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養壞的定義?

作者: bll135 (洪大少)   2018-06-09 01:24:53
這篇文章是我近幾年對選秀與球員養成觀察的心得,受到josephhou與微笑牛牛
兩位專研選秀的寫手大大影響很深,但這篇文章多是我自己的理解跟想法,若有說
錯的地方未必是他們的意思。
如果有解釋不清楚或講錯的地方歡迎指正囉。
本篇長文,懶得看的直接看下面結論:
===
球員的養成跟選擇是很複雜的,在一個球員的新人合約走完前,不要輕易斷定他的
養好養壞。
若你是該隊的球迷,你可能因為對他太有愛而覺得「他就是養起來了啊」......
若你不是,那麼在看一個年輕球員打球還不夠多的情況下草率評論最後可能只是你
自己搞笑而已。
過去十年有新人年就幹下55分,近年去學中文的球員。
有拿新人王,進新秀第一隊第一年,然後受傷病與各種原因載浮載沈的球員......
也有打了五年轉了三隊瞬間變成最佳進步獎得主的新球隊核心。
nba的球風會改變,球隊的陣型會改變,球員自己也會有心態跟狀態的起伏。
新秀制式合約是4+1年,在這段時間內評估一個球員已經具備大將之風還是有點風險
的(算是我個人比較保守);而批判一名球員已經被養壞則是完全不靠譜的判斷。
有些球員就是等待一個機會,有的球員,就是大器晚成。有的球員,他就缺一個伯樂。
例如Oladipo,例如林書豪,例如Goran Dragic,例如Jimmy Butler......你可以找
到很多很多不是第一年就打出名堂,卻能慢慢展現風采的球員。
===
我覺得「養壞」這個問題可以從選秀前、選秀時、選秀後三個層面來討論。
選秀前:
1.有預期才有養壞。
2.球員的評估球探的評估僅供參考。
討論球員的「養壞」,其實我們可以先想對球員的「預期」,沒有預期就沒有失望。
而這些預期從哪裡來呢?從聯盟的球探報告來。當NBA的球探看到這些球員是怎麼使
用籃球技巧,來應對低一個層級或更多個層級的聯盟的各種狀況,評估就出來了。
但問題是,好比說LBJ跑來打HBL,他大概從頭到尾光靠身體素質切入再切入再切入
就能夠不斷取分再加罰,那這樣的單方面屠殺到底能看出什麼?
舉這樣一個極端的例子來談是想說明,一個具備「球星」潛質的球員,在低層級的
比賽放大優點,掩飾缺點(如果他有個好教練)非常容易。而球探的工作就是要設
想,他在更高層級的比賽能不能展現同樣的打法,維持自己的優點?某些偶爾在比
賽裡曇花一現的能力,是目前仍非主要武器,卻仍具備發展性的嗎?他在低層級的
比賽裡還能混過去的某些問題,會不會被放大為職業賽場上致命的缺陷?
球探進行評估的時候,需要倚靠的是長年的經驗,例如球員對戰術的理解力、對球
員優缺點以及正常發展下球風會變得怎樣的理解,為了方便討論,會開出大家熟知
的模板,天花板與地板。
透過經驗,他可以說:這個球員有很好的培養與機會,可以成長為某個超級球星;
亦可能說:若他際遇平凡,安於現狀而沒有重大突破,那麼他的生涯將會像是某某
球員。
現在問題來了,先不提國際球員,就談論NCAA球員就好,一個18-22歲的年輕人,
是否可以算是球風定型了?如果沒有,如果你承認他們可塑性,那這模板的標準是
不是很容易被推翻的?
