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悲劇性的86梯(後記)

作者: deeptrance (深邃)   2013-06-30 22:39:11
86梯的第一輪的命運就是這樣的悲慘
在這一篇後記中 鍵盤GM來分享一些這年選秀帶來的雜感
1. Len Bias之死
他的死 不只重創了綠衫軍的重建藍圖
也對整個體壇帶來很大的衝擊
前篇提到過 他連續通過三個球隊的身體檢查和藥檢
而且他的大學總教練發誓絕對沒有聽過他吸毒的傳聞
好友Derrick Curry說 別說吸毒了 連去酒吧都不會喝酒的
事實上呢?
當晚Bias最後被目擊到是開著他的車載著妹去酒吧
他點了不少酒 之後還自己跑去多帶了一瓶Henessy回來
之後 就沒有人知道了
大家的猜測他應該是大概七小時後 也就是接近午夜時回到宿舍
第二天凌晨六點左右才被起床的室友發現倒在床上抽動 心跳呼吸中止
他的室友當中 與他交情最好的Brian Tribble數個月後因毒品問題入獄
Terry Long則說 Bias應該不是第一次使用古柯鹼 他有來向他推薦過"好東西"
警方的聽證會中 詢問了近80位相關人等 得到了一個讓人驚訝的結論:
"馬里蘭大學的球員很多都在吸阿"
這起悲劇 連同Chris Washburn和William Bedford的快速墮落
提醒了社會大眾 可能存在大學校園的亂象
為了戰績 為了賺錢 優秀的大學運動員的品德管理要求越來越低
更甚者 即使知道問題存在 也爲了這些利益而選擇隱匿不報
附上一段影片 應該就能體會 為何Bias被認為是如此可惜
即使這樣的球員 遇到毒品也是有可能瞬間倒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sE0Th50SII
2. 頂尖國際球員入隊
除了第一輪最後的Sabonis之外 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
第六十順位 Drazen Petrovic 得分後衛 波特蘭拓荒者隊
*南斯拉夫的籃球神童 15歲就進入聯賽打球
20歲在聯賽單場攻下112分 22歲就已成為歐陸的頂級後衛
幫助南斯拉夫拿下1988年漢城奧運銀牌和1990年世錦賽金牌
這個總是張著嘴巴 看似在怒吼的神射手
以難以預測的腳步擺脫對手後急停快速出手頻頻拿分
擁有前鋒級的對抗性(200磅) 後衛級的控球能力
左右手都能輕鬆傳球的他也能隨心所欲的以各種方式找到空檔隊友
最重要的 他強悍的鬥魂 總是能燃起隊友和全場觀眾的熱情
*他在拓荒者隊打了兩年 並沒有太多發揮空間
在三方交易中 被送到紐澤西籃網隊 適應半季後大爆發
91-92球季交出20.6ppg+3.1reb+3.1ast 命中率達到FG%.508+3PT%.444+FT%.808
次年破壞力更上層樓 得分拉高到22.3ppg
命中率則是更驚人的FG%.518+3PT%.449+FT%.870
沒想到這樣優異的表現 居然沒被挑進全明星賽 讓他成為得分排行榜前13名中唯一落選者
或許是基於彌補 年終聯盟將他選進全NBA第三隊
遺憾的是 該年夏天 在一個下著大雨的傍晚
Petrovic搭乘的車子在德國被因視線不良失控的卡車攔腰撞上
當時正在睡覺的Petrovic由於未繫安全帶 當場死亡 駕駛和另一位乘客則重傷
一代神童就這樣離開人世 得年僅28歲
*在聯盟生存了4季 平均攻下15.4ppg
做為歐陸球員進軍美國職籃的先驅 他被選進名人堂
即使今日歐陸球員已經大量出現在NBA中
你還是很難想像 一個6呎5吋左右的歐陸射手
可以在聯盟以接近180俱樂部的命中率平均攻下超過20分
3. 第二輪崛起的英雄們
看完了大量黑暗面 總還是得看一看光明面
這一年的第二輪倒是有不少後來站穩腳步的球員
在這邊與大家分享
第二十五順位 Mark Price 控球後衛 達拉斯小牛隊
*喬治亞理工當家控衛 1985年ACC MVP 全美第二隊入選
與Bruce Darymple一攻一守構成全國最具破壞力的後場組合之一
但在當時的球探報告中
認為他太矮(6呎) 沒有對抗性(170磅) 速度不夠 又是腦衝血大王
組織能力也不行 嚴格說起來只會投籃
就這樣這個總是看起來剛睡醒的矮小白人後衛 根本不在大多球隊的選秀雷達裡
*雖說達拉斯小牛隊選了他 其實對他的興趣相當有限
