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墜落的籃球聖城-紐約

作者: kk999999 (小鼠鼠)   2014-08-07 22:22:58
墜落的籃球聖城-紐約
他們在哈萊姆區教堂的地下室裡,在南布魯克林的熟食店裡,在皇后區的貴族高中裡,在
下東城快要關停的學校裡;他們在麥迪遜花園球場旁,在街頭被高高的鐵柵欄圍住的球場
,在洛克公園的露天場地;他們在一切一切被奉為不老傳說的神殿,訴說著這個城市失落
的文明。
曾有那麼一段時間,紐約是整個星球最大的籃球文化發源地。現在,都是往事了。很多人
為這種變化提出過不盡相同的理論:一名年邁的球探說這都是態度問題。一名年輕的教練
說他們只是缺乏肌肉力量。一些還活躍在NBA中的紐約人批評這個城市太強調那些已不重
要的籃球技術。還有人提到貪婪,貧窮,人口激增,或者一切不美好的源頭——電子遊戲
,社交網絡和Youtube。面對不曾料想卻真實發生的籃球地位下降,這些不過是馬後炮式
的推論。即使它們聽起來各有邏輯,背後的道理是一樣的。
紐約,不再是地球上最好的籃球城市了,連接近也算不上。
當我們談及紐約籃球的衰退,我們不是講尼克漫無止境的擺爛,也不是講籃網爭奪冠軍的
美夢全成無用功。我們在乎的,是這個城市在NBA留下的足跡:那些年,紐約的球場和高
中校園裡,盡是可以成為精英的幼苗。如今,在洛杉磯,多倫多,北卡羅利出生的孩子,
更有希望成為籃球明星。
20世紀70年代,先後有8名紐約人進入了全明星。這比德克薩斯,紐澤西,佛羅里達和喬
治亞4個州加起來還多。Julius Winfield想要證明自己,於是他坐火車從長島去曼哈頓。
Chamberlain想要告訴世界他是最好的,於是他從費城一路向北。
橄欖球屬於中西部和南方,棒球屬於美國郊區。這些運動屬於有修整的大片草坪和持續到
萬聖節的夏季的地方。「籃球屬於城市」,Pete Axthelm在他的經典著作城市的運動中這
樣寫道。幾十年以來,沒有城市比紐約更適合這項運動。
紐約城市的象徵便是群居;藝術家和銀行家在這裡紮根,移民者和旅行者在這裡聚集;它
是商業大亨Donald Trump的家,也是伊斯蘭民族組織領導者Louis Farrakhan的出生地。
形形色色的人在這里長大。紐約從不像印第安納或肯塔基一樣,與籃球如影隨形。然而這
正是紐約籃球繁盛的原因。紐約的籃球最棒,只是因為這個城市在各個方面都是最好的。
飛躍之地的人們需要拼盡全力才能在一件事上做到極致,而紐約的存在就是極致。
紐約孕育了無數籃球天才的表述是無懈可擊而不可磨滅的,以至於它從觀點變成了事實。
1971至1978年間,除其中一年,每年都有一個紐約人進入籃球名人堂。人們把這裡和聖地
麥加相比,因為敬仰者慕名朝拜。全國各地的控球後衛成群而至,在球場邊觀察學習世界
上最好的控球技術;籃球愛好者蜂擁而來,想用錄像和文字記錄這些比賽的靈魂。
然而八十年代,這個城市的霸主地位已經開始動搖了。這個10年裡,紐約只輸出了六位全
明星球員,數量不及芝加哥。九十年代到新千禧年,Bernard King和Chris Mullin相繼退
役,而他們身後竟沒有可以補位的紐約名人堂球員。定義紐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
這裡我們選擇以下幾個條件:長島、威斯特徹斯特、紐瓦克或者新澤西州的任何部分都不
算。紐約客來自,且僅來自於五個行政區。然而剩下的問題就模稜兩可了。
Michael Jordan出生在布魯克林,但是在北卡長大。Carmelo Anthony也是一樣,他在巴
爾的摩長大。雖然很多人在Melo簽約尼克的時候,做出了「回家」主題的報導,這個城市
其實並沒有人為他的職業生涯而感到驕傲。那些在紐約出生,但是去了另一個州讀高中的
人如何分類呢?那些在高中畢業之前去其他州的預讀學校的人又該如何劃分呢?在紐約生
活的時間很難成為他是否是紐約客的標準。在這裡,我們把所有在紐約至少讀過一年高中
的球員都標作紐約人。在這個準則之下,這個賽季有12個紐約人至少登場過一次。40年以
前,這個數字是16。那時全聯盟只有17支球隊。
不管你怎麼劃定紐約人的範圍,你都會很快找到五大行政區地位下降的證據。北卡羅來納
的三角研究區過去六年輸出的麥當勞全美陣容的球員數量和紐約一樣多。過去10年間,多
倫多郊區布蘭普頓選送的前五順位選秀球員比紐約多。這不僅僅是精英級球員的問題。根
據分析數據,紐約每賽季輸送到大學生男子一級聯盟的球員數量佔總人口的比例只排在全
美第27名。如果你想進入一級聯盟打球,在特拉華州或者懷俄明州出生會更容易一些。大
西洋海岸聯盟中的加州人比紐約人更多,而大東聯盟中的印第安那人也更多。
