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02下 謝玉玲 大一國文 期末考

作者: claire4693   2014-06-17 09:14:07
課程名稱︰大一國文下
課程性質︰共同必修
課程教師︰謝玉玲
開課學院:法律、電資、社科、工院
開課系所︰中文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102/6/16
考試時限(分鐘):180 mins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是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試題 :
*以下題目第一、二題必答;第三、四題之後任選兩題作答,每題25分,共計100分。
一、請就<伯公討妾>和<死去活來>為例,說明新舊鄉土小說在寫作特色方面的異同。
二、以<秀才的手錶>、<神秘列車>為例,討論「手錶」、「袖才」、「列車」的象徵
意義。
三、請嘗試用旅行的「心裡符號機制」,簡要說明朱天心的小說<古都>。
四、近年來,「食物」在小說中成為一種符號與重要的線索,甚至影響小說情節的發
展。請舉<百齡箋>、<玉米田之死>、<遊園驚夢>三篇小說其中之一為例,說明「
食物」中的隱喻作用。
五、請以<遊園驚夢>和<古都>為例,討論時間與敘事的方法的運用,試圖展現的特徵
為何?
六、請從內容情節與人物對話,探討「惡魚」與「銅像」的隱喻意義。
七、在<世紀末的華麗>中,作者如何展現對城市與物質二者的體認?「華麗」的意義
所指為何?
八、在本學期的上課文本中,選擇了許多女作家的作品。請問哪一篇所展現的「女性
自覺」最深刻?為什麼?
*加分題(10%)
(1) 請問在莫言小說<夜漁>中,究竟是以人物取勝?還是以情節取勝?怪誕的背後,
蘊含何種寓意?
(2) 請寫出《秧歌》(節選)中,男女主角的姓名、女主角從哪個城市回到家鄉?就張
愛玲作品觀之,此篇有其特別之處,是受邀而寫,目的為何?
**註:<死去活來>、<夜漁>、《秧歌》皆是學期中額外發的講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