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深蹲討鞭??

作者: watwmark (水印)   2017-12-01 12:41:26
深蹲文很多, 我是一直沒發表啥想法
因為要討論的細節太多, 不過既然秉言發文惹
我也來湊個熱鬧說一些個人大方向的概念.
首先是髖先動 膝先動的話題,
個人認為這樣的用詞不夠精確, 對新手來說可能也較容易誤會
所以我喜歡"髖主導"這樣的用詞.
不管是前後蹲 還是高低背槓, 理論上都應該是以髖為重心來主導整個行程
踝隨膝 膝隨髖而動.
再者, 人體膝曲這個動作, 主要負責的肌群本來就是腿後側肌群.
(膝伸自然是股四頭)
由臀腿主導動作, 重心才會自然地落在腳掌中後半而不會靠前.
可以利用腿推舉機來測試, 把腳掌位置稍微擺高一些,
利用臀腿的張力來hold住器械的重量, 就能讓重心自然落在腳掌後半
股四頭施力把阻力往前推, 你會發現股四頭不需要太大的出力就能推動阻力
離心時也一樣, 只要股四頭的力量緩緩放掉, 就能讓阻力穩定回到起始位置.
同樣的概念應用在深蹲上, 能讓深蹲時臀腿有更多出力, 股四頭負擔較小
自然對於膝蓋的負擔也會比較小.
所以想要深蹲不爆膝蓋, 重點應該擺在人體髖的操作, 而非膝蓋
正確的膝曲源自正確的髖曲, 髖曲穩定膝曲才會穩定.
另外再說到姿勢(動作)的話題, 以我自己的概念來說
我不喜歡用姿勢來討論姿勢 用動作來討論動作, 因為容易流於表象
我只說一句我個人長期抱持的觀點:
正確的動作(姿勢)源自於對人體肌肉正確的認知與操作.
同時肌肉操作與呼吸密切不可分. 因此學習正確肌肉操作之前 先學正確的呼吸方式.
而這些東西很難用圖片或影片來解析, 所以我很少參與動作姿勢文章的討論
更何況依照人體關節相依的理論來看, 人體並沒有這麼單純
到底姿勢有問題是出在哪, 沒有真正的專業底子和現場判斷
很難準確抓到問題根源.
這篇文章沒說到啥重點, 主要也是想說
對重訓有熱情的鄉親, 除了日常訓練之外, 平時也儘量多看多學多討論
如果有幸能遇到專業學識高明的良心教練, 那麼花些錢上課也是很好的
養成良好的知識和觀念, 才能真正享受健身帶來的益處.
作者: hadbeen (你在哪)   2017-12-01 12:52:00
不知是不是深蹲硬舉季到了,一堆貼影片在問的,除非動作太誇張,不然每個人的上半身、大腿骨小腿骨骨盆髖都不一樣,光看影片要以動作外貌討論我覺得效益不大,除非身上接一堆壓力轉矩肌電感測器3D定位還附動態X光圖能精確的知道任何時候的身體狀況,不然還是以感受為依歸,每次做時和做完時都仔細體會身體的反應再修正
作者: howardgj94 (飄飄渺渺所為誰)   2017-12-01 13:45:00
推,之前看大家戰哪裡先啟動原本很在意,後來看到安豬大貼文,比較同意應該是分析關節伸屈速度來分析哪條肌肉用力較多才對
作者: hermes20372 (ROSE31)   2017-12-01 14:01:00
讚 留言 分享
作者: skymay0323 (may)   2017-12-01 14:27:00
同意
作者: sisistar   2017-12-01 15:39:00
作者: xm3fu0 (呂喝喝)   2017-12-01 16:06:00
這篇ㄅ錯
作者: b9111111111b ( 艾尼得皮斯)   2017-12-01 17:41:00
推這篇
作者: D85 (D-85)   2017-12-01 17:43:00
作者: Moirae ( ...... )   2017-12-01 19:17:00
膝蓋的壓力來源就是當下姿勢 臀肌強也沒用啦膝蓋愈不超過腳尖的姿勢就是膝蓋壓力愈小 就是典型健力蹲剛好就是臀肌注定比較費力的姿勢從舉重蹲到健力蹲之間都是合理的蹲舉姿勢 沒有什麼髖主導才是正確的 這種事。 這只是某派人的說法罷了說到底 蹲舉就是個被過度神化、複雜化的動作 剛好騙錢教練最愛這種動作了,隨便說得煞有介事就唬得學生一愣一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