我們可以繼續列舉這些事實:6月份的選秀大會上,沒有紐約人在第一輪被摘走。上賽季
之前,一項關於全美高中球隊的排名調查中,只有一支來自紐約的球隊(布魯克林的林肯
隊)進入了前25名。
球星定義了城市。洛杉磯有Russell Westbrook和Paul Pierce;芝加哥有Derrick Rose和
Dwyane Wade。
一個在曼哈頓下城指導少年籃球隊的紐約人說:「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過去25年裡出自紐
約的最優秀的球員是誰?我們有Lamar Odom,Metta World Peace,Joakim Noah。然而當
我們討論這些名字的時候,你就知道我們有麻煩了。」
如果過去25年裡,紐約因為一類球員而出名,那一定是被無限高估結局災難的球員。
Lloyd Daniels曾以魔術師Magic Johnson為模板,後來他在拉斯維加斯因為毒品被抓,
1989年回到皇后區的家中時被擊中,差點去世。1993年,Felipe Lopez不止是麥當勞全美
陣容的球員——他還是紐約人雜誌上一篇10000字傳記的主人公。十年之後,他連在NBA看
管飲水機的位置都沒有了。2000年,Andre Barrett,Brown,Omar Cook都進入了全美陣
容,肩負著紐約控衛復興的歷史使命。這個在高中聯賽家喻戶曉的“鐵三角”,在NBA一
共得到了256分。
不出幾年,Lenny Cooke從全國最頂尖的高中運動員,滑出了選秀大會的榜單;他成為了
NBA球員轉型失敗的經典例子。下一個是Sebastian Telfair,2002年還在高中的他與
LeBron James共享扣籃雜誌的封面。高中畢業前,他在獨佔運動畫刊的封面。現年29歲的
他剛剛結束在中國的聯賽,即將成為俄克拉荷馬雷霆的替補控衛。如果Lance Stephenson
過去兩年沒有在印第安納打出全明星級別的表現,他的家鄉康尼島也將成為輸出令人失望
的球員的另一個區域。
這讓我們重新思考伯格曼的問題,誰是過去25年紐約製造的最優秀球員?他說:「如果你
真的認真想的話,最好的應該是Stephon Marbury。我知道他是個優秀的運動員,什麼都
好,甚至有些被低估了,但是說真的嗎?這是我們可以挑出來最優秀的人?我們真的要就
此心滿意足?」
這就是血淋淋的事實。Jabbar和Cousy的故鄉,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籃球基因的國家的最大
的城市,只能拿出來自北京金隅的CBA第二號得分手了。
Tom還記得他發現一切都將成為往事的時候。那是1989年,或者1990年,他搭乘長島線去
西艾斯利普的聖約翰浸會教學校。Tom一直在紐約生活,他在這個城市看過的比賽比任何
還活著的人都多。他著魔般的關注公共學校和天主教學校聯盟的比賽半個多世紀了。過去
35年,他是全職球探。上百個大學教練都訂閱他的期刊,他們按通訊稿上的描述,在高樓
大廈間尋找值得發掘的潛力股。
所有球探當中,只有Tom同時親眼見證過Connie Hawkins 1959年踏上籃球場大殺四方,和
50年後Lance Stephenson單槍匹馬帶領林肯隊征戰的場景。他親眼見過Jabbar一躍而起,
在籃框上方蓋掉對手;見過大一新生Kenny Anderson代表莫洛伊中學踏入球場時,教練喜
歡他在第四節剛開始的時候上場——觀眾的狂熱和興奮。
Tom是紐約籃球的活化石,他一直為這個城市的出色而深感自豪。然而那個下午,當他坐
在去長島的火車上看向窗外的球場,他因眼前的景象而憂心忡忡。過去,球場上都站滿了
想要打球的孩子,他們鏟走積雪,忍受酷熱,只為單挑15人,完成21分的遊戲。這樣的球
場塑造了Cousy、King、Mullin這樣的明星,。然而現在,他在窗外看到了滑板。不是籃
球,是滑板。
這一幕是當今紐約籃球天才缺乏的真實寫照。
Tom說:「今天,球場空空如也。你會看到一些移民來的孩子,就是這樣了。其他每個人
都待在屋子裡做自己的事情。」Tom坐在布魯克林區馬路旁一家熟食店的角落裡。他馬上
要去中林高中看一名可能在一級聯盟中勉強有球打的小孩。如今在紐約,這是球探們能找
到的最好的球員了。
文化失落的原因是複雜的。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孩子們不再為打紐約風格的籃球而感到
驕傲了。曾經他們有種自豪感。他們還會說自己很驕傲云云的話,但是他們並不相信這些
了。如果他們真的相信,他們就不會跨過那條河,去紐澤西了。」
這個詞他說的很快:「紐澤西。河流的對岸,紐約的一個不太複雜的鄰居,是黑道家族的
