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大王降臨北國(上)

作者: TheMadThanos (憤怒的葡萄)   2018-12-15 21:46:37
大王降臨北國:日本火腿「奇想天外」的野球拓荒路(上)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366/3535631 鄭仲嵐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3/99/5658435.jpg&x=0&y=0&sw=0&sh=0&sl=W&fw=1050
日本火腿隊宣佈與王柏融簽約,火腿GM吉村浩對大王讚譽有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2月7日,台灣棒球圈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Lamigo桃猿隊的野手王柏融,由球團正式宣
佈,被日本職棒北海道火腿鬥士隊延攬,明年將披上火腿隊戰袍,從北國大地出發。球團
經理吉村浩宣佈:「對於台灣史上最強的選手表示敬意,在長時間的調查後鎖定他。王柏
融年輕,而且以他的身手,相信在日本也可以相當活躍。」
有日本記者跟筆者說:「想不到是吉村出手了,真的是太厲害了,當初我們沒想到會是火
腿。」不少日本記者當時設想的是西武跟羅德等球隊,等到王柏融確定落腳火腿隊,反而
讓日媒為之驚嘆。在日本棒球圈素有「智將」之稱的吉村浩,一向以快狠準的判斷力出名
。而火腿隊球團的經營策略,更在十幾年來有著十足開拓精神,讓過去的東京中型球團,
搖身一變成為北海道之雄。
被東京人忘記的球隊
時間回到2004年,日本火腿隊首次來到北國札幌,開始著手開發這塊職棒處女地。在此之
前,火腿隊是一個長年紮根在東京,卻又常被東京人給遺忘的球隊。
火腿隊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後1946年成立的參議員隊,隨著戰後復興,球團易手
給東急、東映與日拓等集團,更名為飛人隊,一直到1974年日本火腿接手後,球團才穩定
下來。而球隊主要以明治神宮與後樂園球場為主場,直到1988年東京巨蛋開幕後,火腿隊
才與巨人隊一起共用巨蛋球場。
雖然兩球團共用巨蛋,但火腿隊的人氣卻矮了巨人隊一大截。在巨蛋開幕後的90年代,巨
人隊每年觀眾總人數約末在350萬人這個數字,反觀火腿隊,只有在開幕前幾年達到近250
萬人,隨後幾年逐年下滑,到2002年時只剩126萬人。面對入場人數下跌,球團還祭出「
免費贈票」,在開賽前把外野門票放在入口處,希望以免費入場的方式吸引球迷捧場。但
就算如此,火腿隊的票房依舊毫無起色。
最終,日本火腿決定告別過去50多年的在地經營,在2004年起正式將主場轉到北海道札幌
巨蛋。與此同時,一場在球團內部的寧靜改革,也正默默的付諸實施,並影響火腿隊至今

引進大聯盟思維
就在球隊計畫搬家的2003年底,球團任命島田利正為札幌移轉準備室次長,負責一連串的
搬遷作業。1979年進火腿球團的島田利正,父親在二戰前出身中國上海,從小島田在父親
國際化的教育下,練就流利的英語能力。長年來,島田便在火腿隊擔任外國選手翻譯與涉
外事務——儘管當時的他,對棒球還屬一竅不通。不過總是這樣的機遇,反而讓火腿隊開
啟球團改革大門。2004年起,島田利正轉任戰略室長,在他走馬上任之際,火腿隊的改革
也逐漸成形。
隨後在2005年1月,島田找來吉村浩擔任球團經理高田繁的智囊。吉村浩本身是《日刊體
育》記者,擁有敏銳的觀察力,1999年辭去記者工作後,吉村跑到美國大聯盟任職底特律
老虎隊的球團經理輔佐,負責獻策也學習球團經營,後於2002年回到日本。吉村先是在阪
神虎球團社長旁工作3年,接著被火腿隊挖角。高田繁回憶當時說:「根本不認識吉村,
但是球團說他在大聯盟工作過3年,要我跟他一起工作看看這樣。」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3/99/5658539.jpg&x=0&y=0&sw=0&sh=0&sl=W&fw=1050