選秀當天克利夫蘭騎士隊出了一個第二輪選秀權要換 馬上二話不說送走
在第一年 Price的表現的確不怎麼樣(6.9ppg+3.0ast, FG%.408)
騎士隊連忙在次年選秀會再用第一輪選進另一位控球Kevin Johnson
或許是良性競爭的刺激方法奏效
Price第二年大舉進步到16.0ppg 投籃命中率高達.506 三分命中率則有.486
徹底壓過Johnson 也讓大喜過望的騎士隊馬上將Johnson交易送走
將主控權完全交給Price
次年Price交出18.7ppg+8.3ast+1.5stls
並成為繼Larry Bird之後史上第二位加入180俱樂部的球員(FG%.526+3PT%.441+FT%.901)
生涯首度獲全明星賽入選肯定 就這樣站穩騎士隊主控的位置
Price以精準的中長距離投射著稱
他運用突破後的騎馬射箭或是急停跳投也相當致命
而當初備受質疑的組織功力後來發現根本不是問題
他在騎士隊效力9個球季 是騎士隊成為東區強權的靈魂人物
直到94-95球季 他因嚴重左膝傷勢僅出賽48場 才迫使騎士隊將他交易出去
他生涯最後三年則在子彈隊 勇士隊和魔術隊做為老將作出貢獻
於1998年宣布退休
Price的案例 也讓當時的NBA眾家球團
開始徹查並認真檢討旗下球探報告的精確性
*在聯盟生存了12個球季 平均15.2ppg+6.7ast FT%.904
四度全明星賽入選 92-93球季全NBA第一隊入選
三度全NBA第三隊入選 兩度三分球大賽冠軍
夢幻二隊成員 退休時是騎士隊史的助攻王兼抄截王(抄截王後被LeBron James超越)
現任夏洛特山貓隊助理教練
第二十七順位 Dennis Rodman 大前鋒 底特律活塞隊
*東南奧克拉荷馬大學主力前鋒 NAIA兩度籃板王
平均有25.7ppg+15.7reb 投籃命中率高達.637
以大前鋒而言體型似乎瘦了些 靈活度和彈性倒是很不錯
籃板能力也相當出色
不過..東南奧克拉荷馬大學是哪間學校阿?
*出身小學校的缺點就是不管你的數據再漂亮印象分數都會被自動打折
所幸Rodman在選秀前的樸茨茅斯邀請賽拿下MVP
讓活塞隊注意到了他 決定在第二輪賭一把
Rodman的經歷大家相當熟悉 這邊就不詳述了
他完美詮釋了"髒活"在場上的重要性 在進攻上他肩負的責任不多
但光以攻守兩端的籃板掌控
以及可以從大型後衛守到中鋒的優異防守能力
加上彷彿用不完的比賽熱情
就算他場上跟場下的行為好像永遠沒有人掌控的了 還是足以幫助球隊贏球
*在聯盟生存了14個球季 平均7.3ppg+13.1reb(籃板平均是1973年以來最高的球員)
五枚冠軍戒指 名人堂成員
89-90和90-91球季成功連莊年度最佳防守球員
兩度全明星賽入選 兩度全NBA第三隊入選
七度全NBA防守第一隊入選 一次防守第二隊入選
92-98年間籃板王七連霸
第二十九順位 Johnny Newman 小前鋒 克利夫蘭騎士隊
*里奇蒙大學主力前鋒 CAA年度最佳球員
以穩健的中距離見長(FG%.532+FT%.800)
1984年率領母校爆冷在第一輪淘汰Charles Barkley領軍的奧本大學
1986年再次闖進NCAA六十四強 但這次第一輪就被淘汰
*他進入騎士隊後雖然表現不差 但因為跟同年入隊的Ron Harper位置重疊
次年就被釋出 改與紐約尼克隊簽約
加入尼克隊後他以中長距離投射專才逐步爭取到了上場時間
87-88球季季後賽第一輪面對綠衫軍交出19.0ppg是他的代表作
次年得分再次上升到16.0ppg 終於站穩了先發地位
89-90球季他與新軍夏洛特黃蜂隊簽約 就此展開了浪人生涯
Newman是相當穩定的得分型球員
隨插隨用 實用性相當高 而且堅固耐用(生涯出賽1159場)
加上他在更衣室裡具備相當的領袖氣質 非常受剛開始重建的年輕球隊歡迎
他就這樣的不斷換隊 之後去過公鹿隊 金塊隊 騎士隊和籃網隊
儼然成了重建特派專員
97-98球季在金塊隊 已經34歲的他還以第六人身分攻下14.8ppg高居全隊得分第二
最後在達拉斯小牛隊宣布退休
*在聯盟生存了16個球季 平均11.0ppg+2.2reb+1.5ast
儘管打過六次季後賽
做為重建特派專員 他成了史上輸球最多的球員(生涯664敗 大勝第二名的Juwan Howard)
他本人倒是退休多年後才知道這個殘忍的事實 真是辛苦他了
現在投身自己的公益事業 在ABA執教 偶而也客串球探的工作
