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湖人小球革命——為什麼接下來的季後賽可

作者: wwf1588 (草爺)   2020-09-16 15:50:09
湖人小球革命——為什麼接下來的季後賽可能很難再看到JaVale McGee或Dwight Howard上場?
http://i.imgur.com/Gmljeff.jpg
Sportsv 作者:EdotTdot_4
西區半G5剩下四分半鐘,湖人遙遙領先近火箭30分,幾乎篤定奪下這一勝,晉級睽違十年的西區冠軍賽。此時湖人總教練Frank Vogel,將兩位中鋒JaVale McGee和Dwight Howard相繼換上場,這只是兩人本場比賽首度check in。
McGee和Howard合計出賽7分鐘左右,僅僅合力拿下3分5籃板,看似不起眼,卻值得好好珍惜,因為在湖人接下來的季後賽當中,想要看到他們登場,可能會變得難上加難。
https://youtu.be/HF8Qk1Np46A
西區半決賽前兩戰打完,湖人和火箭各取一勝,勢均力敵,不過接下來湖人教練團決定大膽擁抱小球,也徹底改變戰局走向。從G3開始,儘管握有McGee和Howard兩大優質長人,湖人教練團卻捨棄傳統中鋒,開始重用大前鋒Markieff Morris,並改由AD直接扛下五號位,結果系列賽最後三戰,湖人一共比火箭多拿43分,更可怕的是,湖人這段期間竟然不曾處於落後。
為了限制James Harden的發揮,湖人從系列賽剛開始,就大量使用區域聯防與包夾,以防止Harden直闖籃下,只是湖人的中鋒因為補位過慢,導致容易漏掉火箭外圍射手,尤其是底角的埋伏。在湖人全面撤下中鋒後,這個問題有效得到緩解。湖人團隊防守以Anthony Davis為核心鞏固禁區,其餘四人則是在外圍輪轉。湖人外圍防守者依然大量包夾Harden,試著把火箭進攻節奏拖慢,因為Mike D'Antoni跑轟系統下,最強調的就是運用更多進攻回合數拉高得分。Anthony Davis則會在底線遊走,觀察Harden傳球的方向伺機而動,決定要向三分線外補位,或是阻擋下滑的rollman。
系列賽前兩戰,火箭三分命中率將近四成,而且平均出手46次,G3、G4雖然火箭外線命中率在四成以上,但平均出手次數卻減少10次之多,G5火箭在外線嘗試49次,不過命中率只有26.5%。顯示出湖人防守策略的改變,不只是對症下藥,還從根本解決問題,讓火箭連三分投射的機會都沒有,如果火箭還是硬要出手,也會形成糟糕的投籃選擇。身材矮小的火箭,三分火力遭到限制,要拿什麼跟湖人抗衡呢?
至於進攻端,少了沒有投射能力的中鋒,改採「4-1」站位的湖人,由於人人都有中遠距離投射能力,火箭的防守陣型被拉得很開,禁區變得很空曠,讓Anthony Davis獲得很大的單打空間,極大化他的身材優勢。而且當他一切入,火箭不得不協防,團隊防守被迫內縮,湖人射手群因此得利,G5還命中19記三分球,創下隊史新猷,另外,也能透過空手切入,趁Anthony Davis被包夾得到輕鬆上籃的機會。
https://youtu.be/TPRDBsD0x_k
回到文章開頭所提到的,兩大傳統中鋒McGee和Howard本季雖然表現不差,不過接下來上場機會可能不多的原因,在於湖人目前這套「小球陣容」成效極為良好。再者,湖人未來西區冠軍賽或是總冠軍賽的潛在對手們,使用的幾乎都是機動性高的非傳統中鋒。
身高7呎的Ivica Zubac只是快艇的假性先發,替補的JaMychal Green和新科最佳第六人Montrezl Harrell,才是主要吃下五號位出賽時間的人選;賽爾蒂克的中鋒主要是由Daniel Theis與Robert Williams輪替,甚至近期還嘗試擺上身高不到200公分的Grant Williams,Enes Kanter早已被屏除在教練的固定輪換名單之外;熱火的Bam Adebayo兼具身材與速度,Kelly Olynyk則是具備穩定外線;金塊的情況比較特別一些,先發的Nikola JokiP替補的Mason
Plumlee,身高都超過210公分,以矮小陣容面對他們可能會陷入劣勢,但考量到金塊無論例行賽還是季後賽,Pace都排在聯盟倒數第二,湖人則是中前段班,可見「提速」應該對湖人比較有利。
http://i.imgur.com/dyLcHlR.jpg
https://reurl.cc/pyZQ38
緊接著開打的西區冠軍賽,Vogel教練沒有意外的話,應該還是會沿用這套Morris搭配LeBron James、Anthony Davis、Danny Green及Kentavious Caldwell-Pope的先發陣容,因為他們的表現實在是太出色。
這套五人組合是今年季後賽湖人第二常用的陣容,Rtg與DRtg分別是128.6與73.7,真實投籃命中率63.3%,而且和大多數「小球陣容」最顯著的差別,在於他們的防守籃板率高達87.9%,這個數字比例行賽防守籃板率第一的公鹿還要高出10%以上。
兼具射程、機動性與籃板,湖人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小球陣容」。其實早在二月底湖人延攬Morris加盟,就可以觀察出他們想要打造「小球陣容」的意圖,當時經歷賽季前半段的實驗,已經證明Kyle Kuzma並非Anthony Davis身邊四號位的最佳解答,所以才找來更有噸位和經驗的Morris。而Morris也在球隊需要他的時候挺身而出,以場均8.6分、三分命中率50%,成為球隊在西區半決賽的一顆活棋。
湖人這套小球陣容平均身高6呎8吋,實際上一點也不矮小,但核心的精神依然不變,場上的每位球員功能都很多元,也都具有帶球和投籃的能力,其中身高的優勢,又使他們比別隊的小球陣容,在防守與籃板的表現上更有競爭力。
http://i.imgur.com/3B9Vj3X.jpg
當2015年勇士首次靠著「死亡五小」奪冠時,各隊爭相模仿,盡可能把陣中矮小的球員擺到場上,外界似乎也認為只要會投三分、速度快,就屬於好的小球戰術。但湖人的「改良式小球」,除了球員技術和功能多元,同時強調籃板與防守的重要性。
想複製湖人這套小球陣容的難度非常高,畢竟光是要集齊LeBron和Anthony Davis這樣的全能球星,就已經相當罕見,因此湖人的大膽嘗試,或許很難立即在聯盟中刮起新風潮,但他們提出的小球戰術新思維,可能會漸漸開始改變其他球隊的想法。
以舊有的戰術為基礎,發展出新的可能性,湖人正默默掀起新一波的小球革命。
來源出處
https://reurl.cc/x01zN4
作者: marchcharlie (井岡山田孝之)   2020-09-16 15:57:00
這是不是只有看湖人打火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