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弱化約柯奇吸怪破壞力金塊攻守策略荒腔走板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20-08-23 23:30:33
https://nba.udn.com/nba/story/8885/4804097
弱化約柯奇「吸怪」破壞力 金塊攻守策略的荒腔走板
2020-08-23 17:08 NBA台灣 / monmo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8/23/1/8414890.jpg
Getty Images
筆者在第二戰賽後分析「兩戰之間 爵士如何從惜敗到大勝」一文中,
https://nba.udn.com/nba/story/8885/4799917 提到爵士致勝反擊
的三大點:三分球/提速/後場海,本戰繼續從善如流,而且執行的更加果斷,一方面也是
柯利(Mike Conley)回歸,小球更快更小。
爵士再次投出接近5成的超高三分球命中率(比上場還高,特別第四節又是三軍的練兵時
間),也繼續主打米契爾(Donovan Mitchell)與克拉克森(Jordan Clarkson)的雙槍
切入,今場後場海還加入柯利一起搶分,整體較前戰更飆速果決的半場切傳與擋拆,並讓
戈貝爾(Rudy Gobert)進攻端優勢的機動性發揮的淋漓盡致。
戈貝爾以近7成命中率拿下生涯季後賽新高24分外掛14籃板,系列賽首次在對位上壓過對
手約柯奇(Nikola Jokic),主要的擋拆配合者英格斯(Joe Ingles)也因此輕鬆笑納8
助攻,等於是把前一場的三把刀磨得更鋒利,以更精練的執行,又一次擊潰金塊。
有趣的是,這樣的進攻套路,幾乎已跟季賽的爵士判若兩隊(季賽團隊助攻聯盟後段班,
季後賽現在暫居第一),確實越來越接近火箭球風,部分戰術季賽也很少見,季後賽被逼
到牆角的史奈德(Quin Snyder),果然總是能給你耳目一新,以及納悶為什麼季賽不這
樣打的臨場變陣驚奇。
不過即使今日的爵士,又是一次高執行力的漂亮表現,雙方的戰力差距,絕對也不該是金
塊在吞下大敗後,還會再一次被碾壓在地上摩擦的程度,主要是短期賽事期間,影響效果
格外巨大的意外變數,這場一次出現兩個。
第一個意外,當然是「生子後」的柯利,幾乎複製了去年暴龍隊范弗利特(Fred
VanVleet)的生子後神手感,誰能想到一個一度暫離泡泡圈,好一段時間沒比賽,且整季
苦於磨合的球員,能在一回歸的重要初戰,就砍下本季連同季賽的單場第二高分、最高三
分命中率以及最多三分命中數,完全打金塊一個措手不及。
更難能可貴的是,柯利的三分幾乎都不是那種錦上添花,更多是乘勝追擊與及時雨,尤其
多次在金塊試圖振作吹起反攻號角時,直接回敬澆熄對方甫要點燃的士氣,居功厥偉。
但影響更多的可能是另一個意外,「金塊變陣意外的荒腔走板」,而這肯定是丹佛主帥馬
龍(Michael Malone)必須背的鍋,不僅僅是攻守策略不進反退,連球員們的精神層面,
也未見足夠鞭策。
防守比前兩場都還糟糕。如果說前一戰的問題是防守策略過度包夾米契爾被爵士打成多點
開花,此戰問題就在於幾乎全員在場上恍神,約柯奇尤其嚴重,明明季賽二度延長以及季
賽第一場就很清楚、筆者也提過的戈貝爾進攻端最大威脅就是動起來打,缺乏自主進攻能
力的他,靠身高與機動性無球跑動後接球吃餅,才是其王道,卻也所以績效往往到了季後
賽就會下調,因為透過身體對抗或在前防守干擾他接球與下球位置,就能收到極佳效果。
事實上前兩戰的金塊也這樣做了,但這一場卻彷彿得了失憶症,不斷看到約柯奇被拉出去
後的退防換防的呆若木雞,或者包夾切入後衛卻欠缺回防意識,不斷漏籃下後門空檔,此
戰是三場中戈貝爾上場時間最短,出手次數卻最多的一場,幾乎所有得分都是戈貝爾「跑
」出來的,好像對這位對手從沒未做過功課般,一再重複同樣錯誤。
事步履闌珊這問題也不僅僅約柯奇一人,一直到第二節尾聲,金塊才好像突然驚醒,防守
強度陡增,證明他們並不是沒辦法提升防守,但為時已晚,儘管為爵士帶來一陣亂流,很