第三十順位 Nate McMillan 控球後衛 西雅圖超音速隊
*北卡州大的全能後衛
能攻能守 又能組織攻勢 是總教練的愛將
每場能交出9.4ppg+4.6reb+6.9ast+2.6stls
*他不貪功且願意幫助隊友的個性
儼然成了當時內鬨連連的超音速隊清流 很快成為隊上主力
早期以大型控球後衛之姿出發
與Xavier McDaniel, Derrick McKey形成80年代後期超音速隊的"Big Mac"連線
在George Karl入隊之後 他則也兼差支援小前鋒的位置
防守上則必須負責從控球後衛到大前鋒四個位置的大鎖任務
在年輕的Shawn Kemp和Gary Payton入隊後 則成為最可靠的更衣室領袖
他在更衣室內的震怒 是其他球員荒腔走板時的當頭棒喝 比教練出來管還有用
*在聯盟生存了12個球季 平均5.9ppg+4.0reb+6.1ast+1.9stls
生涯全部效力於超音速隊 因此有超音速先生(Mr. Sonic)的美名
93-94球季以板凳球員身分奪下抄截王
兩度全NBA防守第二隊入選
新人單場助攻紀錄保持人(25, 與Ernie DiGregorio共同保持)
曾任教於超音速隊和拓荒者隊
第三十三順位 Kevin Duckworth 中鋒 聖安東尼奧馬刺隊
*東伊利諾大學的禁區主力 Mid-continent年度最佳球員
他是校史的籃板王 並率領母校拿下分區冠軍
儘管如此 他的體重問題相當嚴重 身高七呎 卻一度胖到超過300磅
選秀會上被選中時 滿場觀眾馬上發出巨大的呱呱聲(duck)鬧他
*開季14場後 他就被送到波特蘭拓荒者隊交易不願繼續效力的第一輪新秀Walter Berry
他原本的定位是替補中鋒的替補
但由於前年選來的榜眼Sam Bowie左腿骨折 他得以升格為替補中鋒
次年 Bowie變成右腿骨折 而這次連原本的替補中鋒Steve Johnson也因腳踝骨刺掛點
Duckworth就這樣扶正成為先發中鋒 此時他的體重已經下降到大約275磅
他把握機會 展現攻守兩端的優異能力 交出15.8ppg+7.4reb
罰球命中率也從不及七成提升到.770
88-89球季他更上一層樓 交出18.1ppg+8.0reb
球隊季後索性將右腿再度斷掉的Bowie送走 Johnson則放到擴張選秀的未保護名單
另外交易來大前鋒Buck Williams幫他分擔籃板工作
Duckworth至此也站穩了拓荒者隊的先發中鋒地位
Duckworth進攻手感柔軟 低位防守出色 也有不錯的籃板能力
他爲拓荒者隊效力7季 是拓荒者五黑寶時期的中流砥柱
不過91-92球季之後他的體重再度失控 影響表現
因此93-94球季被送到華盛頓子彈隊
次年季中先發地位就被新銳巨人Gheorghe Muresan取代
之後再到公鹿隊和快艇隊呆了兩年退休
Duckworth另一厲害之處
是做為拓荒者隊的先發中鋒 6個半球季僅缺席16場球
他同時也是自拓荒者隊76-77球季奪冠以來
少數沒有斷過腿或腳的先發中鋒(不過斷過手就是了)
*在聯盟生存了10個球季 平均11.8ppg+5.8reb
兩度全明星賽入選 87-88球季最佳進步獎得主
2008年在旅館房間被發現因肥厚性心肌病變猝逝 享年44歲
第四十六順位 Jeff Hornacek 得分後衛 鳳凰城太陽隊
*愛荷華州大主控 校史助攻王 也是Big-8史上助攻王
以一記26呎絕殺帶領母校取得1944年以來NCAA tournament的首勝
並在次輪大爆冷門淘汰第二種子密西根大學
不過打控球後衛太慢 打得分後衛對抗性不夠 典型的轉型失敗候選人
選秀會前不要說會不會被選 連試訓的邀請都沒收到
連他本人都已經準備遞履歷表去會計事務所找工作
靠著在高中教球的老爸運用私交 總算得以被太陽隊選走
*入隊時以替補控球出發 表現算是中規中矩
次年先發的Jay Humphries因前一年涉及毒品醜聞被送走
原本以為可以起飛的他 沒想到球隊認為他在快攻時的推進速度過慢
不符合準備打造的小球球風
竟又交易來另一位控球後衛Kevin Johnson
加上選秀選進不管身材 防守 對抗性或體能都大佔優勢的Dan Majerle
一瞬間莫名其妙又被送回替補
所幸實驗幾場後 球隊認為Majerle人來瘋的特質比較適合打第六人
Hornacek就這樣有驚無險保住先發位置
保住先發位置的Hornacek與Johnson組成聯盟最具破壞力的後場組合之一
