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丟了飯碗~中國時報員工抗爭紀錄 …

作者: dragoncat (奇妙新世界)   2005-06-04 19:31:18
※ [本文轉錄自 NCCU04_MJOUR 看板]
作者: dragoncat (資深團員) 看板: NCCU04_MJOUR
標題: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中國時報員工抗爭紀錄 …
時間: Sat Jun 4 19:29:51 2005
※ [本文轉錄自 So-Films 看板]
作者: dragoncat (資深團員) 看板: So-Films
標題: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中國時報員工抗爭紀錄片》
時間: Tue May 31 21:50:04 2005
=============================================================================
台大社影展之紀錄片週記 >> PTT:so-films
=============================================================================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
~中國時報中南編輯部員工抗爭紀錄片

《校園放映消息》
時 間:94年6月5日(星期日) 放映:13:30~14:40 映後座談:14:45
地 點:台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107室
與談人:羅英銀 中編自救會發言人
蘇雅婷 中時工會總幹事
《影片介紹》
90年6月1日晚上六點,中國時報高雄及台中兩個編輯部的員工照例到辦公室上班,
卻發現沒有工作可做,當晚台北總社派出高階主管到高雄及台中兩地宣達裁員指示,一
百多名員工錯愕驚惶,半年前報社總經理才信誓旦旦保證「在位一天,絕不裁員」,此
時員工才知受騙上當,於是開始組織自救會,結合中國時報產業工會,爭取恢復在地工
作權。
這是台灣白領勞工抗爭最久的戰役,中南編輯部原本號稱報社內最年輕、最有效率
卻最廉價的「莒光連隊」一樣被裁。中國時報領導團隊的經營決策錯誤,卻斷送員工的
生計為代價…
《導演感言》
有工作的人說:薪水結構可以均分成三等份,一份是被老闆罵的「遮羞費」,一份
是對客戶陪笑的「坐檯費」,另一份則是加班「賣肝」賺的錢。
失去工作的人說:不會再有好老闆了,賺錢的時候都賺進老闆的口袋裡,不賺錢的
時候就拿員工開刀,工作只求養家活口,成就感已經不重要了。
工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努力工作為的是什麼?工作權是老闆的賞賜還是勞工的基
本權利?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裡的這群人,曾經是老闆誇讚的「莒光連隊」,曾經是「一
人抵三人用」的生力軍;這群人,學歷高,年紀輕,以工作為榮,以報社為榮,以為自
己的人生可以按部就班、步步高升,以為自己是站在「適者生存」的那一邊,可是一夕
之間,這群人的生計、人生的藍圖全走了樣。這群人錯信了老闆的承諾,正值盛年之際
,成了失業勞工。
工作權這件事,對這群人不再是抽象的東西,而是聲嘶力竭、四處奔波爭取的基本
人權。因為這個抗爭的過程,這群人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社會位置」,
重新面對自己看待社會的方式,重新審視工作對一個人的意義。
(廖德明 本片導演、中編抗爭當事人)
《抗爭當事人感言》
中國時報帶給我們的傷害,是一個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也唯有受過傷的人才能體
會箇中滋味,時空的轉換不能抹滅留下的記憶,外人眼裡,那不過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傷
疤。只是受傷的人愈來愈多,為非作歹的人卻永遠逍遙法外,那種感傷無所不在…
(中編自救會阿華)
被裁員,不是我的錯,有些勞工不知道,沒有人告訴他。
抗爭,是為了要面對心裡的那個自我。我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要對心裡的那個自
我有一個交代。當我交待完之後,人生還是要往前走…
(中編自救會發言人羅英銀)
當我變成受害者之後,我開始面對自己以前的自私和冷漠,以前我是既得利益者,
認為只要守得住我自己那一塊,就永保安康。抗爭,就是你被丟出很安逸的環境,看到
真實的社會,看到你與他們的相互連結。抗爭之後,我覺得,如果你不願意面對問題的
話,這些問題有一天還是會找上門來。
(南編自救會發言人林雅惠)
《看過本片的人的真心推薦》
「日鐵十五年」那一片,感動人的不是抗爭,而是眷屬的答話。本片感動我的也不
是抗爭,而是當事人的對話,這才是血才是肉…
(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吳清濱)
一般受雇者總是在被「斬雞頭」的那一刻,才會覺悟到自己身為勞工的弱勢。年輕
、學歷高、能力強、一人抵三人用,也抵不過老闆的一個政策。一般勞工不知死活,所
以各自為利,保護自己,不管別人,工人力量才會一一被瓦解。這部片給我們活生生的
教訓,是很好的受雇者教育片。
(中時工會常務監事楊俊華)
我很想看,但是又不敢看,因為一看就會「看到自己」。勞工都想靠天保佑「失業
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其實,越敢面對,可能就活得越久;越不敢面對,可能活得不
大久,因為自己的心會矛盾、會碎掉,不知為誰而活、為誰而戰。
(台塑重工工會常務理事李鴻章)
影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這群朋友在抗爭過程中對勞動意識與能量的體認,以及在
轉換跑道後,更能貼近其它的勞動者實際生活,感同身受的了解社會大眾的一般處境,
這是以往往高高在上的新聞工作人員所沒有的寶貴經驗與反思。
(媒體改造學社管中祥)
這部紀錄片,在幾個意義上都具有啟發性:白領文字工作者,被迫面對並覺醒於自
己身為「勞工」的冷酷現實;政治與媒體統治階級相互幫襯的主流社會權力結構;以及
,紀錄片對人的主體意識之建立與自我賦權、培力茁壯所能產生的作用。
(政大廣電系講師郭力昕)
《本片延伸資料網址》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部落格(http://blog.yam.com/miquel/)
北市產總網站工人火大專題(http://www.cttu.org.tw)
《放映本片及相關聯繫》
請洽中時工會:2302-9004 傳真:2302-4844
連絡人:蘇雅婷 e-mail: q0997027@ms15.hinet.net
社影展:劉德豪 e-mail: hao98@hotmail.com
※ 編輯: dragoncat 來自: 140.112.211.80 (05/31 22:1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