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圖文好讀版 : http://goo.gl/Tx4mKf (內含Gif動畫圖)
日本知名漫畫灌籃高手裡頭,有一幕場景是這麼演的 。櫻木花道向赤木剛憲請教,如何
才能成為一名禁區具有威脅性球員?大猩猩用霸氣簡單回應櫻木這麼一句:「能控制籃板
球的人,就能控制整場比賽!」
不過就是一句漫畫經典台詞罷了,但它卻真實發生在今年NBA季後賽裡!有誰料到,挾著
前一輪4:0淘汰灰熊氣勢,首場比賽還以34分差距慘電對手,卻短短兩個禮拜不到時間提
前放暑假、各方錯愕之中結束季後賽。要說馬刺雷霆系列賽轉折從哪開始豬羊變色?就從
雷霆第四戰決勝期放下Ibaka,擺上Kanter與Adams一同鞏固禁區、搶下籃板說起吧!
人家說搶下「防守籃板」是發動轉換快攻最佳催化劑;那麼雷霆於第四戰、第五戰決勝關
鍵期、甚至第六戰對手追分期,搶下一次又一次關鍵「進攻籃板」,正是摧毀馬刺輪轉防
守體系、以及自信心的最佳利器!與其執著在裁判誤判上,不如細看幾個重要Play,雷霆
是如何將馬刺的勝利,一點一滴從他們手中無聲無息拿走的?
動畫圖〈一〉
G4第三節比賽畫面。這是我們比較常見由「防守籃板」帶起轉換進攻的成功例子。馬刺可
愛與AGG左翼發動Pick & Pop,不進球之後Kanter掌握防守籃板,由Westbrook推進到前場
,打了馬刺一次立足未穩!這也是第四戰,馬刺開始把領先花掉的時刻,籃板就是關鍵!
動畫圖〈二〉
直接拉到G4末節比賽畫面。Kevin Durant站上罰球線罕見兩罰只中一,雷霆奮力衝搶禁區
Adams混亂中搶下進攻籃板球,雷霆重新再打一次進攻,Durant弧頂三分運了運直接拔了
就起、起了就進。只因為漏掉一顆籃板,馬刺這波防守一共掉了四分,差距被拉大到兩波
球權。至此之後,他們節奏開始亂了方寸。
動畫圖〈三〉
KD組織雷霆這波進攻,單打吸引馬刺協防包夾後找到外圍射手Foye,Foye空檔雖然沒進球
,但籃下Kanter又一次搶下「進攻籃板」輕鬆擺進兩分。此時雙方差距來到六分。
動畫圖〈四〉
G4比賽Westbrook低位打點Mills畫面。硬打不進後,Adams積極卡位保護進攻籃板導致馬
刺犯規。雷霆再次保住這波進攻機會!
動畫圖〈五〉
Westbrook雖然常常在進攻端過於衝動,但他總能利用自己的天賦以及運動能力,彌補掉
一些過錯。這球上籃不進之後,靠著超快彈速積極搶奪進攻籃板,差點把球給點進籃框,
而最後從Green沒保護好籃板的手中,抄到這球賺到犯規!
如果雷霆能夠保持積極度善用他們兇猛的天賦,會讓老邁馬刺看起來總是慢上一拍,這也
是他們總能在對上馬刺比賽佔有一定優勢的原因。
動畫圖〈六〉
畫面回到G5比賽來。G4籃板球的失利,讓馬刺決定在G5比賽決勝期擺回Tim Duncan來鞏固
禁區!但是他們依舊漏掉幾顆重要的籃板球。
這球Westbrook雖然投籃不進,但趁著Duncan卡位倒地,Westbrook幸運撿回籃板,助攻
Kanter拿下追平兩分!
動畫圖〈七〉
大家常說球轉移到弱側邊,然後投進三分是瓦解輪轉防守最佳武器。但你們知道其實積極
衝搶「進攻籃板」,也是瓦解對方輪轉防守的一個有利方法嗎?
這球範例是典型馬刺防守陷阱,馬刺將對手誘導到禁區再由長人過來進行關門補位,然後
後防進行輪轉補位!不過看看雷霆是如何破解?在弱側邊的Kanter不是等在三分線,而是
跑進去積極衝搶籃板球,這讓馬刺在輪轉防守上漏掉了Kanter搶板丟掉兩分,並開始處在
落後狀態。
截圖〈一〉
我把圖截出來看一目了然!Duncan在協防端要去幫忙防守KD〈黃線〉,這代表後防剩
Aldridge一個人必需守到Kanter與Adams兩人,這球不就是Aldridge積極卡位Adams而漏掉
了Kanter的籃板衝搶嗎〈藍線〉?