在Tom Chambers入隊後 他則成為Johnson-Chambers擋切組合外的理想第三得分點
91-92球季他成為太陽隊的得分王(20.1ppg) 拿下12月單月最佳球員並入選全明星賽
但隨後就被交易至費城七六人隊 換來強力的禁區球員Charles Barkley
在重建中的七六人隊他顯得悶悶不樂 無法發揮全力
次年就被交易到猶他爵士隊 至此生涯進入了另一個全新章節
他的三分投射幫助爵士隊的Stockton-Malone擋切組合增添全新的進攻面向
加上也能分球 甚至幫忙擋人的特色 很快融入爵士隊的進攻體系
幫助爵士隊二度打進總冠軍賽
之後在2000年才因家庭因素宣告退休
這樣就不用每次罰球都摸臉三次跟三個小孩打招呼了
*在聯盟生存了14個球季 平均14.5ppg+3.4reb+4.9ast+1.4stls
91-92球季全明星賽入選 兩度三分球大賽冠軍
生涯曾經跨場連續投進11顆三分球(此紀錄後來由Brent Price打破)
太陽隊新任總教練
有了這些第二輪的英雄們
整個86梯總算是有一些希望了
4. 總結
既然是討論選秀會 不可免俗的
也要以事後諸葛的角度來提一下該次的主要贏家和輸家
贏家:
*克利夫蘭騎士隊
在地雷滿地的選秀會中堆積大量選秀權 照理來說是很倒楣的一件事
但騎士隊的制服組硬是以精準眼光和強運殺出一條血路
狀元籤拿到Daugherty 第八順位偷到原本可能進前五的Harper
第二輪向小牛隊討來Price 收進Newman
加上前一年第二輪選的John "Hot Rod" Williams順利擺脫假球官司歸隊
大中鋒 射手主控 飛人前鋒 板凳火力 替補長人 一次全部到位齊全
奠下了成為80年代後期東區強權的基礎
*底特律活塞隊
已經確立雙衛主導體系的活塞隊 在這一年又得到了補強
選到Salley和Rodman都是高機動力的防守球員 強力防守球風再添兩位死士
活塞隊二連霸時期以板凳深度驚人及功能豐富聞名
這一年的補強可說是一大躍進
*印第安那溜馬隊
Chuck Person跟其他年的救世主級新人相比當然有些差距
但是這位新人王幫助已經因為爛戰績和爛交易死氣沉沉多年的球隊重現生機
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貢獻了
輸家:
*波士頓塞爾蒂克隊
Bias猝逝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狀況 這也讓綠衫王朝的重建大業一夕崩壞
自聯盟創始就少有低潮的傳統強權 在三巨頭退役後就這樣進入了漫長的黑暗期
*費城七六人隊
??他們第一輪沒選阿??
因為在選秀會前 七六人隊的評估認為Daugherty的球風太過軟弱
至於Len Bias 他們連試訓都沒有約 毫無興趣(原因不明)
加上對以前年選來的Charles Barkley做為重建基石深具信心
選秀日當天直接把選秀權換給騎士隊 收進中前鋒Roy Hinson
結果用了一季半就覺得不合用 再度交易出去
Hinson的確還不錯 Daugherty也實在有點軟
但兩人的等級差的有點多
*鳳凰城太陽隊
選來的William Bedford不但沒有改掉吸毒習慣 反而融入了錯誤的球隊文化
次年太陽隊捲入全隊性的毒品醜聞
球隊自1970年代末期的招牌球星Walter Davis承認吸毒並開始勒戒
並且轉為汙點證人換取免刑
Bedford隨後跟進 指證Davis和另一隊友Grant Gondrezick曾跟他一起吸食
最終主控Jay Humphries 替補中鋒James Edwards和Grant Gondrezick都被起訴
雖說最後無罪收場 但是球隊社區形象完全崩壞
新任總管Jerry Colangelo只好將相關球員全部交易送走
連主力大前鋒Larry Nance也一起交易出去
加上替補中鋒Nick Vanos度假時捲入西北航空空難身亡
一夕間球隊可說是完全解體了
雖說選秀收進了Hornacek 但這跟制服組的眼光其實沒有太大關係
不過否極泰來 一夕崩壞的太陽隊 在得到Hornacek和Johnson之後
徹底大破大立 掃除球隊毒瘤 進入全新的時代
也不能說是完全的輸家就是了
以上
鍵盤GM與大家分享
作者: armageddonwa (阿通伯)   2013-06-30 23:00:00
好文 這才是營養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