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吳醒峰 的iPhoneXS、XS MAX信號門分析

作者: BadGame (人生 歡樂易忘卻執著痛苦)   2018-11-30 11:58:47
吳博士是IEEE的會員,前一陣子才從華為離職(也只待1~2年)
這次跟業界朋友用了實驗室做了2次測試,看來時間不夠 也只能推論不好的原因
大概就看看一下,太專業了點。
我關於iPhoneXS、XS Max信號門的分析和看法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12001726784810&mod=zwenzhang
不看網頁實驗數據圖、專有名詞之類 (也只有業界看得懂)
只看結論的話
結論一:蘋果雖然不是第一家將4天線應用到手機當中的廠商,但是能夠將4天線覆蓋
如此寬的頻域範圍,這種設計能力,當今武林,唯有iPhone——猶如一個厚積薄發的
武林高手,一次打通任督二脈;
結論二:從技術優勢應用到產品性能提升:從這次MIMO OTA實驗室的吞吐量測試結果
看,相比於上一代iPhone X,新一代iPhone性能提升的效果已經達成
2. 再說點可能需要注意的:
但與此同時,在狹小空間額外增加了兩路天線,對四路天線之間的不平衡、匹配電路
設計等等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而為了覆蓋如此眾多頻段,部分頻段上的性能折中也是
不可避免的。多天線技術就像金庸先生筆下周伯通的左右互搏絕技:要一手畫方,另
一首畫圓,互不相關,才能發揮出奇效。——天線擠在一個狹小空間,4x4比2x2更難
做到互不相干。
對於我們此次在測試過程中觀察到的建鏈困難的現象,我個人的猜測是:如同此前各
家在金屬外殼下慣例使用的TAS(Transmit Antenna Switch,發射天線切換策略)技
術類似,4個接收/反射天線的復用、選擇與切換,內部執行的判別機制和選擇策略,
複雜度也變得比以往更高,這可能是造成在某些場景下內部天線切換失效,再重啟一
下又能恢復正常的原因——而光看看EIRP,或者看單根天線增益,是看不出所以然的。
推測一:雖然與基站建立鏈接後數據下載方面iPhone XS和Max都有提升,但是由於內
部射頻通路或多天線之間的智能切換機制複雜,可能導致建鏈失敗,需要內部重置—
—反而不如單天線或2x2來的簡單、有效
推測二:iOS12.1通過軟件升級是無法改善硬件性能的,能夠修改的是一些切換機制和
算法——事實上硬件本身已經很強大,就好像既有丈八蛇矛,又有倚天劍、屠龍刀,
但什麼時候選哪件兵刃應敵——這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推測三:如果以上推測成立,我不認為intel的基帶要為iPhone XS/Max的信號門買單
,這部分應該不是intel目前承接的範疇——未來會不會集成進去?難說
手機發展到今天,軟件上在說人工智能,而硬件上也在引入各種複雜的自適應策略,
以便一邊保障用戶體驗,另一邊還要嚴格遵守各國的射頻法規要求——天線工程師們
變成了一群遊走在市井江湖中的玄學先生:摸著電路,掐指算卦,終日無休。
此次測試全過程,得到了愛否科技與中科國技的全力協助與支持,還有其他不願具名
的業界朋友分享的重要信息,本人必須在此一一鳴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