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凶兆 Sinister

作者: KoalaLin (林紙鶴)   2013-08-12 20:19:03
http://blog.roodo.com/koalalin/archives/25424570.html
非常獨創的恐怖電音概念專輯
有一位美國導演,叫作史考特德瑞森 (Scott Derrickson),他或許名不經傳,但在我腦
海裡他卻有著無比恐怖的身影。第一次看他執導的作品,是恐怖片續集《養鬼吃人:直闖
地獄》,市場評價普通但已讓我留下深刻病態美的印象。他第二部電影,是改編真實事件
的《驅魔》,其驚嚇程度堪稱《大法師》類型作品的高水準之作,足見史考特德瑞森對於
恐怖領域的高度興趣,雖然他後來重拍科幻同名老片《當地球停止運轉》幾乎搞砸自己事
業。
在網路上享有中上口碑的《凶兆》(Sinister,2012),則是史考特德瑞森於《當地球停止
運轉》之後,再次重回恐怖類型的作品。英文片名原意為「邪惡」,意指劇中吃小孩的遠
古邪靈,而台灣片商將之翻譯成「凶兆」,諧音趣味堪稱妙筆。但電影可沒有諧音這麼輕
鬆,事實上,整部作品讓人非常不舒服,而這種心理壓迫感是來自劇情的催化,不是血漿
斷肢之賣弄。於是,它讓我想起《養鬼吃人:直闖地獄》,也就是史考特德瑞森讓故事主
人翁剝洋蔥般逐次發現懸案真相,直到最終真的進入萬劫不復的地獄。
有了上回《驅魔》的愉快經驗,史考特德瑞森繼續力邀同一位作曲家,也就是好萊塢恐怖
大師克里斯多佛楊格 (Christopher Young) 擔任配樂。在近期訪談中,他表示其實他不
怎麼願意接恐怖片的案子,感覺他推掉了不少,不過《驅魔》回憶太美好,所以無法對史
考特德瑞森說不。
導演說,預算不太夠 (可能上一部《當地球停止運轉》吃了大敗仗,導致這次拍片拿不到
錢),加上他這次想要讓電影配樂「很電子」,所以克里斯多佛楊格悉聽尊便。對一位傳
統管弦實力堅強的作曲家而言,開發或探索電子情境聲效或許並非難事;像他二十幾年前
的《養鬼吃人2》就充滿獨具創意的電子音響。但克里斯多佛楊格說:純粹的全電音創作
,好像都一直沒有機會嘗試看看,既然史考特德瑞森對主題旋律覺得無所謂,那就來好好
玩「音效」(sound-design) 吧!
於是,這張原聲帶,就是一張音效專輯。
等等,什麼?這樣能聽嗎?音效搭配恐怖影像,天經地義,但脫離了影像,能聽嗎?關於
這點,長久耕耘黑暗界的克里斯多佛楊格自己當然也知道。為了讓聽眾擁有較佳的聆聽經
驗 (listening experience),他將作品中使用到的素材重製 (rework),彙整原先碎裂、
為搭配影像而作的懸疑音效。「讓你們聽CD的時候,每一首曲子都能扣住耳朵,而不會被
成堆音效所迷惘」,楊格如此說道。
重製?怎麼作?他有些用了電音舞曲解決方案,例如專輯開場〈Portrait of Mr. Boogie
〉跟〈Never Go in Dad's Office〉;有些用一種像是意識流的方式來編曲,例如〈
Levantation〉跟〈The Eater of Children〉。因此,《凶兆》原聲帶所收錄的九成內容
,絕非電影裡面出現的樣貌。它可以說是作曲家獨具匠心、重編重寫重混音的個人專輯,
亦是這部電影配樂的番外篇。然而,就算它被創作人親自「整肅」過了,《凶兆》依舊不
是一張容易親近的作品,我相信克里斯多佛楊格一開始也未以「好聽」為目的,畢竟這是
個極具壓迫感的恐怖電影。
接著,來談一下〈Portrait of Mr. Boogie〉。雖然作品主要是由他人代勞操作合成器與
音源軟體,但楊格畢竟是指揮者,所以當我聽到這首頗感訝異,因為這曲風根本就是恐怖
片魔王界的dubstep嘛!倘若連遠古邪靈都開始跳起電音之舞,那利用8厘米膠捲進行殘酷
屠殺想必也是時代所趨,再過幾年邪靈可能就都用無線網路了。
整首曲子最讓人頭皮發麻的,是它那段「嗡、嗡、嗡」的急促三連音,不過〈
Levantation〉才真正是恐懼的組合,裡面剪貼一堆陰朝地府般的低聲闇語,彷彿鬼魂就
環繞在你的音響四週。下一段〈The Horror In The Canisters〉後段巨聲猛竄出來的噪
音節奏更是暴戾張狂,根本不是一般人類會想作出來的「音樂」。相形之下〈My Sick
Piano〉就顯得「和煦」許多,即使它裡面的鋼琴取樣好像唱盤跳針,並搭配懸疑的電子
合成器,聲音情境有如電影內不時穿插的8厘米滅門虐殺影片。事實上,不少影迷便反映
《凶兆》最恐怖的不是嚇人音效,而是那些滅門影片的背景音樂。
全片唯一能夠輕易辨識出來的旋律,應該就是〈Never Go in Dad's Office〉出現的鋼琴
主題,配合慢拍舞曲鼓點居然意外好聽,也很有克里斯多佛楊格過去撰寫恐怖作品時,必
定出手的悲傷抒情風格。所以,當他決定專輯最後收錄的混音舞曲版本將由〈Sinister〉
不斷反覆的懸疑鋼琴和弦出任,我自己是覺得有些可惜,畢竟〈Never Go in Dad's
Office〉聽起來比較像是《凶兆》的主題曲。
上文提到,整張CD有九成內容都屬於番外篇,那剩下的另一成呢?克里斯多佛楊格在CD內
頁便寫道,為了支持他的死忠樂迷 (他用了『die-hard fans』一詞),特地整理出一首原
汁原味、未曾改編混音過的原著配樂組曲,放在第12曲〈Sin Sister Sweet〉,長達九分
半鐘。克里斯多佛楊格最後鼓勵大家把電燈關掉,好好享受這段摧殘感官的恐懼之旅,而
他確實達到目標,必須要鼓起勇氣才能聽第二次《凶兆》,電子樂要搞得這麼危險也很不
簡單,但它卻是一張很優秀、言之有物的恐怖類型專輯。
推薦給不怕毛骨悚然的堅強耳朵們!
(3.40 / 5.00)
Music Composed by Christopher Young
Album Synthesizers, Keyboards, Sound Design & MIDI: Jason Acuna and Daniel
Wehr
Album Arrangements by Christopher Young, Jason Acuna and Daniel Wehr
Music Editor: Tom Milano
Score Mixed by Jason Acuna and Daniel Wehr
Score Recorded by Jason Acuna and Daniel Wehr
Album Mastered by Patricia Sullivan
作者: yuchueh0305 (Boss)   2013-08-25 22:19:00
喜歡這片和Christopher Young,但這次真的有點太超過,還是比較喜歡他以前的風格!!!
作者: KoalaLin (林紙鶴)   2013-08-27 01:26:00
個人偏向認為這是他的實驗創作,哈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