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受傷這檔事 (功能性訓練, 大醫院 vs 診所)

作者: gn02595084 (謙~)   2019-10-28 17:08:57
你好,我是物理治療師,也是CSCS,一些想法提供你以及有相同問題的人參考。
“If you’re going to make the demands on your body that being an athlete
requires, then it’s your job to support that body.”
—> 如果你想要跟運動員一樣 (訓練當中對身體施加同等的受力), 那你的責任是需要把
身體訓練好來支撐這些受力
“If you feel pain during or after moving, then what you were doing was not
functional movement.”
—> 如果你在運動過程中或結束後會有疼痛,那你在做的動作是不功能性的 (姿勢、出力
方式、順序、效率等較差)
其實我覺得大部分在這個板上或有運動習慣的人,除了自身的運動包括健身、其他球類項
目等,都要做一定的基礎動作訓練或功能性訓練,來提升或維持身體的動作能力包括:穩
定度、平衡、關節活動度、肌肉柔軟度、肌耐力、協調性、正確肌肉徵召順序等,目的在
於提升運動表現、讓動作更有效率、減低身體的不必要的負荷及避免受傷。
這篇文章我先分享一下我對大醫院迷思的看法。對功能性訓練有興趣的話,之後也可以分
享一些想法大家討論看看。
大醫院跟地方診所真的有差異嗎?
以我自身的經驗,自己在北部醫學中心跟診所都有待過一段時間。周遭的人對大醫院都有
很高的期待,覺得醫學中心、教學醫院等級的醫療品質就會比較好,我這邊沒有要說究竟
哪個比較好,但是從醫療品質來說,可以從很多層面去看,給大家做參考。
(1) 醫療人員能花在一位病患的時間
我相信有神級的醫療人員,可能從你走進診間、在短短一兩分鐘就說出你的診斷,但我相
信這樣的人很少,而且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過於有信心也不是好事,因為可能忽略了身體潛
在的其他問題。我不敢保證花越多時間、越可以找出病患的主要問題或診斷,但詳細的檢
查跟問診,肯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花了2-3小時排隊為了2-3分鐘的看診,我覺得是
較為不足的。
(2) 昂貴的醫療器材
這邊我主要說運動醫學的部分,我想大部分人會接觸到的器械就是一般物理治療儀器、X
光、診斷型超音波、震波、注射等等,大醫院才有的可能是像核磁共振 (MRI)、手術室等
等。
如果需要更仔細的檢查像是核磁共振、斷層掃描 (CT) 或者最後需要進行手術,以上必須
要在大醫院進行外,需要器械的檢查我覺得初步都是可以在診所做的,包括肌肉拉傷、韌
帶扭傷、骨折等等問題,所以,除非診所的醫療人員主動提說建議去醫學中心等等做更近
一步的檢查,不然診所的儀器應該是足夠的。
另外,以運動醫學來說,我個人覺得理學檢查、動作檢測、軟組織觸診等等是主要的,然
後以影像學檢查為輔,原因是,現在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身體的不適跟影像學上的結構異
常不見得有關聯性" 。舉例來說,身體充滿了軟組織的損傷,但其實你完全無痛或沒感覺
的。更可怕的是,有些人會因為聽到自己哪裡有問題,原先身體沒有不適,結果從那時候
開始慢慢覺得那個地方痛 (心理作用,最後有可能影響大腦結構),或者一個人右邊肩膀
痛,結果先拍了右邊的影像發現肌腱損傷等等,更有趣的是,左邊雖然不痛但拍出來的影
像跟右肩的損傷差不多。
(3) 醫療人員的程度
這個我想是大家最好奇的,談到運動醫學、骨科、復健科的部分,無論是大醫院或診所都
有能力好的醫療人員。其實在醫學中心除了臨床能力,還要兼顧教學、研究等等,診所可
能主要是臨床工作的部分,但這當中也並沒有說誰好誰壞。臨床能力好這個部分,我認爲
需要兼具幾個條件:豐富的學識背景、熟練地的技術、尊重不同專業、同理心還有開放的
心態,開放的心態像是能不能接受跟自己不同的想法或學派。
一般民眾可能比較難去評斷學識背景、技術等等,但我自己覺得,找到一位彼此信任、互
相尊重、並且有跟你解釋目前的問題、如何處理、大約可能需要多久等等就可以了,都是
先彼此信任,才能有好的效果,包括肌力與體能訓練師、教練等等也是。
總結,可能因健保制度的便利,在花費差異較小的情況下,大家會傾向去大醫院就診,但
就上述的因素,除非真的需要使用到核磁共振、斷層掃描或開刀等等,我個人建議還是先
從診所就好,但如果後續醫療人員有建議還是要去大醫院檢查,再轉過去就可以了。個人
覺得還沒天亮就很多人在醫院門口排隊、代排黃牛的那種其實很辛苦,然後實際每個病患
分配到看診的時間也少,我不確定符不符合”好的醫療品質”。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
適合自己的醫療人員、教練、專業人士等。
如果大家有興趣,有空時也可以再打一篇關於為什麼看了物理治療或復健一陣子都沒有好
的文章,包括台灣的環境問題、健保制度等因素的影響。
作者: yenkuass (YK林)   2019-10-28 17:35:00
謝謝你 我會選擇去醫院是因為診所只有兩三分鐘問診 只開藥跟叫我多休息 醫院則是問診完做了一系列觸診評估活動度與痛點 來回進行兩次超音波才找出病因
作者: loveloli (loveloli)   2019-10-28 18:24:00
專業長文推,不過回文的被觀看次數會比較低
作者: hermes20372 (ROSE31)   2019-10-28 18:37:00
作者: Cyclo (Cyclo)   2019-10-28 18:51:00
作者: NewbieShiba (Newbie)   2019-10-28 19:19:00
作者: licklabium (76600ferio)   2019-10-28 19:30:00
藍色的部分真的很難閱讀…其他寫得很好
作者: lsha0829 (Alex Liau)   2019-10-28 20:01:00
想看功能性訓練的文章~
作者: ssabjm   2019-10-28 21:38:00
最近肩膀受傷請問雙北有不錯的醫師嗎?
作者: elnacongo (勛)   2019-10-28 23:49:00
作者: noise120 (沒有事)   2019-10-29 00:38:00
想看復健很久也不會好的分享
作者: maddeath ((>_<))   2019-10-29 10:45:00
推~
作者: eq0eq (安豬)   2019-10-29 10:57:00
作者: ahan6047 (vis)   2019-10-29 11:17:00
作者: howdou (恢復的道路)   2019-10-29 12:00:00
作者: icq696969 (橘子果醬)   2019-10-30 11:33:00
想看復健很久也不會好的分享
作者: BlueRyo (實況野球狂人)   2019-10-31 08:30:00
作者: ayun ( ′・ω・`)   2019-11-04 10:33:00
想看復健很久也不會好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