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 ch10 確保

作者: kingyi (奕大師)   2014-07-15 14:34:20
Ch 10 確保(Belaying)
前言
確保三要素:
1. 對繩提供有效制動力的方法
2. 牢靠的固定點和確保姿勢以抵禦墜落的衝擊
3. 一個有經驗的確保者
綜論
(一)選擇確保點(belay spot)
1. 適於放置好的固定點
2. 安全的位置(避免落石、攀登者墜落的路徑…)
3. 若可能的話,讓確保者舒適
(二) Lead & Second
固定點 墜距 攀登風格
Lead 沿途架設固定點 大 較保守
Second 沿途回收固定點 小 較大膽
※先鋒者的墜距=先鋒者和最高固定點間距離*2+繩子伸展的長度+確保者往上往前被拉動
的距離+確保者給予的繩長
※在多繩距(muti-pitch)攀登中,攀登者可能每段繩距輪流先鋒、每數段繩距輪流先鋒,
或繩隊中有攀登能力較佳的人時由其擔任較多或全部的先鋒,而其中以每段繩距輪流先鋒
最為耗時。
(三)墜落
1. 名詞解釋
靜態力:繩受力=攀登者重量
動態力:繩受力=在攀登者有重力加速度時止住其墜勢時所需的力
※動態力遠大於靜態力
※動態力以千牛頓(kN)為單位計算,人體所能承受的力約為12kN,或約體重的15倍。
※靜力繩、編織帶環、普魯士繩…都沒有足夠的延展性和強度承受動態力(墜落)。
※過去使用的登山繩受限於科技,繩的材質沒有足夠的彈性,故確保有一黃金律:繩必為
動態—藉由動態確保來降低攀登者所受的衝擊力,但具有因繩子滑動過快而燙傷確保者雙
手的缺點。而現今的繩本身即有延展性,故雖確保器限制了繩的滑動,攀登者仍受到動態
的確保,而固定點所受的衝擊也減低許多。
墜距:制動住墜落前攀登者的墜落距離
墜落係數(Fall Factor):墜落係數=墜距/可吸收墜落的繩長
a. 最大值為2,為假設繩子無法伸縮,繫於一固定點,在攀登至某一高度時,發生墜落,
並墜落至在此固定點下相同距離處。
b. 相同墜落係數代表人體承受相同的衝擊力
※標準的UIAA-CE對動力繩的墜落測試是將一80kg的物體在2.8m的繩上墜落5m的距離
(FF=1.78),其須能承受5次以上測試,第一次墜落時繩上的動態力不得超過12kN。
2. 保護先鋒者
a. 先鋒者開始先鋒後應盡快架設牢靠固定點,除了避免直接墜地外,也是因為墜落係數
最大的墜落發生在先鋒者繫入第一個固定點前。而架設第一個固定點也有助預知墜落時的
路徑和受力方向。
b. 長距離墜落的危險 v.s大的墜落係數
c. 確保者可戴上手套
(四)確保
1. 確保裝置
確保器的運作原理在於:
a. 使繩子彎曲成一定角度(制動角),使繩子因變形而產生抵抗的制動力。
b. 藉由確保器提供摩擦,產生制動力。
※制動手仍為制動力最初、最重要的來源,故確保者的制動手都不應離開繩子。(例外:摩
爾結)
目前常見的確保裝置有以下幾種:
a. 孔狀 ex:ATC
優點:結構簡單,不受冰雪影響,亦不會有機械故障的疑慮。
缺點:依賴制動手與繩子間的關係。
b. 自鎖式 分為兩種:
i)彈簧自鎖式,如Grigri
優點:使繩於確保過程中順暢來往,確保過程更輕鬆,亦可使體重較輕的確保者確保體重
較重的攀登者。
優點:僅適用特定孔徑的繩子,可能因攀登者突然的動作或確保者給繩過快而卡住,受冰
雪侵害的繩子或濕繩都不適合使用這類確保器。
ii)多功能孔狀自鎖式,如Petzl Reverso。
優點:可使上方確保更為舒適安全。
須注意當繩子直徑小於10mm時即失去自鎖功能。
須特別注意即使使用自鎖式確保器,制動手仍然不能離開繩子。
在使用任一廠牌所出的各式確保器前,務必詳閱其說明書。
2. 制動手
a. 左右手:當攀登者墜落的路徑可能在確保者左側時,則使用右手確保較佳,反之亦然。
b. 掌心向上或向下:掌心向下可提供較有利的制動,但動作較不順手。掌心向上則較順手
,但制動力較差。
3. 其他確保方式
a. 使用義大利半扣(Munter Hitch)
注意:使用義大利半扣時,搭配梨形有鎖勾環為佳,因其較大,則繩子通過勾環更順暢。
優點:義大利半扣藉由繩和鉤環間的摩擦,以及繩和繩之間的摩擦產生制動力,其制動力
比許多的確保裝置好,且較不受制動角度的影響 ((Fig. 10-8)
缺點:容易造成扭繩,且因有繩子間互相摩擦,也造成繩皮的磨損。
b. 坐式確保(Hip Belay)
利用身體與繩的纏繞產生磨擦力,在攀岩時通常不作為確保的方式,但適用於冰雪攀登和
溯溪。 (Fig. 10-9)
優點:不須確保器,架設容易,效率高。
缺點:確保者可能因繩子滑動而灼傷、放開制動手。
