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從『中華民國頌』說起

作者: jiangxw (Goodman)   2017-04-27 15:00:5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93a4530100v3mj.html
從『中華民國頌』說起,那些與臺灣,與國家,與出國不得不說的故事作者:鄰云
很少一首歌能讓我每次聽完都淚眼模糊,但是這首歌做到了。它就是『中華民國頌』。
歌詞是這樣的:
“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馬拉雅山,峰峰相連到天邊。古圣和先賢,在這里建家
園,風吹雨打中,聳立五千年。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經得起考驗。只要黃河長江的水
不斷,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千秋萬世直到永遠。”
近日微博上有兩個視頻都有這首歌,第一首是中華民國百年紀念短片『我們的一百年』
里李建復在片尾的男聲版,另一首就是上面放給大家看到鄧麗君的女聲版。
第一次聽完之時,我甚至都已淚流滿面,它讓我真正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有無盡的榮光
。而上一次擁有這樣的感受是在奧運開幕式上,那是楊沛宜的『歌唱祖國』。改編后的
歌詞是這樣的: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國奔騰的黃河長江。寬廣美麗的土地,是我們可愛的家鄉。我
們愛和平,我們愛家鄉,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剛。”
看起來可能蠻奇怪,這是兩首政治立場完全相反的歌:中華民國VS中華人民共和國,青
天白日滿地紅VS五星紅旗。可是它倆都讓我深深感動與震撼。我想,如果一個人在擁有
全面平衡的信息后,那么對他而言政府真的不重要了吧。這也是真正理解了那句“愛國
不等于愛政府”
昨晚與Tina聊了幾句,我說:我大學四年最大的遺憾應該就是沒能去成中華民國。我努
力過了,天不遂愿,翻譯學院已讓我無話可說了。 Tina卻回我說:拜托,不要說中華民
國,感覺好怪。 我說:為什么很怪?,蔡英文今年大選時說的很現實,臺灣就是中華
民國,中華民國就是臺灣。不是么? 她說:可是還是覺得好怪。
Tina覺得中華民國這個稱呼很怪,其實很正常。在從小接受北京政府教育下長大的我們
,都會覺得很怪。我們會以為92共識就是“一個中國” 我們卻不知道它還有一層含義“
一中各表”,我們會以為中華民國在1949年10月1日后便不復存在。
昨天看去臺灣國立暨南大學交流的閔同學的日志,他說:來臺灣半學期,我開始覺得和
平統一基本無望。大多數臺灣人對中華民國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對中華民族卻沒有。 我
回復說:從情感上,我真不愿意臺灣和大陸成為兩個國家。但是如果他們真的覺得那樣
更開心,那我尊重。吶,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
看著大陸電視臺新聞里總是提到“臺灣地區”,于是我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臺灣人就應
該認為自己是屬于“臺灣地區”,仿佛他們是沒有國家的群體,只是分裂出去的一個地
區。可是我們卻忘了任何人都需要國家認同,在臺灣人心里他們認同的國家就是“中華
民國”。不能把這個簡單地歸于臺北政府的教育觀念,更深層次地我們要問北京政府,
大陸有什么能夠讓他們認同呢?
從臺灣回來的舍友說,他們填寫交換生申請表,上面寫的是“中華民國大陸地區學生”
,聽他這么說其實我還挺開心的,至少比蔡英文那句“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臺灣就是中
華民國”暖人心一些。前不久,微博上一直流傳馬英九競選廣告“愛情簽證”,里面提
到是中華民國帶領臺灣走出去,有了近100個國家的免簽。想想真羨慕,大陸中國的免簽
國家簡直是屈指可數。
高二時,有次聽美國Radio Free Asia普通話廣播紀念鄧麗君的節目,嘉賓說:在中華民
國失去聯合國席位之后,鄧麗君為中華民國高歌,鼓勵大家不要泄氣。 這番話對我的刺
激挺大的,之前我只知道鄧麗君唱的是“我只在乎你”“愛你一萬年”這樣的小情歌。
更重要的是,我長期看CCTV中文國際臺“海峽論壇”,鳳凰衛視的臺灣報道節目,對臺
灣的印象和很多人一樣,政治烏煙瘴氣。 那次聽完嘉賓此番話,我說:什么中華民國,
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嘉賓就是個臺獨分子。
直到高三,我開始每周看臺灣中央廣播電臺與VOA中文廣播每周日合作播出的“海峽論壇
”,那時的主持人是鄭裕文,也就是大家熟悉的VOA“流行美語”節目里說話嗲嗲的李華
。有了相同新聞的兩岸不同視角,我開始會去理解臺灣人的思維模式,了解臺灣的社會
情態,慢慢地我也很平和地接受了中華民國這個概念。
其實,認可中華民國這一事實存在;接受臺灣人提到大陸說:你們中國;無所謂BBC等海
外媒體寫 mainland china, taiwan china 而不是china mainland, china taiwan....
