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哥跑的不是空切,是AI。

作者: nypgand1 (祈附‧征前御祭)   2015-08-23 13:17:41
ReckonBox 影音好讀版:
(內有 Ivseron 一分半戰術剪輯)
http://reckonbox.herokuapp.com/2015/08/23/ai-cut/
哥跑的不是空切,是 AI。
23 AUG , 2015
不說你不知道,球場上有一個因為「戰神」Allen Iverson 而出名的一種空切,稱為
Iverson Cut 或 AI Cut。
為 Iverson 設計戰術,根本不需要太過複雜,因為 Iverson 身為一個專業自走砲,自身
的攻擊能力就可以搞定很多事情。剩下唯一要解決的,是要讓他老兄在對的時間、對的位
置,順利地接到球。
Iverson Cut
所以,今天介紹的 Iverson Cut,是在七六人時期 Larry Brown 總教練常用在半場進攻
、或是戰術發動的起手式。
觀念非常簡單,控球在弧頂持球,擔任球隊主攻手的鋒衛球員,會從側翼三分線外,或是
從禁區的邊緣,一路狂奔到大對角的另一側三分線外接球。
目的其一,是讓被對手緊黏的主攻手,像是 Iverson,可以順利接球。
第二,如果你的主攻手有著拿了就起的絕對自信,或是善於切入破壞,在狂奔橫切接球之
後,可以很有效率地快速打對手一個立足未穩。
Iverson Cut 的關鍵現在於沿著罰球線跑動,在 NBA 的賽場上,如果對手黏得非常緊,
罰球線會放上一至兩名內線球員,為主攻手掩護,確保能清出接球的空間。
最後, Iverson Cut 的看似簡單卻極度困難之處,在於狂奔後接球的腳步,如果能熟練
善用墊步後的反向軸心腳 (reverse pivot),側邊的攻擊空間會瞬間被拉開,這一招就是
你的致命武器。
影片:一分半的 Iverson Cut 本尊剪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vtdGFrLRA
現代自走砲的傳承
雖然風格天差地遠,但那種沒死角、無差別、福至心靈的自走砲投射,你會想到誰?
現代 NBA,以 Iverson Cut 作為戰術開頭的稱為 Iverson 系列戰術 (Iverson series)
,近年大概有像拓荒者、小牛、火箭等等球隊常用。
但原本季賽不在 AI 常客名單內的勇士教練團,竟然也在季後賽和總冠軍賽,端出一個令
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設計。
圖解:暫停後 (ATO),邊線發球布陣
http://i.imgur.com/0PiweVj.jpg
總冠軍賽 G1,第四節最後 31.9 秒,勇士暫停完後由 Klay Thompson 負責發邊線球,
Stephen Curry 和 Draymond Green 分別在罰球線兩端。
圖解:弧頂 HB 下擋 Iggy
http://i.imgur.com/KvEqiBo.jpg
弧頂的 Harrison Barnes 下擋從禁區啟動的 Andre Iguodala, Iguodala 從 Barnes 和
Green 之間的空隙跑上弧頂。
圖解:KT 發球給 Iggy
http://i.imgur.com/JWQyoEP.jpg
由於罰球區的掩護,Iguodala 很容易就上弧頂接應 Thompson 的發球。
圖解:Curry 執行 Iverson Cut
http://i.imgur.com/rOayHEQ.jpg
精彩的來了,鏡頭移到在強邊罰球線末的 Curry ,緩慢地向 Thompson 假跑兩步之後,
突然一個回身。
Curry 一轉就拔腿往弱邊三分線外狂奔,執行 Iverson Cut,而在罰球線有 Barnes 和
Green 的擋人。
圖解:接應 Iggy 的傳球,踩反向軸心腳
http://i.imgur.com/096EFVO.jpg
影片中除了上面這波,還有第二輪對灰熊 G3 的第四節 1:09 是一模模一樣樣的戰術。
兩次使用都在最後的關鍵時刻,雖然都沒有順利得分,但是相信對手全隊上下一定都同時
抖了好幾下、一身冷汗啊!
影片:勇士 2014-15 季後賽暫停後邊線戰術 AI Cu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WjkjO2NNY
年輕的球迷如果對 Iverson 不熟,那欣賞 Stephen Curry 的詮釋,應該已經完全了解,
自走砲執行 Iverson Cut 的破壞力有恐怖了吧。
如果你也立志要成為自走砲,一定要多重播幾次,練好 Iverson Cut 接球的反向軸心腳
(reverse pivot) 齁!
作者: Liaocavalier (Liao272727)   2015-08-23 13:33:00
AI就是強 狂吃那個高他18公分的防守者
作者: FightYourMom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2015-08-23 14:32:00
我好像看過神米用到類似的戰術跑到三分線射進有沒有以神米命名的戰術呀?
作者: LarrySanders (LarrySanders)   2015-08-23 15:17:00
怎沒BJ travel呢
作者: dream1285201 (Jon)   2015-08-23 16:39:00
作者: kenwufederer (Nash)   2015-08-24 02:03:00
Kobe多了背框優勢 不過AI的切入檔次高一檔強項比較不同就是 個人還是喜歡Nash的風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