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騎士 vs 老鷹對戰分析】:大鷹國協再臨

作者: arenasis (Mr.Vengeance)   2015-05-20 12:54:35
網頁版本: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13977
騎士與老鷹在季後賽遭遇,已經是2009年的往事。當時老鷹有著Josh Smith、
Joe Johnson、Mike Bibby,現在碩果僅存地只有Al Horford。報銷的Anderson
Varejao看著騎士迎回了LeBron James,卻沒想到老鷹是本季邁向總冠軍戰的最
後一道門檻,建構這支隊伍的推手,正是前LeBron時期的騎士總管Danny Ferry。
扯了這許多,對照開季前各方的評估,老鷹出現在這個對決舞台上,仍有著抹不
去的超現實感。
【季賽交手】
真正值得注意的只有3月7日的比賽,該場是兩隊唯一一次以完整陣容比拼,也是
騎士季中交易和Big 3磨合完畢,開啟連勝後的強盛期。老鷹對LeBron與Kyrie
Irving策動的擋拆,回應以大量「blitz」防守,利用有速度的長人如Horford、
Paul Millsap、Mike Scott迫使他們做出無效率的傳球。兩人共發生全隊17次失
誤裡的14次,「大部分球隊沒有能力端出這種防守」LeBron道「老鷹第一次採用
這樣的策略,我們有點措手不及,但之後再相逢時,騎士會做好準備」。
事實上騎士有效將老鷹的外線投射,壓抑到28.6%的窘境,然而,老鷹的高位擋拆
和後衛分球,在騎士禁區竟拿到54分。老鷹的長人一方面限縮騎士的傳球路線,
同時cover禁區,逼迫騎士的攻擊越打越外圍,團隊出手38中13的外線命中率,注
定難以填補失分的差距。本場比賽充分證明老鷹在Mike Budenholzer教頭的率領
下,能擬定出針對性的策略,並因應對手的特色攻擊。
【對戰重點】
「太小太大都不好」
David Blatt教頭透過對公牛系列戰,展現他可以使用有Tristan Thompson及T.
Mozgov同時塞住禁區的大陣容,也能擺出Thompson佔中鋒,LeBron打大前鋒的小
陣容。騎士的幸運點是傷病潮沒有嚴重侵襲側翼球員,LeBron、J.R. Smith、Im
anSumpert(還有被雪藏的Shawn Marion)狀態正好。而老鷹全線沒有明顯的身高
優勢,意味著騎士小球在這一輪仍然有操作空間。
只是,回頭想想,自從Love報銷之後,使用小球成為騎士無法不考慮的套路一環。
但面對老鷹禁區,Mozgov也許反過來能成為讓老鷹受制於騎士節奏的武器。數據顯
示他是季後賽至今最佳的rim-protector,對手近框命中率只有34%,在籃板上也能
凌駕老鷹禁區。目前認為Mozgov上場時間可能受限的主要考量,在於Horford速度
快,射程遠,Mozgov無法跟太外面。然而,進攻端Horford要扛住Moz的力量與高
度,亦非易事。記住,老鷹所能擺出來最大的陣容,還是比騎士的大陣容要小些。
「DeMarre Carroll對LeBron James」
小前鋒Carroll以17.1分的成績,領銜沒有明顯得分強點的老鷹隊,同時季後賽至
今他有43.9%的3分球命中率。LeBron手感冷,外線準度掉到14.6%,不過每場還是
得26.2分。老鷹的勝利關鍵之一,是這名小前鋒能否有效降低LeBron的威力,一
般認為全聯盟單防LeBron最有利的武器,是Kawhi Leonard和Jimmy Butler——Le
Bron才經歷過後者的洗禮。Carroll的體能條件也許稍遜Butler,可是曾在巫師系
