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NBA D-League - 瘋狂籃球實驗室

作者: HardER (PL.Chiang)   2015-01-20 20:33:05
看完幾篇文章,發現發展聯盟真的越來越有趣啦!
本文分享給大家,也請大家建議指教。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7520 -> 內有 28 歲教練悲慘的髮線
2005 年改名「NBA D-League」後,發展聯盟正式成為 NBA 的小聯盟農場系統。發展至今
,球隊遍佈美國東、西、中部。 18 支球隊裡,已經有 17 支對應單一 NBA 球隊的正式
農場隊。
10 年發展有成,球員、教練、球隊甚至聯盟,D-League 越來越有實驗性質,很多新穎的
戰術、比賽規則,開始在 D-League 率先試用。
延伸閱讀:更多聯盟狀況與球衣分享 NBA D-League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1260
教練的實驗室與遊樂場
「非常驚訝!我只是個 28 歲,在 NCAA 三級學校當兼職助理教練的人耶。」
還記得兩年前 Jack Taylor 在 NCAA 三級的比賽裡獨得 138 分,設下 NCAA 個人單場得
分記錄的故事嗎?
國王希望把這套實驗性的快速打法,在更高層級的比賽中嘗試、發展,於是他們找上了靠
著這種怪異打法登上全國頭條的 David Arseneault Sr. 教練之子,28 歲的 David
Arseneault Jr. ,讓大角羊也成為這對父子的實驗素材。
12 秒之內要出手,遍佈全場的壓迫防守、短時間內五上五下、瘋狂的出手三分球,在
Arseneault 的帶領下,大角羊每場平均可以砍下 140 分。
雖然這種打法不容易在球員能力超高的 NBA 完全複製,但國王的管理團隊包含總管
Pete D'Alessandro、助理總管 Mike Bratz 仍時常與 Arseneault 討論。
「最終的目標是提供一些國王隊能在高等級比賽裡派上用場的東西。」
28歲能當上 D-League 總教練讓人稱羨,不過看到他的髮線,果然人生是有一好沒兩好
火箭總管 Daryl Morey 一向以數據流為最著名的形象,而他也讓旗下的里奧格蘭德山谷
毒蛇( Rio Grande Valley Vipers)盡情嘗試他的哲學。
以同樣出身 NCAA 三級的年輕教練 Nevada Smith(33) 為首,毒蛇隊成為一支大量出手三
分球與上籃的球隊,徹底執行「最有效率得分方式」的戰術思想。
聖塔克魯茲(Santa Cruz)勇士教練 Casey Hill 則是花了整個暑假的時間學習 Steve
Kerr 的戰術,以求讓雙方的球員能有無縫接軌的發展軌道。
「我們擁有創意十足的腦袋。我們會在不同的時間點做不同的嘗試。做了才知道會發生什
麼事,有點瘋狂,但是很有趣。」- Nevada Smith
「我跟國王團隊請求,請他們讓我嘗試任何他們願意一試的實驗。如果我們能提供國王隊
任何一點改變、任何一點微調,我認為我們的實驗就成功了。」
就如同兩位教練陳述的,發展更健全的 D-League ,讓籃球更好玩了。
聯盟的實驗室
「聯盟的比賽非常刺激,我們不希望過多的暫停與吹判擔誤比賽節奏。」
為了提升球賽順暢度,NBA 一直持續的嘗試改變比賽規則。在正式成為官方合作夥伴後,
D-League 就是聯盟最便利的實驗室。今年球季,D-League 採用了以下幾項實驗性的比賽
規則。
- 教練挑戰系統
D-League 開放每支球隊在正規賽、延長賽各一次挑戰判決的機會,如果在正規賽挑戰成
功,還能多得到一次挑戰權。挑戰只適用於犯規,不適用於違例。
- 關鍵換人
正規賽與延長賽最後兩分鐘,持球球隊能在活球時直接申請換人,並回到中場發球,唯球
員這段時間禁止回到板凳與教練交談。
- 禁止駭客戰術
D-League 把禁止駭客戰術的時間點延長到整場比賽。只要刻意在無球球員身上犯規,敵
隊會獲得 1 次罰球以及球權。
- 團隊犯規罰球從第 5 次開始改為第 6 次開始
「我們會持續討論不同的點子,當 NBA 希望我們嘗試某些改變的規則時,我們能協助並
觀察這些改變對比賽數據、內容的影響。」- D-League籃球、球員部副總裁 Chris
Alpert
不管對 NBA 還是籃球運動而言, D-League 的確在規則試用上,提供了非常棒的實驗室

咖哩弟 Seth Curry 也在勇士隊打球,不過是在聖塔克魯茲(Santa Cruz)勇士隊
球員的遊樂場
2014 年的首輪新秀中,本季有 13 位有 D-League 出賽經驗。
確定從屬關係後,「NBA D-League」的下放規則也更有彈性與人性。而在教練團與戰術穩
定後,NBA 球隊也更願意下放球員到 D-League。
不論是需要上場時間的年輕球員,或有復健賽需求的老鳥,都有機會到 D-League 過水。
而落選的新秀或尋求復出機會的前 NBA 球員,也都願意從這裡尋找園夢的機會。
一貫的戰術系統與教練體系,讓球員發展有更多的可能。「我可以回去 D-League 嗎?」
馬刺的 Cory Joseph 甚至提出這種我從來沒見過的要求。
延伸閱讀:Cory Joseph:教練我想打球,可以回小聯盟嗎?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1251
兩年沒打球的 Tyrus Thomas,也決定從 D-League 打起,尋求回歸 NBA 的機會
球技與實力的免費展示架
「簽下 10 天合約,看他有沒有成長到能留在聯盟的地步。」
從剛開始轉播寥寥可數,今年球迷已經可以在 D-League 的官方 Youtube 頻道 看到所有
比賽。球賽的可見性提高,不但球迷能有深入觀察球隊新秀的機會,各國聯賽的球探也能
有更深入了解球員的機會。
每年把所有球隊聚集在單一城市的 Showcase 比賽,則是讓球員向上發展的最好機會。從
這段 NBA 球隊可以被允許跟自由球員簽 10 天合約的期間開始,總管可以一次觀察所有
D-League 球員,從中挑出球隊需要的珍珠。
火箭的 Patrick Beverley、灰狼的 Troy Daniels、湖人的林書豪都曾在一年一度的
Showcase 上展現自己的球技。
Larry Drew 二世(七六人)、James Michael McAdoo(勇士)、JaMychal Green(馬刺
)、Quincy Miller(國王)...等球員都在最近簽下一筆 10 天合約,緊緊抓住圓夢的機
會。
10 年小有所成,由 NBA D-League 的發展軌道來看,一個鼓勵創新的環境,對產業的發
展才是「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註:隊徽與隊名的對應能清楚看出所屬隊伍。沒有直屬農場的 NBA 球隊,則全部對應韋
恩堡瘋蟻隊(Fort Wayne Mad Ants)。
註:因應瘋蟻隊可能會承接太多下放的 NBA 球員,聯盟也制定了「彈性下放規則」。因
此黃蜂隊的 Jeff Taylor 本季就曾經短暫加入直屬馬刺的奧斯汀馬刺隊。
作者: super1315566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2015-01-20 22:02:00
好文推,D-League的發展真的越來越有模有樣
作者: DAVISCHANJAN (樺)   2015-01-21 13:21:00
好文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