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Kerr:每晚只讓Curry打32分鐘是有原因的

作者: nypgand1 (祈附‧征前御祭)   2015-06-23 19:35:38
RekconBox 圖文好讀版:
http://reckonbox.herokuapp.com/2015/06/22/gs-wearable/
Steve Kerr:我們每晚只讓 Curry 打 32 分鐘是有原因的
22 JUN , 2015
「我們當然可以讓他們打更久,但 Steph, Klay 和 Draymond 每晚只打 32 分鐘是有原
因的。」勇士總教練 Steve Kerr 說。
「原因就在於,我們要讓他們休息,而且我們的表現也經得起讓他們休息 … 我不確定
Steph 是不是喜歡有 18 場比賽在第四節坐滿整節這件事,但我想他是懂的,他得以持續
在今年保持高檔的表現。」
在總冠軍系列戰期間,美國的 CBS Sports 刊出了一篇《Warriors ‘wearable’
weapon? Devices to monitor players while on the court》的報導。
內容詳細介紹了金州勇士球團是如何掌握球員的身體狀態,以及球員和管理階層對此的想
法,也讓我們一窺職業運動該追求的科學方法。
我們認為大家都已經到了極限 …
當 Kerr 在三月中決定要一口氣輪休 4 名球員的時候,他可不是抽籤或是憑感覺決定的

實際上,Kerr 參考了穿戴式裝置所蒐集到的資訊,在 NBA 快速演進的分析時代,穿戴式
裝置將會是下一波的浪潮。
當時,在 9 天 6 戰的客場之旅過後,球員們紛紛回報他們都累壞了。
勇士隊的運動表現總監 Keke Lyles 每天早上給球員們填調查表,讓他們回報自己的痠痛
程度、疲勞程度、睡眠品質,等等對於預防運動傷害很重要的幾個項目。
除了球員們的調查表之外,Lyles 也交叉參考一整季從 NBA 的 SportVu 攝影機,以及練
習時穿戴式裝置上所蒐集到的數據。
「我們認為大家都已經到了極限。」Lyles 說。
「有很多非碰撞性的受傷,都是跟疲勞有關。」Lyles 說:「如果(從比賽影片中)我們發
現過去幾場球員的速度一直在下降,同時我們從練習時(的生理數據)也得出同樣的結果,
那這些資訊就是在告訴我們,球員真的累了。」
「這時候我們得想得長遠一些,當他們疲憊不堪,那就是代表著高風險。」
如果球員受傷,那 Kerr 永遠不會原諒自己
「我們也不喜歡輪休,因為球迷就是為了他們買票進場的。」勇士助理 GM Kirk Lacob
說。
「這個道理我們當然懂,但是我們必須知道,當情況已經逼近臨界點,我們是應該要讓他
們休息。」
所謂「臨界點」,指的是 Lyles 和他的團隊所定下的危險指標,當明星賽週末之後,幾
個勇士球員,尤其是 Curry 和 Thompson,都亮起了警戒燈。
「我們發現好幾名球員的狀態已經越過了紅線。」Lacob 說:「下這個決定其實不難。」
「實際上 Kerr 說,如果這些球員之後真的受傷,而他在知道警訊的情況下沒有決定輪休
,那他永遠不會原諒自己。」
球團和球員都能得利,何樂而不為?
這些小裝置,大多都有著室內 GPS 定位、偵測啟動和煞車的加速器、測量身體彎曲和扭
曲的陀螺儀、和紀錄方向的磁針。
大約有半數的 NBA 球隊,都在訓練時佩帶這些裝置,再加上心率帶,教練團就可以即時
監控球員的體能狀況和生理反應。
「這也會導致一連串很有趣的問題,像是:什麼資訊是我們可以理解的,而它又會多有用
?」Lacob 說。
「第二個問題是,球團有權力做到什麼程度?有多少資訊是球團道德上可以知道的?僱主
對員工的資訊可以知道多少?員工又應該讓僱主知道多少資訊?」
「這些問題都會在 CBA 被提出來。(編按: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 勞資談
判協議)」
目前在 NBA,穿戴式裝置只允許在訓練時使用,如果要開放在比賽中使用,一定要經過聯
盟跟球員工會充份地討論和溝通,而工會的常務董事 Michele Roberts 也看見了它的價
值。
「如果開放之後,球團和球員都能因為擁有更多資訊而得利,那何樂而不為?」Roberts
說。
No science is perfect
「要避免偶發意外還是很難,但我相信它可以幫助一些人。」Shaun Livingston 說:「
任何我們可以得到的資訊,我們都盡可能去用它,尤其在這個層級,它對我們只有好處。