列戰中防守John Wall的球員,無論如何也很難說他本領不足。
小數據:在Carroll直接和LeBron對位的2場比賽中,LeBron得9分,投15中3,失誤5次。
「Kyle Korver是焦點,但別把他當唯一重點」
巫師在系列戰中無所不用其極地貼身防守Korver,成功限制他的外圍命中率到28.5%
。這位白人射手在場上的確是無法輕忽的威脅(如果你有興趣知道,他也是老鷹陣
中唯二打過分區冠軍戰球員之一),騎士自然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包括LeBron)伺
候他,不過把防守重心過度集中在Korver身上,卻因此忽略老鷹真正的攻擊發起者
:Jeff Teague、Dennis Schroeder,並非明智之舉。
老鷹陣中沒有一夫當關型的高把握性單打球星,所以進攻格外仰賴後衛破壞對手防
線,或者與禁區球員的跑動配合。騎士要保留最佳的外圍防守者如Shumpert,用來
壓迫老鷹控衛。相對地,善於使用擋拆的老鷹會發現兩件事:1.騎士的防守沒辦法
把Irving藏起來,只要他的腳傷沒有恢復到100%,就是防禦端的現成弱點,2.倘若
逼迫騎士換防,Teague等人有機會發揮速度吃掉Thompson。而Shumpert的防守功力
有可能讓騎士在不換防的前提下,壓低老鷹的操作空間。在禁區阻止Horford與牽
制老鷹後場的大方針下,讓Carroll、Korver有幾顆空檔球……我樂於接受。
小數據:Horford季後賽至今為Teague設置172次檔拆,是為單一隊友設擋拆最多的。
「躲在『平均』陰影裡的東西」
「平均」用在NBA建軍模式上,是很有趣而誨暗不清的說法。老鷹是本季聯盟球員天
分最平均的隊伍,進入季後賽67.6%的受助攻率,說明了這隻隊伍彼此間的信賴之深
,以及球的流動性之高。打出一波得分高潮,接著鞏固領先到最後,是老鷹季賽取
勝的套路。數據指出他們平均在第一節能比對手多得16分,而騎士3月7日的敗北,
比賽初期也被拉開到39:16,之後都處於苦苦追趕的狀態。
老鷹的作戰型態背後,藏著一些打敗他們的契機。比方說他們沒有合格的rim-protec
tor,也有聯盟季賽最差的進攻籃板率,和倒數10名左右的防守籃板率,這使得騎士
欠缺Love的劣勢,在本系列戰扮演的變數比起公牛系列戰低上許多。再者,老鷹的
幾位主要側翼選手,都長於跑戰術配合,自己創造進攻的本事普普,騎士便能更放
膽地投注人力對付老鷹後場的攻擊發動機。
【系列戰X-factor】
Irving的健康狀況,就醬。
【總評】
結束前兩輪系列戰後,騎士在幾項指標性數據上領先聯盟:
對手進球數:34.1(1)
對手FG%:40.8%(2)
對手PT%:30.5%(2)
對手籃板:40.8(1)
對手防守籃板:29.6(1)
進攻效率:108.2(1)
相較之下,老鷹前兩輪比賽遭遇對手強烈抵抗,因此招來質疑他們季賽王者光環褪色
的聲浪。然而,天底下沒有兩輪內容相同的系列戰,Budenholzer教頭更是在馬刺助
理教練團千錘百鍊後的產品。老鷹不具備公牛那麼強勢的禁區以及明星球員,但他們
更有耐心,更能看穿騎士的弱點痛擊。雙方教練團經過前兩輪激戰後,對於手邊最有
效率的幾套陣容應該都已了然於心。變陣破招的速度,會決定哪一邊能「先」有效率
的發揮關鍵武器——3分火力——關鍵不在3分雨下的多澎湃,而是下的早。
對騎士而言,得先在亞特蘭大搶到1勝,本系列戰才算正式展開。假設辦到了,可能以
4:2獲勝,如反之,我認為老鷹4:2或4:3晉級。
作者: chaocheng812 (Charlie)   2015-05-20 13:03:00
寄生鷹迷急速攀升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