日本火腿鬥士隊球團經理吉村浩。 圖/作者提供
而2005年正是吉村加入火腿隊的第一年,當年美國因為《魔球》這本書而掀起風潮,讓大
聯盟各隊開始重視進攻指數與上壘率等玩意。島田利正對球團職員們說:「我們要跟上時
代,抓住時代潮流才不會被淘汰,在棒球界不會被擊敗的人,是擁有創新思想的人。」而
吉村正因為在美職老虎隊的經驗,使他首當其衝地學習到如何將球員能力予以數據化,並
在回到日本後,獨創一套棒球操作系統(Baseball Operation System),隨後他也將這
套系統帶到火腿隊。
就如同電影《魔球》般,當時這套系統詳細列出出選手的各項數據外,也另有球探報告並
預設選秀順位等。而為了開發這套系統,球團更是不手軟地投入2億日元,如果想看更多
精密數據,只有球團高級幹部才看得到。這套系統也被稱為「吉村的腦」,直到今日,火
腿隊每年依然投資數千萬日元持續優化。其中這套系統令人津津樂道的「戰績」之一,便
是系統上線的2005年,以第一指名選擇了來自台灣,當時就讀九州福岡第一高校的陽仲壽
(後改名陽岱鋼)。
其實高田繁當年也是看了這份報告,才第一次聽過陽仲壽的名字,原本認為頂多列入選秀
候補名單,不至於要第一順位,但吉村百般勸說:「陽仲壽是第一流的選手,請您一定要
去視察。」於是遂在半信半疑下,高田跟著球探主任山田正雄去現場觀察,立即被陽仲壽
的身手給吸引。最後陽仲壽便以第一指名的身份正式入團。
選手永續經營
不過,電腦選秀也不是那麼順風順水,還有人為因素在。隔年2006年,球團再靠著這套系
統選上長野久義(現巨人),卻因為長野對巨人有著深刻嚮往而拒絕火腿隊。當年長野早
已放出消息「非巨人不去」,此宣言也讓多數球團打退堂鼓,但火腿隊依舊堅持指名長野
,球團幹部對此更是有所微言。不過吉村倒是冷靜地說:「長野就是我們想要的外野手,
為何不選?」認為既然是好選手,那就堅持到底,並用數據資料說服他。
球團幹部曾說,吉村在經系統分析出後,會給予每位選手一套發展建議,無論選手是球隊
發展核心、或是需要調整甚至建議從育成出發等,吉村的判斷都十分果斷,也替球團建立
了永續發展的供應鍊,讓預算吃緊的火腿隊,反而在資金運用上相當得宜。在他任內,球
隊的總年薪從來沒有超過球隊的薪資上限。
就好比春秋戰國時期,大國喜歡養食客一樣,現代有錢的職棒球團,也喜歡使用人海戰術
,多選一點育成選手進來,甚至不惜砸錢再成立三軍。日本火腿則一直將球團選手控制在
65名左右,採用少數精銳作戰,不打虛兵。其戰略精神就是,訓練一位選手,就完全讓他
適才適用,找出場上的定位,而不是讓他一直枯坐板凳。
吉村浩帶頭的改革,讓火腿隊出現不同於以往的全新風氣。除了新人選秀外,吉村也透過
這套系統,從養樂多隊挖來稻葉篤紀、2006年再找回新庄剛志。在僅僅轉到札幌兩年下,
火腿隊就拿下睽違44年的2006日本職棒冠軍,並與當年的La New熊在亞洲大賽上一較高下
。火腿球團的一波波改革政策,不僅成為媒體熱議焦點,也讓許多球團開始思考,是否要
在球團經營與球員養成上導入新的思維,才不會被淘汰。
談到吉村浩,許多日本記者都是讚譽有加。一位《東京體育報》記者就說:「別看他平常
愛說笑,他是思緒相當敏捷的人,行動很果斷。」另一位則說:「他就是天才,英文講得
很棒外,他常有別出心裁的調查行動,不是很喜歡大家都在追捧的東西。」
吉村一路從2005年的球團經理輔佐,到2015年接任球團經理,每年都會從美國學習最新的
棒球管理知識。2016年起,更把整個球團直接拉到亞利桑那州進行春訓,不只球員,連球
團職員到教練,都要一起參與。而這樣的不斷精進與成長,讓火腿隊這十幾年間,始終站
在棒球技術的最前端。
作者: g308   2018-12-15 22:03:00
原來日職也有送票過喔XD 不知道美職有沒有送過
作者: airflow (享受壓力)   2018-12-16 00:28:00
可是陽仲壽沒有頂上第一流的游擊手位置呀
作者: butywater (向前、向前、向前)   2018-12-16 06:54:00
原來是日本藍天勇出手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