是。
正因為球員是會改變的人而非機器,所以你常常會看到失準的模板。我們對於天花
板的判斷通常較為一致,就是這個球員最好狀態會變成誰誰誰,但對於地板的認定
卻常有不同標準,特別是在那種被視為即戰力卻沒有太多成長空間,或者被視為充
滿可能性但需要一段很長時間來適應聯盟的球員。
前者通常都是大三大四投入選秀,被認為打法較為固定,也較難有突破性成長的球
員,你可能會覺得他們的地板就是他們現在的樣子,若沒有特殊際遇,天花板估計
與地板也相去不遠;後者例如太陽隊的Chriss跟Bender,又或者公鹿隊的Maker,
你要說他們順風順水成長至少能是個誰誰誰,或他們已經能當個誰誰誰嗎?想太多
了,他們第一年幾乎都還在地下室,你連他們的地板都未必找得到,但你也能看到
這些球員在比賽中偶有超乎想像的亮點,那就會是高風險高報酬的選擇。
當我們在討論天花板跟地板的時候,你會發現不只地板的定義模糊,對於天花板跟
地板的距離感也會讓很多人感到疑惑。有的球員天花板跟地板看起來差不多,有的
球員天花板跟地板大概像地球跟月球一樣遠。
過譽或underdog的新秀,說明了現行的球探報告、體測仍有未竟之處。這是因為球
探的評估不僅從不同聯盟與NBA具體的差距來做設想,也要從NBA當下所流行的球風
來判斷。而球風這種東西是可能改變的。
舉例來說,有些東西是以前不流行的,例如三分球,現在流行3D球員,那麼你若是
一個傳統長人或前鋒,不會三分球評價肯定要打點折扣。如果你是個小前鋒或後衛
三分球不好?哇除非其他特長實在突出,否則你前途無亮了。例如要犯規,大家可
能不太喜歡要犯的打球方式,這也是聯盟近幾年對明星哨音優待以後,球探對存在
明星潛質的球員新增的考察的要素之一。當然還有其他,例如測試球員防守時的防
擋拆能力(在有移動迷宮這種東西以後大家應該更能理解)
這些事前的準備很容易失準,因為聯盟流行的戰術、個別明星的特殊招式/打法,
都會一點一滴的改變聯盟主流,以及球探的評判。面對18-23這個年齡層的年輕人,
誰能說他們沒有再進步的可能,或者無法承擔高競技壓力的風險呢?年年都有敲破
自己天花板的年輕人,也年年都有跌破自己地板離開NBA的球員,並不是這些評估
的可信度存在問題,而是球員的養成常常會是結果論,時也運也,中間可能造成影
響的變因太多了。可能剛好你這種類型的球員突然吃香了,可能你這個球員換個體
系突然開竅了,如果不是該隊球迷或熱門球隊我們常常會忽視這種突然竄出來的人
(因為大部分都是角色球員),反而最容易看到時運不濟而不符合籃球潮流,遇到
不好環境,或者因為傷病等問題離開聯盟的例子。
因為我們對後面這種人通常都比較有期待,所以才會有「養壞」之說。
選秀時
3.選秀是有策略的
4.注意球員被選擇時的年齡,跟球隊隊型戰術來判斷他的預期
一言以敝之,選秀就是一場賭博,常見的難題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兩種:
a.你要BPA(該順位最好的球員,不論位置)還是你球隊缺的位置去做補強?
b.你要選擇高天份高風險,還是中規中矩但注定不會是球星的球員?
這兩種問題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你的選秀順位,你缺乏的位置、現有球隊陣型以及教練的戰術體系,還有你對球隊
的短中長程目標,都會影響你選秀時的判斷。
這裡不打算對選秀盤算講太多,讓我們回到有趣的地方吧:
有人會說Alex Len、Okafor養壞了,但同樣高順位的Dragan Bender在後有逐漸成長
的三衛下,有人會說他被養壞嗎?
如果你不是個只是想酸的酸民的話......應該不會吧。
因為如果你對當年選秀有做點功課就應該知道,Bender本來就是一個超高風險超低
完成度,資料又少得可憐的球員不是嗎?
若我們在選秀「時」才去研究球探報告跟外電,大概的標準就只有你看一下這個球
員的年紀以及球隊是否放洋,可以判斷球隊到底是想要長期培養他還是期待他能成
為直接填充球隊輪值的戰力內球員吧。即使這樣說,這也是很籠統的說法,不是一
個絕對的標準。
選秀後
5.球隊給的「定位」跟多少「機會」會影響球員的養成
6.NBA的球風也是會改變,有時候是英雄創造meta(ex Curry三分 鬍子要犯)
7.基於5.6點,球員未必會一直待在同一隊,也可能在適應或個人技術適應現代球風
以後打出一片天,建議不要在新人制式合約結束以前急著論斷球員成敗
經過選秀前(評估)與選秀中、自由球員市場對球隊隊形的盤整,這名新秀在球隊裡
的定位,你大致可以從球隊的戰術體系與可用之兵看出一些端倪了。有的球員實在raw
到不行,球隊又沒啥可用之兵,乾脆放上去一直給他直直撞,例如太陽的Chriss;有
的球隊比較保守的呵護球員,在他的心理健康與NBA等級的身體素質完全準備好以前
不會讓他上場,例如七六人的Embiid跟Simmons,又或者現在的Fultz。
如果說選秀之前對球員就只停留在各隊球迷的遐想,那麼從夏季聯盟開始就是血淋淋
讓這些球員被論斤秤兩的地方。在新秀的養成,若我們不討論「心理因素」跟「傷病」
這兩個比較特殊的狀態的話,其實選秀後我們抓住兩個重點就可以了:「定位」與「
機會」。
