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 天狼初嚮:饅頭荻坂下鶯橋

作者: mistshadow (嵐影)   2023-03-14 16:22:20
代品豪po
[日期]:2022/12/10-12/11
[人員]
品豪(領隊、學員、證保、大廚)
威澄(交通)
梅子(新生裝備、裝備)
書瑾
阿萬
定靜(輔領)
凱傑
璉昀(醫官)
政蔚(新生)
許婷(學員、紀錄)
山難:子涵
留守:映蓁
包車:彭任偉0912-489-038
[預計路線]
D0:天祥C0
D1:C0 -> 白楊步道 -> 饅頭山 -> 1140m營地C1
D2:C1 -> 單攻萩坂山 -> 萩坂駐在所 -> 瓦黑爾溪 -> 鶯橋、西奇良駐在所 -> 中橫15
7.8k
[實際路線]
D0:天祥C0
D1:C0 -> 白楊步道 -> 饅頭山 -> 最低鞍940m C1
D2:C1 -> 轉進叉路940m -> 鶯橋南口 -> 瓦黑爾溪 -> 中橫157.8k
[轉進、撤退條件]
C1 未紮到最低鞍則原路撤
C1 紮到最低鞍則續行砍萩坂山單攻,12:30前到溪底可以單攻鶯橋
[紀錄]
D0 (12/9)
2300 除了阿金、品豪以外的人搭包車前往天祥舊站亭。因為隔天太魯閣馬拉松4點半封路
,只能先上天祥
D1(12/10) 天氣:晴/人員狀況:佳
0400 阿金、品豪搭莒光號夜車到新城站後換包車抵達天祥舊站亭
0620出發
0635白楊步道入口,進隧道,需頭燈
0641出隧道,整裝收頭燈
0646續行白楊步道
0650轉彎處找到尾稜上切點H520,上切點明顯。阿金拿出準備好的香菸、品豪拿出蘭姆酒
祭祀山神
0658陡上,巨石、枯枝落葉多,植被雜但不影響行進,石頭很碎易落石,偶有駁坎。路跡
不明顯,抓方向上切
0749開始有黃色路條,右有小溝,順稜繼續往上,阿金已先過溝
0755看到紀錄裡的衛星控制點007
0806有明顯黃色路條指示轉向,轉向過右側小溝(很平),跟阿金會合
0815上到主稜H730,很多層駁坎,休息
0830主稜續行
0846 H800處很陡,有白色棉繩,繩很新,甚至佈成網狀,有幾處落差大,有一處需要踩
繩子爬上去,令人讚嘆架繩者的巧妙,過地形時易落石
0920全員過完地形,休息
0930出發,變緩,有黃色路條
0954 ~H850此處較緩,兩側邊坡很陡,休息
1005出發,沿路有路條,芒草多
1030土滑、碎石多,架10米繩輔助
1040休息,看得到北邊中橫
1050出發,沿路有路條,芒草多
1100 ~H900土坡很滑,踩點小,有些地方落差大,開始連續架繩,需要從後方回收傘帶傳
到前方架,連續地形中間的平坦處頂多容納2-3人,無法容納所有人,只能一路往上,隊
伍拉很長。有幾段架繩是班底認為有風險需要架,有些是路很滑架給新生比較好走
1236全員到稍微平坦處,~H1000,休息
1242出發,芒草陡坡,一樣土很滑石頭很碎,繼續連續架繩,隊伍拉很長。後來討論後,
推測下方網狀白繩是2018太魯閣紀錄中的金領隊架的,為了帶團上饅頭東稜,但到H900處
地形難度更高,甚至有垂直落差,連續地形且中繼站不足,因此放棄繼續架繩,改開我們
後來走的轉進路,帶團從鶯橋南口上饅頭
1351終於到饅頭山頂前較緩處,有駁坎
1405全員抵達饅頭山頂H1120,休息午餐,阿萬拿出攻頂罐蘋果汁,書瑾掏出酒杯做調酒
1440出發,沿路有路條
1448到饅頭北邊小山頭後,往西沿稜下,有路條,土坡陡下
1513遇到繩,有點舊,拉繩小橫渡H1040