..這些都是開始幫助我們去獨立思考國家,思考政府,思考兩岸的基礎吧。否則看到別
人提到這些字眼,我們就會涌上憤怒,鄙視的情緒,板著一幅政治課本寫的“與一切臺
獨行徑作斗爭”的心態,那將毫無用處。
——————————————————————————分割線—————————
——————————
那天和angle隨意聊天,她說:我之所以來這個學校,還因為看到這個學校國際交流項目
蠻多的,感覺還不錯。 我立即附和:對對對,我也是這么想的。只是翻譯學院的項目
都在英美,兩年下來要20萬人民幣,學校也不太好。感覺挺不值的,我還是想去臺灣,
只等臺灣項目今年出通知了,我一定要去報名,這是我最后一次機會了。
大一的時候亂七八糟,大二時天天泡圖書館,也沒有學長學姐告訴我要去關注校網的通
知,我也沒這個意識。因此好多時候看到報名的信息時,都過了報名期限了。同時也因
為和學校合作的“世新大學”要求18000人民幣的學費加住宿費,我一直都嫌貴,所以也
不愿意報名。
去年這個時候,臺灣暨南國際大學開始和學校合作半年訪學項目,免學費的,只要1600
人民幣的住宿費,學校就在臺灣日月潭附近。盡管那時候也沒有翻譯學院名額,可是當
時是國際處直接負責申請,專業列表里寫了一句話“如欲申請未提供名額之系所者,將
與相關系所審定后通知結果”。可惜我當時一心準備期末考試,也沒人告訴我這個消息
,于是就這么錯過了。
上學期開始暨南項目就是國際處下發給各學院負責了,里面也就沒有了翻譯學院,那句
話也找不到了。我還是厚者臉皮給國際處打電話,去找國際處老師,去給暨南校長發郵
件,這也是我第二次見識威海分校的官僚氛圍。說我越級發郵件,說他事情多,沒那么
多時間幫我去咨詢,想起來蠻氣人的。而暨南校長的回復則讓人感覺很窩心,很真誠,
兩岸高校的做事態度其實從這些細節中都全部體現出來了。
前幾天,下學期的臺灣項目又出來了,暨南依然沒有我們學院,只有商學院,法學院,
新聞傳播學院。新增的中原大學則把名額給了商學院,海洋學院,信工與機電學院。我
還是不太甘心,又想起了去年那句“如欲申請未提供名額之系所者,將與相關系所審定
后通知結果”。我給國際處打了兩次電話,我說:如果有空缺名額,能不能給我們這些
其他學院同學機會。 結果還是不行。
雖說心里還是恨自己去年12月第一次合作時不去主動看消息,恨沒有人告訴我,恨無能
的翻譯學院,恨山大本校的臺灣項目那么好,分校卻不可以參加。但是事已至此,我也
無能為力,力不從心了。我就想:那我就花3—4萬去世新大學吧,無論如何都要去臺灣
。雖然我老爸不太支持,但是我真要去,他最后也不會不要我去的。我是鐵了心,要去
中華民國。
只是,學校又出了一個西班牙奧維耶多大學3+1+1項目,而這次剛好有我們專業。兩年下
來我就是黃碩士了,而且可以學西班牙語,學校已經400年了,還不錯,最重要的是花費
少,兩年下來總共不到10萬就夠了,就在北京讀研究生差不多了。
盡管我一直都想去美國,從來沒想去歐洲念書,沒想再重頭學西班牙語;盡管去西班牙
還學英語專業聽上去有些荒謬;盡管這一切意味著我下學期會很辛苦,要保證不掛科,
得繼續學二外法語;盡管去了我很可能不能考英語專八證,這將成為我很大的遺憾;盡
管這一走不知道前路在何方,將來會在哪里,打亂我的一切計劃;盡管我舍不得我的爸
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妹妹,還有我的舍友,好友;盡管我還有那個我一直等
待的舍不下的人......
但我還是決定要去了,機會錯過就錯過了,就如我錯過了唯一一次可能的去暨南的機會
,現在后悔已然無用;而且人生很多事情可能是無法計劃的,我又想起了那句話“做人
嘛,最重要的是開心” 對,開心就好。
只是中華民國我可能很長時間內都去不了了,見不到我在臺灣的網友了,我的臺灣夢碎
了。這將會是我大學四年最大的遺憾。
做出這個決定,遞交了報名表的時刻,我忽然有種很異樣的感覺。一直都很想離開這個
國家,因為每天都在微博,報紙上看到這個國家太多讓我心寒的地方,可以說是一點進
步都看不到了(毫不夸張,甚至說是各方面在倒退)。可是在我真正有這個機會離開一
段時間之時,我卻發現我很愛這個國家的,雖然我平時總是罵北京政府,但是我心底是
希望我的一份罵可以讓中國大陸越來越好(雖然在我看來,幾乎已經不可能)。
而這也就有了這篇文章一開始那些文字,那份聽到『中華民國頌』時無比激動的心情。
或許有些矯情,可是請允許我這個好久不寫日志的人矯情一次吧,我把這段歌詞再貼在
這里,同時也附上『我們的100年』視頻,想聽男生版的可以跳到最后幾分鐘。
“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馬拉雅山,峰峰相連到天邊。古圣和先賢,在這里建家
園,風吹雨打中,聳立五千年。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經得起考驗。只要黃河長江的水
不斷,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千秋萬世直到永遠”
作者: frinklau (劉天倫)   2017-04-30 09:39:00
我支持將「國家」和「政府」分開來看的觀點
作者: dorayaki1997   2017-06-14 01:45:00
跟你一樣的感覺,其實作為大陸人我仍然覺得中華民國聽起來更順耳。中華民國頌確實是很好聽。去中國化目前看來效果顯著。但不一定長久,人事無常。臺灣又不是非漢民族,其實並不存在根本上的獨立意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