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軍人退伍出路只有「保全、保險、保安」

作者: Jerry (中肛j 的 野望)   2018-05-09 13:41:53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4247
軍人退伍出路只有「保全、保險、保安」,莫怪募兵成效不彰
2018/04/25, 政治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
│ │
│要讓年輕人願意從軍除了改革軍中陋習,更得將軍中專長有效轉型為民間專長,以│
│輔導機制發展退伍後的事業第二春。如果退伍士官兵的只能轉作工時長、工資不穩│
│的行業,年金再怎麼改革,募兵的困境也無法解除。 │
└────────────────────────────────────┘
文:謝其政
依《憲法》第20條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國軍精實計劃案,裁減兵源,兵役制度從
徵兵制改成募兵制,國防部祭出柔性美女牌及諸多福利向年輕人招手,但募兵成效不彰。
何令致之?孰令致之?
保家衛國是軍人的職責,更要以犧牲生命為代價,捍衛軍魂。自古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
釘之刻板印象深植人心。軍中因任務、勤務之需24小時在營待命是常態,軍旅生活相對單
調、苦悶。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在部隊裡不講道理,講的是階級、服從,此一生態與年輕世代格格不
入,而部隊為了便於管理,幹部主導、暗示、默許……老兵動用私刑,毆打新兵絕非傳聞
,此種潛規則汙染了部隊形象。在部隊沒有真相,造假、弄假是常態,裝備檢查是假的,
每個月定期召開的所謂榮譽團結會,會議中的發言盡是歌頌長官的發言,鼓勵小兵睜眼說
瞎話。
公教版年金改革案磨刀霍霍,刀刀指向公教人員,難讓軍人不憂寒蟬效應,而有兔死狐悲
之情愫。
軍人的養成訓練有體能、戰技。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陣前殺敵,殺人放火,軍人本色。
依現行制度40歲解甲歸田的退役士官兵,將青春與人生的精華奉獻給了部隊,回首來時路
,一身殺人放火的本領似乎很難在職場發揮所長,前途茫茫,毫無願景可言。
在民間職涯運用軍中所學,並非不可能
蘇東坡的《西林壁詩》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
身在此山中。要讓年輕人願意從軍,最重要的是要讓退伍軍人有願景,尤其是正值4、50
歲之壯年退伍時,可以將部隊訓練打下的體能、不同兵種所積累之技能,成功轉型應用於
民間專長。務必讓士官兵在軍旅所學專長,在民間亦可找到舞台,舞台是必須經營的,如
果身懷各種絕技的退伍士官兵,能將絕技找到出口,路是無限寬廣。
飛官一旦退伍,等著他們的是民航機的機師。帶兵打仗,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將
領,等待他的是民營企業經理人。在軍中,兵工或兵工學校,生產、製造、保養軍工品,
兵工學校雖以講授軍工品如戰車、武器為主要課程,但其基本架構與工學院相去不遠。在
軍中,工兵構築工事,戰場挖戰壕、架橋開路、拆除地雷,若能善用此專長投身民間,無
限可能。其他如醫官回到民間任醫師,特種部隊在軍中所打造出鋼鐵般的體魄,佐以矯健
的身手,不正是專業保鑣的不二人選嗎?
新兵入伍都會普查其民間專長,依其專長任務編組,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古代役政
,屯田政策,養兵於民,春耕時的農忙兵轉為農,從事生產,秋收後的農閒,農轉兵從事
軍訓。飛官、將領回到民間有有令人稱羨的工作、職務相迎僅少數特例。要讓年輕人願意
投身軍旅,先要讓軍人產生榮譽感,並以身著的這身軍服為榮,紀律嚴明的軍中文化所散
發出的效率、有序應形成一種職場正能量。士官兵退伍前應由國防部主導,依渠等軍中專
長造冊,依專長推薦到民間的退伍士官兵將軍中專長在民間發揚光大,並形成良性循環。
退伍無後顧之憂,優質人才自然會來從軍
台灣兵役制度除募兵困難外,軍校招生困難更是隱憂。西點軍校,是美國可能也是全世界
第一流的軍事學校,畢業生優秀表現,西點桂冠成了軍人至高榮耀。在台灣,軍校生源不
足,接受軍官養成教育的學生或學員,過篩時因篩子網目過大甚或未經篩選全數錄取,品
質參差不齊。沒有一流品質的軍官,似乎很難以身為軍官為榮,又如何打造一流的部隊?
士官兵品質參差不齊,從入伍之日就開時數饅頭。在營時,如何能形塑出軍人的武德、軍
魂與榮耀,退伍時,又憑甚麼能力在職場與人競爭呢?
職業軍人依現行制度,除了少數有幸有機會晉升上校、將官者外,都面臨4、50歲之壯年
必須被迫退伍之壓力。壯年退伍後的士官兵,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職業軍人無法照顧
軍人之一生,將軍中專長有效轉型為民間專長,並設有專職輔導機制發展事業第二春,讓
職業軍人看到希望與未來。否則,迎接退伍士官兵的只能是工時長、工資不穩的保全、保
險、保安等所謂三保業。軍人失去軍人的榮耀、希望與未來,募兵困難的困境難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