就像進階分析早期在 NBA 的發展一樣,科技和資訊的輔助比純人力更有能力去消化場上
發生的事情。
但沒有一樣科學是完美的。
訓練員和教練團也了解,不可能找到一個方法可以保證預測傷痛。對現階段而言,雖然講
起來像是鄉野傳奇,但成果確實是屬於正面。
對 Kerr 來說,他頓悟的時刻,實際上是在那場一口氣休 4 名球員的比賽三天後,
Thompson 在對戰湖人時扭傷了腳,缺席三場比賽。
「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東西,但是球員們真的就在過度使用的懸崖邊緣,然後其中一名球員
就在一個普通的 play 中扭傷腳踝。」Lacob 說。
「對我們來說,這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修正訓練方法
其他隊伍也有因為蒐集球員在比賽中的資訊,進而去改變訓練方法的例子。
比如說,暴龍隊的運動科學總監 Alex McKechnie,發現球員在場上 80% 的移動方向是側
向和後退,那有什麼道理在訓練體能時,都是在向前奔跑呢?
他當然就改變了訓練球員體能的方法。
McKechnie 的觀察來自於上一季 D-League 的比賽數據,球員只有 15.5% 的移動是在往
前。
同時穿戴式裝置也可以偵測,當球員在切、跳、著地的時候,是不是有偏向一邊。也許都
是受傷、肌群不平衡、或是行動機能不良的徵兆,就可以提早接受訓練和治療。
Michael Jordan 不需要這種東西?
不過,也不是所有教練都買單。
去年教練經紀人 Warren Legarie 在芝加哥發起的一次穿戴式裝置簡報時,時任公牛教練
Tom Thibodeau 當場舉起了他的手。
聽眾們都知道要發生什麼事了。
聯盟的消息來源指出,目前已經被公牛炒魷魚的 Thibodeau,曾經堅決反對管理階層使用
穿戴式裝置來監控球員的身體狀況。
他基本上是質疑說:「Michael Jordan 不需要這種東西。」
只要它不要喧賓奪主,它會是雙贏
「我是有點擔心,某種程度上,資訊有點過量了。」Curry 說:「就像進階數據和屋頂上
的攝影機那些東西一樣。」
「對我來說,我想它一定有好處。不過我還不知道,到底哪些資訊是我該花心思去注意的
,哪些不是。可以說這領域還在持續建立當中。」
「只要它不要喧賓奪主,它會是有幫助的。」Curry 說。
「想像一下它開始進來影響比賽,教練仰賴這些資訊臨場調度、我們比自己覺得可以的少
打五或十分鐘,因為數據說我要撐不住了?」
對於在比賽中戴這些裝置,Curry 也說:「我不喜歡,我得先習慣習慣。」
想像一下這個畫面,板凳上有一名教練拿著 iPad,告訴 Gregg Popovich 說:是時候把
Tony Parker 或 Tim Duncan 弄下來坐坐了。
「Pop 不需要這些電腦。」Kerr 說:「他會用自己的腦袋,蒐集所有的資訊,然後他自
己會用他的方法去做決定的。」
不過,其實馬刺從 2011 年之後也有在使用這些裝置。
「我總是跟球員說,這是為了你好」勇士隊的運動表現總監 Lyle 總結:「為了你的生涯
,為了你的薪水。我試圖幫助你,最終,球團也會從你的健康中得利。」
對球員來說也是。
「真的。」Lyles 說:「這是雙贏。」
但,是的,沒有一樣科學是完美的。
作者: momowawa1981 (只剩刻骨銘心)   2015-06-23 19:48:00
腿迷自己牆上畫個圈 然後自己運球用膝蓋撞看看 簡單嗎
作者: LAKobeBryant (Forever Superstar)   2015-06-23 19:51:00
Tom ThibodeauXDDD 不意外啊
作者: Liaocavalier (Liao272727)   2015-06-23 21:11:00
原來關節技是Blatt太操Love才受傷的 推文長知識
作者: alwaysstrong (不要踩小強)   2015-06-23 22:52:00
MJ不需要這種東西,但世界上也只有一個MJ
作者: Raistlin0510 (舞風蒼浪)   2015-06-24 00:14:00
推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