注意:確保者把自己繫入固定點時,固定點應在制動手的另一側,這點和使用確保器確保
時相反。
(五)固定點
1. 在選擇架設固定點位置時,應充分考慮其可能受力的各種方向。上方確保follower時
,受力方向為向下,但先鋒墜落時,則固定點將受到向上的拉扯力量。而在橫渡時,固定
點會受到左右拉扯的力量。
2. 天然固定點
a. 樹木
應選擇活木,並檢查樹木根部的深度、和懸崖的距離,注意應將繩環繫在樹木接近根部處
以避免過大的力矩將樹木連根拔起。
b. 岩石
可檢查岩石的大小、岩石底部、重心、裂縫,堆疊形式(被壓在其他岩石下方的更牢固)
3. SERENA 固定點系統架設原則
Solid 固定點每個組成支點都應是牢固的。
Equalized 均力。讓受力平均分攤在每個固定支點上。 (Fig. 10-11)
REdundant 有餘性。要考慮固定點任一組成支點失靈的狀況,故每一固定點都至少要有2
個組成元素,3或4個為佳。
No extension 沒有延展性。當任一組成支點噴掉了,則主點會因鐘擺效應而擺動,但其
和其他支點的距離不應延長過多,以減少動態力。
Angle 注意各支點間的角度不應過大。在2個支點的情況下,角度不應超過120° (Fig.
10-17)
4. 均力固定點系統(Equalizing Anchor)
在討論任一種固定點系統時,要先認知到沒有絕對均力、完美的系統,每種系統都有其優
缺點。
可分為兩者形式:
a. 靜態分攤法(Static Equalization)
最簡單的靜態分攤法即為由兩個帶環各自連接一個固定點再扣入一個有鎖勾環。(Fig.
10-13)而常用的三力分攤系統則為以一條長的帶環(約5~7m)繫入三個固定點,將固定點間
的繩子向下拉,最後把三個繩環綑在一起打一個單結或八字結,將有鎖勾環扣入最後產生
的繩耳中。(Fig. 10-14)
優點:架設簡單、直觀,遵守No extension原則。
缺點:無法滿足Equalized原則,各支點所受的力不同。
b. 自動分攤法
可分為兩種:
i) sliding X (Fig. 10-15)
優點:可藉由勾環的自由移動來達到自動均力的效果,架設簡便。
缺點:要考慮繩環和勾環的磨擦問題,可選擇新的、細的縫製帶環或是較大的鉤環解決。
違背No extension原則,當任一支點噴掉,會有極大的擺盪。在帶環上打上單結可減少此
問題,但也限制了勾環的自由移動。
ii) Equalette (Fig. 10-16)
優點:由以上靜態分攤法和sliding X的比較,可發現兩者各自的優點即是對方的缺點。而
Equalette則平衡這兩種做法,使其同時達成適當的均力和無延展性。
缺點:系統比前二者更複雜,架設更費時,且較不易檢查。
(六)確保姿勢和位置
確保者應假設當攀登者墜落時的各種狀況,並預測自己會如何地被拉扯。
1. ABC原則:Anchor、Belayer、Climber的位置要成一直線,如此則確保者就能確定自己
只會在這條直線上移動,而更能預測發生墜落時自己如何應變。
2. 確保後攀者時,可以面朝外,使固定點在自己身後的姿勢做上方確保。在確保者懸吊
著或半懸吊的情況下,另一個選擇是架設一個轉換受力方向的固定支點,使確保動作變換
為Top rope的形式。 (Fig. 10-21a)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轉換方向用的支點不應選擇確保
固定點中的任一支點來操作,容易造成此支點的失靈而影響整個固定點系統。
(七)溝通信號
常用的溝通信號包括: (Table. 10-2)
準備攀登 (Belay on):提醒確保者準備確保
確保完成 (On belay):確保者回應攀登者已確保完成
開始攀登 (Climbing):告知確保者已開始攀登
請攀登 (Climb):確保者開始確保動作
拉到我了 (That’s me):上方確保時,在準備攀登前,確保者已將繩子拉緊,攀登者提
醒確保者不須再收繩。
解除確保/確保解除:攀登者要求確保者解除確保。
落繩:垂降拋繩時提醒地面的人們注意繩子。
(八)其他確保技巧
1. 脫離確保
在緊急情況(如另一個攀登夥伴受重傷,而沒有人能夠救援時)可以使用摩爾結以脫離確保
狀態。 (Fig. 10-22)
2. 自我確保攀登(self-belayed solo)
3. 運動攀登確保
運動攀登確保的確保者多在地面,沒有繫入固定點,要小心避免繩子用盡,從確保器滑出
的危險,打上繩尾結是一個好習慣。
結語
熟悉確保的技巧和確保站的架設能讓我們成為值得信任的攀岩夥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