易背後的原因各為何?請說明之。(20分)
5.請以強調廠商異質性的新新貿易理論(New New Trade Theory),說明為何有些廠商只能內銷?有些廠商卻不僅內銷也可以出口?(20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