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ZEALER 出品」小米 MI5 测评

作者: BadGame (人生 歡樂易忘卻執著痛苦)   2016-03-27 14:53:11
根據對岸這篇吐槽小米5 S820體質不好的作低階,進而對體質的解釋,我覺得蠻實用的
可以參考,當然沒法用其他手段散熱的手機,還是挑中 PVS高的最好
http://tieba.baidu.com/p/4439887552
文章有點長,轉成繁體
劉翔在視頻中說降頻820是體質不好的一批820做成的,這點倒是爭議不大,但是接著又扯
到了intel的低壓u這就存在很大的問題了。為了方便理解,先說明顯的推斷性不合理,再
說技術上的。
1、降頻820與低壓u(6y30,6200u等)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東西,降頻820售價肯定 低於
普通820以降低成本,而低壓u價格比標壓u高很多,並且低壓u本身就應用於低功耗設備,
特別是core m用於無風扇設備,本身散熱性能羸弱,並且core m本身tdp經常被打破,此
時還用所謂的差體質u那就是有病。如果低壓u不僅價格高而且發熱大,那廠家還買它豈不
是有病,現在skylake可是沒有補貼了,倒不如拿著標壓自己降頻玩實在,低壓u與降頻
820除了都是頻率較低的產品外並不是一類定位的產品。
2、對於pvs碼芯片工程師給出的一段解釋:「慢/中/快/更快」(慢在這裡應該代表大數
字,快代表小數字)並非表示芯片頻率,PVS的意義是「工藝分壓」。具體指的是半導體
芯片生產的一個過程,在對半導體進行正/負離子摻雜的濃度。標注「快」的晶元通常離
子濃度較高,通常這會導致芯片可以上到更高頻率(設計範圍內)。這種材料有時候也可
叫做「熱」材料。而「熱」材料的問題就是漏電效應更明顯所以更加耗電。「冷」材料則
相反 - - 頻率通常受限但是漏電電流較低,耗電也就較低。工廠通常會盡量生產比較平
衡,中庸的晶元。
這其實說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不可能存在一顆最能超頻但又最為省電的u,這
也就很好的解釋了gpuz測試體質時的說明,上面說在風冷下數值越高越能超,在水冷和液
氮下數值越低越能超,能超的發熱大,風冷下散熱首先遇到瓶頸,導致它超不上去,而水
冷下和液氮下很少出現散熱問題,這時候冷材料的u反而因為吃不進電壓而再也超不上去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風冷極品(1.25v穩定4.5g,即高頻低耗電)的4790k在水冷、液
氮超頻時反而被大雷4790k甩遠了,超頻大賽從來都是選大雷u,但gpuz的說法本身就有很
大問題,因為它只給了一個普遍的說法,但是並不排除一些搭配情況,如當750ti在風冷
超頻時很多gpuz體質低的反而更能超,原因就是750ti本身發熱較小。
回到cpu上,超低壓u和core m系列一直被大家詬病是殘次品造的(奸商劉的那篇帖子),
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剛才已經提到最牛性能和最佳功耗在同型號u中不可能發生在一
個u身上,除非這批cpu的體質毫無差別,講解中同樣用pvs1-15來表示,pvs1代表最熱體
質,pvs15代表最冷體質(當然這只是表示,桌面上並沒有這個概念,這只是在討論手機
cpu體質時會使用到,而且這只是801的分級)。
先說所謂的「殘次」概念,大概就是原生產線中的一部分u因為部分區域不合格而屏蔽掉
了,例如i5的3317u就是把一部分三緩給閹割掉了,而說句犯眾怒的話,e3其實是核顯不
合格……,但是我並不認為這些是殘次,因為這些部分去除後有時反而能滿足需求,達到
性價比功耗比的平衡,未嘗不可。
但是低壓u並非是這樣殘次來的,其更多的是來自對於pvs的一個挑選,有人覺得i3 系列
的標壓u完全秒殺低壓u,這個說法在性能表現上是對的,但是在功耗表現上並非如此,低
壓的u系列的pvs範圍是要比m系列高的,而core m系列的pvs範圍則是最高的,極有可能就
是pvs13-15的這個區間。大家到這裡肯定會問5y71可以衝上2.9ghz,那不是熱型才有的能
力麼,但並非如此,這個u在挑選的時候是根據整個broadwell雙核四線程系列的pvs與發
熱與耗電的狀況來選取的一個中間值,也就是在4.5w tdp(我沒說滿載功耗)限制下保證
短時間2.9ghz和發熱控制的一個平衡點,因為4.5w tdp的限制和無風扇的散熱限制,其
2.9ghz首先遇到的瓶頸將是散熱而不是頻率本身的穩定性,也就是說其並不需要保證像u
系列和m系列的一些型號那樣長期穩定在2.9ghz(其實5y71對於在這個最高睿頻上的穩定
測試標準比其他u和m系列的要低),其和手機類似,散熱是優先考慮的,而5y71更有可能
是4.5Wtdp限制下的性能功耗最佳平衡點如Pvs13的位置。總之core m系列肯定是要挑選「
冷」核心來做,因為本來core m就算5y10c都壓不倒4.5w,還挑個pvs1的來做那不是作死
麼。而這種功耗差距可能只有最多1-3W,電壓也是差上一點(比如就像s6 7420在600mhz
下看電壓來判斷體質一樣),對於core m可是要命的,而且功耗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加,
pvs13-15明顯更為明智。功耗對於5200u也很重要,但15W的包容度更大(17W單烤3317u的
cpu樓主測試過,tdp不存在限制,可以穩定在2.6ghz),然而對於37W tdp的4200m就顯得
無關痛癢,台式機65W的i3根本沒有什麼感覺,而且corem因為本身是冷核心的原因也穩定
不到桌面i3的頻率。
這裡所說的具體穩不穩定是intel或者其他廠商的工廠標準,比我們玩家的普通測試要嚴
格很多,就拿個比方說,當年amd各種雙核開四核開六核的情況其實就是把那部分沒通過
工廠標準的部分解除屏蔽,但用的也不亦樂乎,core m和其他u也是一樣,可能5y71不受
限制超到4.0ghz玩家玩的不亦樂乎,但過不了工廠標準,說不定哪天就會縮肛或者其他什
麼小問題發生。
3、延伸:嚴格意義上來說最好體質是不存在的,能超的太熱,太冷的超不上去,但是
pvs1-15中總有一個檔是功耗發熱和超頻穩定性是均衡的,這其實才是極品體質,體質本身
不存在極品不極品一說,超頻大賽上的冠軍u就是大「雷」u,一切都要配合散熱情況來說。
當然對於手機或者無風扇平板來說,的確是pvs15的更優異,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那點性能遠
不如功耗散熱重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