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美球評:林書豪上場時間應增加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14-11-15 00:29:00
1.老大, 我一開始只算了排名, 你覺得排名不準確
才要求我應該計算PPG on Drives/Drives per game這個數字當標準的
→ rexxon : 那你就要自己算 PPG on Drive / Drive per game 11/14 17:15
有沒有自己主張應該拿這個數字當標準, 結果計算後數字不利就喊不公平的八卦?
2.籃球不是一個打的, 任何籃球數據都會受對手跟隊友能力好壞影響
 而point per play的概念, 已經是目前最普遍被接受的一種了
 這個還要嫌, 我真的不知道甚麼數字你才滿意?
 何況這個數字是你自己主張拿來當標準的
3.先發普遍在得分效率上比替補好, 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這就是為什麼先發能先發的原因啊
4.即使考慮隊友, 林書豪隊友進攻能力在聯盟算前段班的
 該不會又要喊隊友都雜魚了?
※ 引述《rexxon (我要成為CP王)》之銘言:
: [前文 delte]
: 數據大師的論點
: 一開始是攻擊林書豪去年球季個人切入平均得分 4.2 分,聯盟 38 名
: 卻用了 7.1 次的平均切入次數來證明效率不佳
: 可是有人用了這套標準,一樣去看
: 聯盟頂尖後衛之一的 Tony Parker,居然只比大師口中的廢材林書豪好 3 名
: 這顯然不科學啊,大師又提出了論點補充,說 Parker 的 Team PPG 很好
: 所以個人切入得分 + 團隊因此受益得分,Parker 名次上昇不少
: 我要講的是
: 我發現,切入團隊得分 - 個人得分 = 團隊因為 Player 切入受益的部份
: 我做了一個小試算,發現絕大多數名列前矛的都是先發球員
: 表格:http://i.imgur.com/u2qKeFU.png
: 所以切入帶給團隊受益數據部份,跟是不是先發球員正相關性很大
: (只有一個例外,Sessions, 很謎,我也不熟他,請很熟的鄉民解釋)
: 更正:我查到去年 Sessions 到了 MIL,一半場次打先發後,數據大提昇
: 所以沒有例外,在 CHA 數據很鳥
: http://stats.nba.com/player/#!/201196/career/
: 這樣就可以簡單說明為何前十控容易洗到不錯的成績
: 所以切入帶來的得分數據 = 個人(容易吃到BB哨有優勢)+團隊(先發有很大優勢)
: 而林去年二者都沒有,所以以這個數據來說吃虧
: 讓我們來驗算一下
: 我舉林書豪今年跟去年的成績(今年樣本還不多將就一下)
: 平均每場 個人切 切入製
: Player 切入次數 入得分 造得分
: Lin 去年 7.1 4.2 7.7
: Lin 今年 6.6 4.1 8.9 (+1.2)
: 可以看出,林去年跟今年,數據比例上是差不多的,但是團隊收益
: 卻上昇了 1.2 , 而湖人的團隊整合的如何大家心裡都有數
: 跟去年在火箭隊時,論整合度,去年火箭>>>今年湖人吧
: 但是差別在於林今年變成先發球員,怒加 1.2, 超爽 der
: 有人覺得林今年帶給隊友幫助能力比去年大幅進步嗎? 應該沒有吧
: 所以結論:
: 算上切入次數跟得分,林並不是什麼聯盟前幾名的切入效率,這點我同意
: 可是加上其他因素,用一個明顯對替補不利的數據來攻擊,我不同意.
: 題外話:
: 先發替補調換位置的 case, 我還有查到一個南尼(Jammer Nelson)
: 上場時間略減而己,但這數據也是掉很多
: 心得:
: 當先發球員真正好,難怪沒什麼人要當什麼替補殺手!!
作者: greedypeople (普通人)   2014-11-15 05:02:00
不要再照搖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