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掌握攻擊與選球的因果關係 廖健富高打擊

作者: chdc ( )   2021-09-06 13:09:43
https://tw.appledaily.com/sports/20210906/64X7JTPHNRGFLIHVUI3W2E6XCI/
掌握攻擊與選球的因果關係 廖健富高打擊率低三振率
樂天桃猿廖健富在2017年高中畢業挑戰中職,19歲就在一軍生涯初登場,不少球探認為,
他擁有鷹眼般的選球能力,水準遠超過同齡選手。今天賽前,廖健富生涯三振與四壞正好
都是130次,同一時期,全聯盟三振比他少,四壞比他多的球員只有統一獅開路先鋒陳傑
憲1人,而陳傑憲進職棒時已22歲。
中職今年停賽之前,廖健富出賽29場,打擊率3成29,但全壘打掛零,長打率僅0.400,甚
至比上壘率0.425還低。7月中旬復賽之後,廖健富長打能力復活,8月份出賽14場就有6轟
,打擊三圍0.373 / 0.415 / 0.729,拿下生涯第2座月MVP。
談到停賽前與復賽後的差別,廖健富表示,之前揮棒軌跡變長,但有時當局者迷,自己並
沒有發覺,只是維持過去的攻擊策略,雖然打擊率沒有掉,但長打明顯少很多。還好教練
團旁觀者清,找出他的問題所在,加上疫情停賽有時間可以調整,復賽之後才找回過去的
長打能力。
即使擁有過人的選球能力,廖健富談到自己的攻擊策略時,頗富禪意的說:「攻擊靠選球
,不是選球再攻擊。」這是總教練曾豪駒傳授的心法,廖健富進一步的解釋:「攻擊必須
主動積極,只要是自己設定的好球就不放過。如果只是想靠選球上壘,就有可能錯過可以
攻擊的好球。」
曾豪駒認為,「攻擊靠選球,不是選球再攻擊。」並不是適用所有打者,畢竟對於經常追
打壞球的打者而言,執行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廖健富與陳俊秀、林泓育都是屬於好球帶很
嚴謹的打者,當然希望他們出棒能更積極主動,只要是自己設定的球路都可以攻擊。
(王覺一/桃園報導)
=====
這篇說明了球員固定揮棒的難度(投球也通用)
自己覺得一樣但是實際上就是不一樣 這時候就需要教練提醒跟修正
還有提到需要針對不同人設定不同打擊策略
真的不是教練都不做事給球員發揮就好
當然做錯事會比不做事還慘(看向去年)
作者: alexcf (支持LAMIGO)   2021-09-06 13:17:00
去年就教跟進來啊XD
作者: JimmyBlue (飛行電冰箱)   2021-09-06 13:21:00
如果揮棒速度夠快是可以跟進來打沒錯呀...
作者: Yofu (Happy!Yeah!)   2021-09-06 14:17:00
健康沒傷軌跡就調正常了~~
作者: lil975 (槍仔)   2021-09-06 16:40:00
這總教練還是當打教比較像個料
作者: edison321 (我偏要動幾動)   2021-09-06 17:43:00
小胖好球帶應該不是很嚴謹吧XD
作者: www90173 (明鏡)   2021-09-06 18:02:00
帶進來碰出去
作者: ji31g42go61 (誰是我)   2021-09-06 19:41:00
我覺得可能像是某人說法也就是翻譯上意思可能跑掉。也就是看起來像是同一句話,但是其實上是不同意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