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的本質是什麼?對我們家來說並不重要。
一來是小朋友年紀小(6Y 4Y 2Y),跟她們解釋也是一知半解。
二來舅舅我本身就不是什麼專業球迷,進場看球只是吼吼叫叫,感受氣氛。
輸球了嘆口氣,贏球了今天很美好這樣。
看到小朋友多學會LMG的加油舞蹈心裡面會暗自竊喜「嘿嘿,推坑成功」
![]()
(小朋友們跳舞,水管請安心服用)
對我們家而言,尤其對我來說,進場看球既不是看球,也不是看Girls。
而是帶著三個小朋友到處跑到處玩。
我們家三個小朋友也看不懂球,但是會跟著加油聲一起喊喊叫叫。
也不會看Girls,因為他們只看LamigoKids,只會跟著Kids一起唱唱跳跳。
棒球的本質是什麼?
對我們家而言,就是看見小朋友身上純粹的快樂。
要很懂棒球嗎?在我們家不用。
應援舞蹈要很精準嗎?在我們家也不要求。
享受球場的熱鬧氣氛,純粹的家庭日,純粹的快樂。
是很不專業的球迷,但卻是從2008以來進場次數最多的半季。
(2007年還是學生外野吃到飽)
雖然進場也才僅僅三次
第一次帶著我媽,大姊跟姊夫,三個小朋友,我表弟還有我。
我媽、大姊跟三個小朋友都是第一次進場。
對於加油的氣氛她們也看得很開心。
而且最後也贏球。
第二次是專程去拋彩帶XD
第三次則是帶著大姊、姊夫、二姊、三個小朋友還有我表弟跟我。
二姊是第一次進場看球,一樣看不太懂,但是至少會被加油氣氛感染。
而且最後也幸運贏球,就是九局下倒打五分那場。
大人小孩都看得很開心。
不過我想如果當天沒有贏球,進場的喜悅還是會減少一半。
所以戰績也並非可以直接無視啦。
幾次經驗還是有希望球團改進的地方。
包括音響,第一次進場是坐熱區後排,音響的音量的確讓小孩子受不了。
第三次進場則是坐熱區的八、九排,中場表演森巴舞蹈的時候,
「大砲哥們」把我們這邊的視野全部擋光光,好不容易有空檔不用看照小
朋友,但是舅舅我卻看不到啊啊啊(崩潰
而且當天剛下完雨天氣很熱,小朋友都滿身大汗。水霧降溫的確是一個好
建議。
※※※
再來談談房妍開球造成的話題。
身為一位男性球迷,我覺得這種表演並沒有什麼不妥。
只是下腰的動作所呈獻效果很差罷了。
有些人提過的幾個反對的理由,比如說:
「球場不該出現如此不合宜的表演。」
從最早的喇叭大鼓加油,到LN Girls到現在LM Girls,
甚至比基尼開球。「這種表演不該在棒球場出現」的聲
音一直沒停過。按現在四隊都有啦啦隊的情況下對比當
初反啦啦隊出現的意見。什麼是球場可以出現的?什麼
又是球場不可以出現的呢?
「大師嫂都跳出來說話了!」
其實就所有反對聲音裡面,我認為大師嫂說的最好。
直接的表達「難看死了!」,完全不需要找什麼其他
論點支援她對這次開球的厭惡。
如果你是10號球迷,當你說「難看死了!」就是最無堅不
摧的批評。其他人我不說,但我絕對百分百認同各位十號
隊友對於不同尺度的接受度。
至於大師兄他們的家務事?「清官都難斷家務事。」旁人就
不需要多加置喙了
而站在身為三位小朋友的舅舅的立場,自從我認知我無法阻止小朋友們
長大以後,能做的只剩下就是從旁教育。
舉幾個「無法阻止小朋友成長」的例子。
比如說老大(6Y)某天從幼兒園回來用手比了個交叉姿勢,說:「我在抽菸。」
比如說老大某天突然對著我說:「你是腦袋壞掉喔?」
比如果老二(4Y)手腳俐落的打開插頭電源,打開電腦,跟我說她要看
超級馬力歐的影片。
大人們沒教過她們這些事,甚至不允許她們做這些事。但是她們還是學會了。
我們能做的只剩下告戒她們抽菸是危害健康的、對別人說「腦袋壞掉」是很不
禮貌的、陪她們看超級馬力歐,但是限制五~十分鐘的時間...諸如此類。
所以對於房妍這次開球的表演方式,我也僅會教育她們用健康的方式看待。
我無法定論這樣的開球方式對於小朋友會有怎樣的影響。
我更沒有權力說阻止小朋友接觸這樣的表演是錯的。
單純的分享自己在教育小朋友上的一些自身經驗。
以上,真是亂七八糟的心得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