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製造商為什麼不辦有利品牌價值的回收

作者: aiyowaya (我叫 小 王 子)   2014-09-16 13:02:50
apple這次搶很兇,看樣子android的業者壓力更大了
其實一隻手機的bom表打開,料的金額約200多美金上下
賣價往往達700美金
其中的價差扣除管銷費用,剩的就是它們所創造的獲利及累積未來的研發資本
過去手機一直推陳出新
沒有一家手機品牌業者想要作回收
只有htc在無法維修時報價給你升級新機
我覺得在android新機越來越難賣的情況下
庫存一直增,但又要一直推新機
品牌業者(sony, samsung, htc...)
怎不在上市後的半年左右嘗試落實回收制度
讓你用近期或前兩代內的同款產品,補約一萬元的情況下升級
落實舊機完全回收,
為避免得人頭利用舊機來買新機造成新機跳水無法賣高價
也可以改用只限定當年早鳥價購買(因有早鳥登記)者,就能升級一次,並落實此制
(第一隻早鳥24000,第二隻回收,收入升級費10000,之後就結束,此機不得再升級)
(換算業者均價還是平均每隻收入17000,還比跳水價收入高...)
「不覺得品牌忠誠東西好是會有,但也可以造手法去創造啊…」
一方面培養忠誠
一方面只是先把未來可能跌價的價錢先給忠誠或過去曾付高價的早鳥客戶購買
1.兩隻總售價及利潤還是永遠高於成本價
2.因前後是等於共買了兩隻,總利潤還是大於只買一隻或消費者轉買低價機的利潤高
3.新產品及出貨量及銷貨金額能見度仍有所提升,新產品及企業也繼續在市場上流通
企業營運財報仍見紅,新品市佔也跑的動,這樣就不會像大家笑說賣不到幾隻的s4 s5
唱衰唱到真的衰,沒看到有人在買,自己也不敢買了
只要把支付廣告的錢,或是未來的庫存價,轉拿去補貼給先前曾購買高價的人
好讓android高階市場價值持續存在,也才會讓人有支付高價購買高階機種的念頭
最後大部分的消費者不想買,新機只能一直跳水~~
到最後連獲利都沒有,無法再上市新機,此事業就玩完了
要買新機者也因為未來再出新的也有機會以成本較低的方式升級,消費的意願就提升
舊機持有者的心也能順利收買
(當然還是有去升級然後轉賣,造成跳水,然後自己去買別家的風險啦...)
不過在公司方面是賺了比原來只賣了比總共只有一台時還要多的收益
最重要這些舊機持有者還會像某些迷某業者的顧客一樣到處幫忙說好話
好處很多啊
否則,android陣營的高階機,就未來都只能Desire 816化了...
小弟認為這是一兼兩顧的策略
但顯然,現有的業者都只想收錢,收完就不理
但又有幾家能像蘋果一樣,客人自然就會捧現金在門口等
那這些就一點也不重要
難道他們都像雪紅姨一樣
永遠唱聖歌,不擔心高價機的消費者最後都移往競爭對手去
若不願市場未來只留下低價的android手機
這些都是業者可以操作的方式
但顯然相關業者只會玩舊有的business model
仍沒有膽量與氣度從事這樣的市場操作
至少這塊現在沒人在作
是為什麼呢
沒有對或錯,也不代表不可行,只是希望多一點這樣的看法
大家想想,互相討論看看囉
作者: Morrislakbay (莫里斯四方報)   2014-09-16 15:03:00
語畢 哄堂大笑。 至少先寫完SWOT再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