1553腰繞H990,下一個路條不好找,找不到下切點
1606沒有看到路條,決定直接下切,蕨類海
1610高度下了約20m後看到路條
1616三岔路口(往北為轉進路),看到明顯黃色路條
1625全員抵達最低鞍,紮營 (前段稜很瘦,差點以為沒地方紮)
[晚間班底討論]
原本審隊時有準備轉進路線要審,但審隊時山難留守認為若只紮到最低鞍,則可直接回撤
,因此未審轉進。
然而,現場發現饅頭東稜比想像中困難,班底認為回撤需多段架繩+吊背包,又沒有中繼
站,如此陡下風險過高。
若安排原路向萩坂山前進,會遇到斷稜,且D1行進速度比估時慢,因此D2若走原訂路線向
前會有摸黑風險,而上到公路前有地形,不宜摸黑。
看紀錄後,轉進路線下到溪底估時僅需2小時,路況為蕨類海陡坡土鬆,相較斷稜而言是
隊伍較能負擔的路線。
最後,山難留守同意隊伍走審隊時砍掉的轉進路線。
D2(12/11)天氣:陰,預報可能有雨/人員狀況:佳
原本因為擔心路況,想要早點出發,預計0600,但0620天才足夠亮
0630出發,往回走一小段,到三岔路口,跟黃色路條往北轉下轉進路,進溪溝,無路底,
蕨類海擋住視線有點難走,偶有黃藤,很濕滑,溪溝石頭都是青苔。雖有路條,但推測是
上切時綁的,有些路條位置不佳,從上面往下看會找不到
0651 H890往左出溪溝
0710過一淺溝上到小稜~H800,休息
0735出發,馬上遇到路條分叉H790,繼續沿稜or過溝,兩邊都有路條。凱傑阿萬輕裝往溝
探,認為溝土滿鬆的,加上書瑾的離線地圖有兩條航跡,其中一條沿稜下到H750才轉西北
,所以決定繼續沿稜走
0740下稜下到稜斷掉處(~H750),往左切下溝,不好下,凱傑書瑾阿萬先下探,其他人一
邊架繩慢慢下,直到前方叫後面的先暫停。(阿萬敘述:三人下到溝底,看到對面邊坡有
腰繞路,但很窄看起來很可怕,很像獸徑。沿溝往下探,看到垂直落差,應為乾瀑,落差
約5-10m,附近沒有樹可以架繩,因此叫大家回頭,同時凱傑沿溝往上探有沒有地方可以
過溝,凱傑說不行)
0806前方回報不能過,需要回頭,回路條分叉處。事後回想,因為溝很深喊叫不太聽得到
,下探前應讓凱傑和阿萬帶著其中一組無線電下去
0842全員回到路條分叉處H790,過溝,再上稜,沿稜左邊坡走(即是書瑾的另一條航跡,
兩者差了一個溝),有路條,陸續有駁坎,一樣蕨類海濕滑土坡
0917抵達鶯橋南口,拍照
0945出發,下切,有路條,路跡明顯
0950有駁坎,可紮8Tx1
1000全員到溪底H650,看到對岸溪溝有路條,午餐
1040過溪,水最深處約半個小腿,長筒雨鞋不會進水,短筒的脫鞋過。過溪後沿溪溝上,
芒草+石頭,有桃紅色路條,很新,路跡明顯
1050往北口叉路有疊石
1107左轉上切點明顯H730,有白色棉繩+紅色噴漆,上切到稜
1120休息,定靜的褲子上黏了滿滿的魔豆
1130出發
1140左轉洛韶古道H780,路跡非常清楚
1145碎石坡,有白色棉繩可拉,橫渡+向上,路徑長約20m
1155全員通過碎石坡,往左續行古道
1158垂直岩壁鑿出的路,不足一米寬,偶有暴露感,沿路好幾段,總長約80m
1212 H800垂直上切處,整段有白色棉繩可拉,往上+中間有一段橫渡,踩點很小,無中繼

1245全員上完地形,休息,~H850
1250出發
1315抵達洛韶路11號,有門牌,有人住,休息吃泡麵
1350出發,五分鐘抵達中橫公路157.8k,等包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