快就被手感已順且領先的爵士(尤其是米契爾與柯利)以長射回敬穩住分差,但倘若第一
節開始就認真防守,也許比賽會是另外一番風貌,實難理解馬龍怎會讓前場大敗的子弟兵
們,在下一戰以這種破爛的防守心態上場(明明穆雷也要求團隊提升防守強度與侵略性,
完全白講)。
進攻的問題更是荒謬,季賽金塊進攻效率高居聯盟第5,以約柯奇為核心多點開花的團隊
進攻是其引以為傲風格,近年也一直都是進攻效率名列前茅的勁旅,藉此彌補防守稍弱的
問題,尤其是復賽以來防守跌至聯盟墊底,更急需倚賴進攻求勝,約柯奇第二戰賽後亦發
言要求全隊要更積極跑動。怎料場上完全是另一回事,除了不見團隊更努力的跑動製造機
會外,馬龍甚至還莫名其妙地自廢約柯奇武功。
筆者早先有提過,季後賽期間金塊做的最好的一項,是約柯奇持續做好用中長距離外線修
理戈貝爾的準備;前文亦提到,金塊最好要有人「幫忙」約柯奇分攤組織控球的任務-但
這些的目的都只是做為輔助,不能反客為主,畢竟兼顧低位威脅以及吸引防守後中樞策應
的約柯奇,才是金塊團隊籃球的最強樣貌。
但此役不曉得是馬龍異想天開,還是約柯奇自己哪根筋不對,居然乾脆就讓約柯奇去外圍
打「大後鋒」。本場比賽堪稱進攻端第一中鋒的「Joker」,面對爵士祭出更小陣容,全
場禁區居然僅出手2次!外圍卻是多達6次三分+4次Long 2出手,長程中距離投射佔了超過
7成,比起首戰禁區7次出手、第二戰5次禁區(但罰球線內多達13次出手),簡直是自行
弱化陣中王牌在低位吸怪的超強破壞力。
儘管用外線教訓戈貝爾是很好的戰略武器,但那只是為了讓對手錯亂迷惑,防不勝防,如
果一直都這麼單調地在外圍出手,爵士與法國高塔反而都會樂得輕鬆。
如果說約柯奇拉到外圍的目的,是清出禁區空間,讓隊友透過無球跑動往內打身高優勢,
卻也很少見隊友積極的跑動及相關戰術配合,約柯奇甚至連傳球策應都消極許多,彷彿毫
無動靜,就只是個負責投籃的「Stretch 5」。
同時間,卻也未見金塊其他隊友跳出來分擔組織控球,只剩下連續兩戰受困於奧尼爾(
Royce O'Neale)專人防守伺候的穆雷(Jamal Murray),以及波特(Michael Porter
Jr.)跳投等零星的單打攻勢(助攻數系列賽三場新低),全隊甚至還聯手繳出系列賽大
幅飆升的三場新高17次失誤,更有利於正在提速的爵士隊打出想要的攻守轉換/防守反擊
/Early Offense。
如果有看比賽的金塊球迷肯定吐血,已經不只是爵士的小球陣容抄截能力了得,一堆更是
金塊自己莫名其妙的低級失誤。
不僅如此,陷入混亂的金塊,居然還大半時間跟著爵士鬥快搶投三分,簡直莫名其妙,明
明自己的優勢是身高跟輪替深度,不好好打慢拼半場進攻的成功率,卻被對手牽著鼻子走
拼人家賴以扳回一城的小球,這是哪門子想贏球的變陣?
簡單說,金塊這兩場在主帥馬龍運籌帷幄下的變招,都有些像是為變而變,卻忘了到底自
己是誰,優勢是什麼?第二戰為了不想再被米契爾予取予求的有失顏面,代價是被打出遍
地開花;第三戰居然捨己之長,去拼對手強項,結果就是完全落入爵士想要的節奏又一次
被痛宰。
誠如第二篇賽後分析,金塊在硬實力方面的深度與身材,就是擺在那邊(爵士只有一條路
,繼續拼戰術高執行率,還要堅持至少兩場),就算輸球,也該不至於崩潰如斯。
第四戰對於丹佛軍團整體士氣已不容有失,金塊仍有扳平與拉長戰線機會,但現在看來總
教練的對弈儼然已成為金塊的不安定因素與最大危機。
除了頭號大將約柯奇絕不能再有懶散消極如第三戰的表現,以及冀望米爾賽普(Paul
Millsap)趕快從持續低迷中醒來外,馬龍更需要趕快回神,好好重新省思自己球隊的優
勢在哪,以及要怎麼打吧,不然難保下一個季後帥印被摘的就是你呀!
https://video.udn.com/embed/news/1184657
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1528.jpg
monmo
一言以蔽之,終生爵士迷。愛寫冷門球隊&獵奇主題的怪僻NBA作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