G4、G5兩場決勝期,為什麼馬刺往往會讓領先快速花掉?原因就像這個範例一樣,只因為
他們籃板球沒能掌握好,所以內線球員開始在到底要去補位Durant、Westbrook?還是卡
位Adams、Kanter搶下籃板之間打得開始猶豫?結果便是既守不住雙少、也保不住籃板,
頻頻顧此失彼。
動畫圖〈八〉
最後這則範例是G6比賽。馬刺第四節展開絕地大反擊!5分鐘追悼只差13分,眼看燃起一
絲反轉希望,但他們依舊在關鍵時刻漏掉防守籃板!
又是Westbrook的上籃不進,但籃下Adams再次搶回關鍵「進攻籃板」。Durant重新發動進
攻後灌進這兩分,雙方再次拉到15分差距,馬刺反撲氣焰又一次被澆熄,令人錯愕中結束
系列賽。
後記:
為什麼馬刺系列賽後期整個局勢被雷霆牽著鼻子走?教練團反應看起來慢了半拍且陣容毫
無變化?總結兩點原因給大家參考看看。
一、用舊教練Brooks思維,看待新教練Donovan:不只馬刺在戰略方針上出了問題,連京
哥哥都犯上大錯,多數人用舊有Brooks思維看待這支已經改頭換面的新雷霆隊。系列賽前
期,雷霆三分很慘淡,陣中外線唯一正常發揮的反而是在4號位上Ibaka。還記得自己賽
事初期寫過一篇文章,馬刺應該多注意Ibaka這個X因子。不少人一致認為,雷霆後期應
該由外線命中率不錯的Ibaka在4號位上多打些時間,甚至搭配Durant的一大四小來提升
雷霆小球效益!沒錯,這是過往我們所熟悉的雷霆,Brooks遺留下來的思維。
然而,新教練Donovan並不這麼想!吞下第二敗後,他反而在第四戰決勝時期收起Ibaka,
不打雷霆以往擅長的一大四小陣容,換上Adams以及Kanter雙塔陣容來與馬刺禁區抗衡。
Duncan、Aldridge、Diaw頓時少了低位單打Ibaka機會;擺上Diaw、West雙矮中鋒陣容
又搶不到籃板;逼著Duncan必須放在場上,但Duncan老化進攻低迷且馬刺無法拉開攻擊空
間。雷霆把馬刺整年度想要對付勇士招式-禁區優勢,反拿過來壓在馬刺身上,讓對方措
手不及,最後改變系列賽戰局!
二、馬刺三場輸球都是惜敗;真正的挫敗來得太晚:
有時候一場大輸比賽不見得就是壞事。雷霆雖然首戰34分慘敗卻讓他們得到板凳開始磨合
試招機會,提前找到輸球問題點,比馬刺先一步找到未來該如何克制對方的辦法!反之,
馬刺四場輸球中、有三場是最後關鍵時刻才分出勝負,甚至有兩場是從領先打到落敗,當
戰況領先且膠著又有贏球機會時,馬刺陣容就變得過於保守,因而缺少出清板凳練兵機會
。馬刺是在孤注一擲的第六戰做出很多改變:譬如一開始擺上巨人、Martin無效;下半場
打一大四小陣容,看似有點成效;最後由Miller主控最後一節,馬刺似乎找到能抗衡雷霆
的最棒改變?但此時已經落後多達20分左右,聽牌戰也沒了退路,所有一切已經為時已晚
!
馬刺花了一整個賽季收回小球、收回球的流動,為了防守,打回傳統禁區肉搏、打回球星
單打進攻,看似處處針對勇士這個假想敵所做出的改變,卻沒想到最後栽在雷霆這支禁區
籃板更兇悍,且單打進攻更無解的球隊上。
這季以如此結果收尾,肯定狠狠重擊馬刺全隊上下士氣!不過有時候人生道路上往往就是
這樣無情,你永遠無法想到未來會發生怎樣的事!你只能繼續保持樂觀,繼續前進。下一
季磨合之後,所有人回來再拚一次吧!最後也恭喜雷霆,前進西區決賽,實至名歸!
延伸閱讀 :
Westbrook防守如Harden 用眼神制伏敵人?(圖解) http://goo.gl/zqmS4z
右路被踩住 Kawhi Leonard進攻受阻(圖解) http://goo.gl/V9vd9Y
馬刺小心!Ibaka埋伏45度角做偷襲(圖解) http://goo.gl/XUUnle
刺雷第一戰 Aldridge的投籃練習賽(圖解) http://goo.gl/d7u4lG
拉開空間玩PNR 林書豪主場二度滅火(圖解) http://goo.gl/c7jq8T
灰熊興衰轉折 起因是馬刺放空托尼艾倫?(圖解) http://goo.gl/YOQ69D
瓦解黃蜂輪轉防守關鍵 - Luol Deng(圖解) http://goo.gl/vjUKuA
雙衛遭圍堵 Valanciunas挺身而出(圖解) http://goo.gl/Hwg8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