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哪些指標真正有助於選秀呢?

作者: meinlvc (HALFTIME)   2014-09-27 18:54:23
圖文版:http://halftime15.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27.html
在<選秀交易究竟應考慮的是買「現在」還是「未來」>文章中,我們探討了球隊對於未來
的建構可能影響他們對於選秀時選擇,因此,對於那些各種的進階數據分析,有時顯得無
用武之地,只能在選秀失敗後再重新拿起數據檢討。
本文整理編譯自:Explaining Sudden Disappearance of the NBA's Most Recent
Draft Busts
許多球探在追蹤大學球員時,不外乎就是觀察其抄截、籃板、助攻能力,亦或者純組織能
力(Pure Point Rating),用來衡量助攻失誤比,作者以自身觀察多年,提出幾項稍能更
精準衡量球員的指標,並從2005年後的選秀失敗例子印證。
1. 接近籃框部分的完成能力,簡言之即是不管是上籃、拋投球員finish的能力。進入NBA
後的禁區可沒那麼容易進行簡單的上籃,Austin Rivers剛進入聯盟即曾面臨此問題,大
學時也許可以靠著高控衛的身材優勢不斷闖入禁區,但在NBA初,並沒有發展出例如反手
上籃等等躲避中鋒的封阻能力。
2. 對於籃球的專注與態度
3. 缺乏每年的進步,Chase Budinger在大學期間原本希望隔年實力可以更加成熟而放棄
,但沒想到的是放棄當年可能第一輪中後段選秀順位,在隔年卻掉到第二輪40幾順位。
4. 預期角色或轉型問題
5. 運動能力或者該位置的身材條件
6. 大學各聯盟競爭強度,半場認為近幾年仍舊有小學校出身的球員,例如Stephen Curry
即就讀Davidson學院。
半場選了幾位作者認為近年選秀並不符合身價,並使用以上衡量的指標,但仍希望他們會
在未來會有脫胎換骨的表現!
A. 2011 沙加緬度國王隊 第十順位 Jimmer Fredette
Jimmer大四期間替BYU貢獻每場28.9的高得分,當時不僅擊退過NCAA名門如Arizona、
Gonzaga大學,他著名的外線射程更早已達到NBA的三分線距離:
http://ppt.cc/gCTe
縱使如此當時仍舊遭到許多質疑,例如他的身材(約僅6呎高)並不足夠打得分後衛;控球
能力則還未達到聯盟強度,例如他的爆發力(垂直跳僅有28英吋)在防守時略顯不足。他是
一名需要長時間持球進攻的球員,在大四他持球率高達37.8%,但進入NBA後,他既非球隊
培養的關鍵球員,又是從板凳出發,實在很難給予如此長時間的控球權。
無庸置疑的Jimmer是一個絕佳的射手,他的定點跳投可能還是聯盟前幾佳的;離開國王隊
後,他需要思考真正適合他的位置,如何在有限上場時間中,組織好球隊,提升自己在得
分以外的劣勢。
B. 2006 夏洛特山貓隊(今黃蜂隊) 選秀探花 Adam Morrison
還記得那年Gonzaga在準決賽碰上陣中有Jordan Farmar、Darren Collison、Arron
Afflalo的UCLA嗎?
當年每場平均得分達28分的Adam卻完全被守死,但同時也暴露了他許多劣勢,整季上場時
間多達36分鐘的他,每場卻只有不到兩次的助攻,除了三分跳投以外,切入進攻完全彷彿
是靠身高打爛仗,主打得分後衛/小前鋒的他,雖有身高(6呎9)上的優勢,沒有太多進攻
技巧以外,運動能力可能還低於平均,垂直跳只有25吋的他(已經低於Jimmer了!),並沒
有辦法在防守端做出太多貢獻,抄截數據在NBA生涯中,第一年每場平均0.4次已經是生涯
最高了。
也許受傷影響了他,但應非無法生存在NBA的主因,雖然他擅長一對一單打,但在職業比
賽中卻討不到任何便宜。
C. 2008 邁阿密熱火隊 選秀榜眼 Michael Beasley
Beasley不積極的態度眾所皆知,包括他的毒癮;當時選秀預測甚至超越Rose的球員,為
何會淪落至此?事實上,Beasley也碰上轉型的問題,在大學擁有24分16籃板超人般的成
績,當他在Kansas時,六呎八的身高足夠讓他在NCAA聯盟中予取予求,進入職業聯盟後,
他必須拉到小前鋒的位置,被迫做了許多不是他擅長的進攻,包括穩定跳投,顯現出進攻
手段過少的缺陷;無法自己創造得分的情況下,Beasley也不是一個好的助攻手,這點在
大學就已經證明他是屬於獨善其身的球員。
新球季加盟曼菲斯灰熊,同位置有老將Vince Carter輔佐,以他的身材條件、年齡等等,
還有許多可以進步的空間,現在已經有一位轉型非常成功的飛人在他身邊,只看他能否把
握、積極訓練自己!
D. 2006 金州勇士 第九順位 Patrick O'Bryant
去年來台打工的O'Bryant在大學時並非如此出名,擁有7呎6臂展的他,在選秀時已經被歸
類成高風險高報酬的球員,其實他與作者分析的另一球員非常相似 - Hasheem Thabeet,
在阻攻成績非常優異,就讀Bradley 小學校的他,在大一雖未獲重用但已有平均10分 7籃
板 2.8火鍋成績 ,大二時以全場28分力抗Aaron Gray坐鎮的Pittsburgh大學並引起球探注
意,當年隨即被勇士以高順位選走,並沒有多加的觀察且O'Bryant所屬聯盟強度並不高,
雖然在06年算是選秀小年,缺乏顯著的進步以及沒有太多的低位技巧,使他又成為一顆7
呎的殞落流星。
半場報導:
原作分析了許多的球員引援他多年的觀察指標,包括Cole Aldrich、Rashad McCants、
Anthony Randolph、Wesley Johnson、Joe Alexander;半場近日看了一本書由Nate
Silver所著的< 精準預測 >,書中曾提:當大家被過多雜訊迷惑時,要問問自己,有什麼
法寶,可以讓自己更接近真相? 因此,預測時所要考慮的太多,原作Jonathan Wasserman
先生也許並非全部可以應用,例如說近年仍舊有小學校出身的球員,Stephen Curry即是
出身Davidson學院。讓我們學習始終保持客觀!
作者: super1315566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2014-09-27 19:18:00
嗚嗚,本來打算接下來翻譯這篇文章說,結果被搶先了不過這篇好文真的挺不錯的!
作者: StarTouching (撫星)   2014-09-27 19:37:00
心理素質 (如第二點) 一定有影響的像中華隊上一批擁有最好的身體條件 實績卻差不多就是心理素質太差了
作者: sampsonlu919 (歡迎所有球隊教訓舊金山)   2014-09-27 19:42:00
沒關係S大 原文作者也說他下半段沒有全部翻譯S大你可以嘗試翻譯此專題的下半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