故鄉,是政府議員克里斯蒂大橋醜聞發生的地方,並且在過去一段時間,成為了紐約、新
澤西、賓夕法尼亞三州交界處最優質的高中籃球的歸屬地。新澤西送出了Karl Towns,
2014年畢業的前10球員,下賽季將為肯塔基大學的John Calipari 教練效力。紐澤西送出
了Kyrie Irving,Michael Kidd-Gilchrist,Kenneth Faried。紐澤西幫助紐約培養了
Joakim Noah和Charlie Villanueva。」
「過去,紐澤西的學校要來紐約和我們打球,以獲得我們的尊重。現在,我們要做客他們
的場地了。」
這一切都源自自豪感的缺失。如果紐約的孩子們仍然重視代表紐約,他們永遠也不會跨過
那條河。他們永遠不會去康州的南肯特:奧蘭多魔術的前鋒,皇后區出生的Maurice
Harkless在高中第三年從紐約一所高中轉學過去;他們也一定不會去南佛羅里達的IMG學
院:在ESPN高中生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的紐約人克里斯-麥卡洛剛剛在這個學校讀完高中
。他們會留在紐約。他們會在紐約成長。他們會去大學和NBA,保證電視上介紹他們的時
候,“紐約”的字樣打在屏幕上。
Tom離開了熟食店,他轉過幾個街區,來到中林高中。他走進一間狹窄而擁擠的體育館,
地下畫著球場的邊線。遙遠的一邊,一個有點禿頂,滿身肌肉的男人在看臺上來回走動:
他一會分開那些正在爭吵的年輕人,一會向那些期待得到問候的學生說句“你好”,一會
朝那些不聽話的學生大喊“滾出去!”。他叫Victor。他在收取今天比賽的門票。等一會
,他就會從看臺上下來,站在球場的邊線上,指導一場籃球賽。
「你自己看看,你覺得紐澤西的籃球教練需要到處收錢嗎?」他苦笑著。也許那些跨過哈
德遜河的孩子並不只是缺乏自豪感。也許離開才是明智的決定。
紐約從沒有橄欖球天才,也沒有棒球天才。每一年,人們都用相同的原因來解釋:缺乏空
間。然而今天,你開始聽到這個原因用來解釋籃球的衰落。其他地方都有空間,有空間搭
建規定大小的籃球場和倉庫一般的健身房。而這些,都不在紐約。
Smith,紐約一個頂尖業餘聯賽球隊的執行總監說:「我們去維加斯打聯賽,我們到達舉
辦球賽的學校,走進球館。所有孩子都睜大了眼睛。他們四處看著,激烈的討論著,好像
在說,這是高中的體育館嗎?你在開玩笑嗎?」
那個學校名叫蘭切高中,剛剛花7500萬重新裝修了整個校園。費城郊區一所名叫薩勒的高
中用1500萬建造了一個可容納1700人的體育館。印第安納州的馬里昂高中體育場可以乘下
7500人,那是Zach Randolph的母校。IMG學院的校園內有水療設施,有很多球隊會議舉辦
的教室,有一個叫“佳得樂體育科學中心”的地方。反觀紐約的學校,啞鈴在食堂和儲藏
室的角落堆砌著,籃球館的上層就是跑道,練習底角三分也成了難事。
籃球該是不受空間限制的運動。一個球框,幾平方米的水泥地就足夠了。無論怎麼講,這
個城市擁擠的公園曾是球員成功的重要因素。
Smith說:「從小到大你都玩21分的遊戲,球場上有20個人防守你,你早都學會了運球的
技巧,這是我們的優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優秀且強大的控球後衛的原因——那
是他們學習這項運動的場所。」
現在,公園不再擁擠了。你可以輕鬆地穿過那些球場,而不是觀看一個孩子試圖突破十幾
個人的防線。
曾經在萊斯高中執教過Kemba Walker的教練說:「他們在玩電子遊戲,Twitter和
Instagram。」萊斯高中過去是哈萊姆區的龍頭學校,現在已經消失了。
對,說的沒錯,孩子們都迷上了科技。然而這個理由更像是那些抱怨世事變化的人說出的
話,而不是紐約的問題,對嗎?德克薩斯人也能用Snapchat,但是他們仍然在ESPN高中球
員的top15的榜單中佔據5個席位。
「如果我在德克薩斯,一月的某天我想去打球,我可以開車去公園,室外溫度大概15度。
或者去球館裡投投籃。我有很多選擇。如果我在哈萊姆,我得出去剷雪,或者去一個不太
好的球館。你知道嗎?我可能就待在家裡打2K了。」
Part 1:http://www.dongtw.com/nba/nbaspecial/20140807/00079588.html
Part 2:http://www.dongtw.com/nba/nbaspecial/20140807/00079600.html
作者: meteor246437 (人生有兩大悲哀)   2014-08-08 13:31:00
看完有種感慨台灣也這樣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