定位意味著球隊要你在戰術體系裡做什麼樣的事,機會意味著球隊願意給你多少上場
時間——當然,對新人來說,往往是犯錯時間。還有在你犯錯以後如何讓你往更正確
的態度前進,而非犯錯被換下場後就遭受重大的打擊。
有資格被「養壞」的潛力球員,若不是自己的原因,往往就是定位和機會上出現問題。
(那種高風險沒養成或低順位被淘汰的過江之鯽我覺得連被稱為養壞的資格都沒有)
舉我最熟悉的例子(但其實太陽迷自己並沒有結論),Alex Len來說。身材高大的他
第一年大多在傷病、增重與重訓中度過,由於這些原本就是他在選秀前被視為需要
加強的部分,加上還需要時間適應聯盟(不斷練壯、增重又適應聯盟強度是一件不容
易的事,所以長人的養成常常被認為需要一點時間)所以第一年展現菜味,並且在球
團對傷後復出的他控制上場時間下表現不突出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問題在於接下來的事情,可以說Alex Len遇到的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養成環境。算下來
他在太陽的五年內球隊換過三任總教練、至少三任核心(若你把IT跟BK當成雙核或三
核算進去那可以算到五任了)、五次主力喊吹密(Dragic MM Bledsoe)或隊內衝突
(IT一直想打先發,以及Morris向老何丟毛巾事件)。
在這麼糟的環境下,我們來看他獲得的定位跟機會。
一開始Len遭遇的球隊氣氛並不是很糟,然而球隊給他的定位越來越混亂(老何叫
他一個投射不是特別好的球員去練投一個暑假的三分,同時基本款的低位單打也是
常常有。Watson叫他把自己當成拳王去打擋拆就好,還一度打起Len-Chandler雙塔,
Triano要求長人能往高位走進行分球)......各式各樣的戰術定位,導致他沒有一
項技術是在定位被確定以後可以完整的練起來的。
論天份資質,他是一個認真學習的球員,身材的培養也和預期相符,籃球技術卻變
得樣樣通樣樣鬆。
既然定位混亂,技術不完整,那麼雖然年邁卻依然能夠穩定做好擋拆、Alley-Oops
跟護框三件事情的Chandler就從本來被找來教Len這些技術,並期待教完他以後慢慢
退居二線......變成了在Len始終無法拿出穩定表現以後持續吃掉上場時間,讓Len
連上場犯錯的機會都越來越少的元兇。
另外一件很倒霉的事情是,Alex Len其實每年都會在Chandler因傷或因私人因素或因
各種原因無法上場時獲得上場機會,並且繳出好成績——然後很快的就換他受傷了。
所以他即使繳出了讓人一度可以信任的成績,很快又會在傷後讓這份信任感消逝。
(有玩Fantasy的玩家應該會很有感)
Alex Len是在他新人生涯的最後一年季初才展現更為穩定的技術的,以他的身高,壯
實程度還有長人中算快的速度,只要克服以往的奶油手,專心往護框與擋拆走,自然
能夠有不錯的數據。可惜他已經是領了QO之後才拿出這份表現了。不管大家怎麼理解
的,(例如有人可能覺得太陽雪藏他不用是不想贏球)總之他在即將成為完全自由球
員以前越打越好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而2018年後原先令人驚豔的表現又不再了,
(據說是他開始對Triano教練有微詞,認為自己是能投中距離的球員只是進攻才華被
埋沒了)
以Alex Len的例子,到底應該說是他自己進步太慢,還是球隊給的訓練方針太混亂、
機會又太少呢?可能兩者都有。但他仍然是一塊很好的材料,還是太陽調理好他的身
材,沒有隱憂的球員。相信若他的下一支球隊找到明確的用法,「養壞」這兩個字可
能不會再出現在他身上......但這就看緣分了。
總歸一句,要判斷「養壞」的球員本身通常自己就已經很受期待,那是不如預期才會
被認為是養壞。但種種大器晚成或時運不濟的例子告訴我們,在一個球員還沒有結束
新人制式合約也還沒被球隊放棄(離開輪值的那種放棄)以前,斷定球員被「養壞」,
可能還言之過早。
※ 引述《WindowsPhone (沒人用的系統)》之銘言:
: 菜比八 想問一下 怎樣的球員定義為養壞呢?
被預期可以成長很好,而且這個預期是在沒什麼明確風險下(如傷病史,身心疾病)
卻沒有成功成為球星或球隊重要角色的球員。
: 比如有人說 Andre Wiggins算是養壞了
: 是指地板原先是Rudy Gay 變成天花板是 Rudy Gay
: 只剩下得分 其他功能就...
: Alex Len也說是被太陽養壞了
: 樣樣通 樣樣不精 新秀約也要結束了
: 但像是Jahil Okafor
: 比較常看到的是說 技術不符合現在球風
: 甚至在籃網也落到沒球打 下一季的約也不知道還在哪的狀況
: 是否養壞也有不同的定義阿???
: 有沒有高人可以開釋一下菜比八
作者: jjjohnny1282 (伏特加菲貓)   2018-06-09 01:41:00
kyle lowry 真大器晚成 J.nelson卻不見蹤影
作者: WindowsPhone (沒人用的系統)   2018-06-09 13:0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