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031 方中柔 貨幣銀行學 期中考

作者: jennychuli (神遊自然)   2014-11-23 11:51:23
課程名稱: 貨幣銀行學
課程性質:
課程範圍:
開課教師: 方中柔
開課學院: 社科院
開課系級: 經濟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
考試時限(Mins): 2hr
附註:
試題本文:
(一)選擇題(一題2分,共30分)
1.下列那一種敘述是錯誤的:
(A)貨幣購買力的高低與物價水準成反比
(B)在其他情況不變下,若物價水準上漲一倍,則貨幣的價值下跌一半
(C)「普遍接受性」是一物能成為貨幣的必要且是最重要的條件
(D)存款貨幣包括定期存款
(E)準貨幣包括外匯存款
2.下列有關凱因斯流動性偏好理論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A)人們持有貨幣有三大動機:交易、預防與投機
(B)人們對貨幣的需求,是因為對貨幣流動性的偏好
(C)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與所得成正相關
(D)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與利率成正相關
(E)凱因斯對貨幣需求理論的主要貢獻,在於題提出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
3.工人對自己的勞動品質比雇主清楚,在就業市場會產生何種問題?
(A)道德風險
(B)結構性失業
(C)摩擦性失業
(D)逆選擇
(E)罷工問題
4.張三從郵局提領10萬元現金,存入其在銀行的活期儲蓄存款帳戶時,對
M1A、M1B及M2之立即影響為?
(A)M2增加而M1A減少
(B)M2增加而M1B減少
(C)M2減少而M1A增加
(D)M2不變而M1B增加
(E)M2不變而M1A增加
5.下列對「影子銀行」(shadow banks)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A)具備「資金中介」功能
(B)資金的來源與運用具「以長支短」性質
(C)高財務槓桿
(D)較少受到監理
(E)資金來源偏重短期,資金運用偏重長期
6.日本中央銀行2013年初宣布採取「通貨膨脹目標機制」,用極度寬鬆貨
幣政策,期能擺脫通貨緊縮陰霾,假設實施該機制後,使得預期通貨膨
脹率上升為2%,在名目利率不變下,請問實質利率將:
(A)上升
(B)下降
(C)不變
(D)上下波動不定
(E)以上皆非
7.所謂風險承擔(risk bearing),是指經由制度上的安排,由交易雙方以
外的第三人或政府,來承擔交易對手的何種風險:
(A)信用風險
(B)市場風險
(C)法規風險
(D)操作風險
(E)匯率風險
8.下列何者屬於「道德風險」行為?
(A)身體不健康者較可能購買健康保險
(B)泡水車的賣方願意用較低價格出售他的問題車
(C)有投保車損險的駕駛人開車較為魯莽
(D)信用不佳者願意以較高利率借款
(E)高生產力的公務員傾向離開,低生產力的公務員傾向留任
9.下列有關集中市場與店頭市場的比較,何者是錯誤的:
(A)前者交易「標準化」商品,而後者交易「非標準化」商品
(B)前者流動性通常較低,而後者流動性通常較高
(C)前者交易價格較透明,而後者交易價格較不透明
(D)前者規範較為嚴格,而後者規範較為鬆散
(E)前者交易採集中競價,而後者交易採議價或集中競價
10.根據可貸資金理論,影響可貸資金需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財富
(B)預期通貨膨脹率
(C)物價水準
(D)預期利率
(E)債券相對風險
11.預期通貨膨脹率上升,對「可貸資金市場」的影響為:
(A)可貸資金的需求增加、可貸資金的供給減少
(B)可貸資金的需求與供給均增加
(C)可貸資金的需求減少、可貸資金的供給增加
(D)可貸資金的需求與供給均減少
(E)可貸資金的需求與供給均不變
12.下列何者為資金需求者透過「間接金融」取得資金?
(A)透過貨幣市場發行票券取得資金
(B)透過資本市場發行股票取得資金
(C)透過向中央銀行融資取得資金
(D)透過股票上市取得資金
(E)透過金融中介機構取得資金
13.我國中央銀行貨幣總計數的「M1A」包括哪些項目?
(A)通貨淨額+支票存款
(B)通貨淨額+支票存款+活期存款
(C)通貨淨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D)通貨淨額+支票存款+活期存款+活期儲蓄存款
(E)通貨淨額+支票存款+活期存款+活期儲蓄存款+準貨幣
14.下列有關保險公司的敘述,何者正確?
(A)保險公司屬於存款貨幣機構
(B)保險公司屬於投資中介機構
(C)保險公司資金可用於放款、投資有價證券及不動產
(D)保險公司可發行受益憑證吸收資金
(E)通常,人壽保險公司較產物保險公司在資產持有上,有較高的流動性
15.金融市場依有價證券的請求權先後來分類,可分為:
(A)債權市場與股權市場
(B)初級市場與次級市場
(C)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
(D)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
(E)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
(二)名詞解釋(一題5分,共30分)
1.法償貨幣
2.集中市場
3.期間中介
4.逆選擇
5.時間偏好說
6.所得效果
(三)問答題(一題10分,共40分)
1.金融市場依不同的標準而有不同的分類方式,試舉出二種分類方式,
並說明它的意義? (10%)
2.(1)何謂「地下金融」? (5%)
(2)試說明「地下金融」存在的原因。 (5%)
3.試以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來分析下列各項因素變動時,對均衡
利率的影響。
(1)所得增加 (3%)
(2)物價水準下降 (3%)
(3)貨幣供給增加 (4%)
4.由於借款人與放款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將會引發哪二種問題?請詳
細說明之。 (1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