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抗戰新書「戎禮馨香」出版 國軍透過追悼

作者: huntermin (kid)   2022-07-07 19:33:04
抗戰新書「戎禮馨香」出版 國軍透過追悼大會凝聚人心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6440525
2022-07-06 13:16 聯合報/ 記者
陳言喬
/即時報導
https://reurl.cc/p1Glzx
最新一本抗戰新書「戎禮馨香」出版,探討國軍對日作戰紀念式的研究。(溫玉珍提供)
今年是七七抗戰85週年。一本有關抗戰前期書籍「戎禮馨香:1931-1937國軍對日作戰紀
念儀式研究」出版,探討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軍陣亡將士追悼大會或紀念儀式,帶讀者
回到了歷史追思現場,感受國軍碧血丹心、英勇付出的衛國精神,也還原當時的社會風貌
,是本具有學術及參考價值的新書。
自中共將抗戰由八年改為十四年之後,如何評價國軍及中華民國政府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
至1937年七七事變這一階段的歷史作為,便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
這本最新出版的抗戰書籍查閱分析了大量珍貴史料,考證了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役、1933
年長城戰役及1936年綏遠戰役的國軍陣亡將士追悼大會或紀念儀式,書中透過追悼會的辦
理情形、追悼儀式、主祭人員、參與者、祭文、誄詞、訓話及媒體對追悼會的報導等相關
史料來進行具體而微的討論。可作為觀察當時國民政府對內整合民心與推行對外關係的重
要文本。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温玉珍,父親為青年軍軍官,跟隨國民政
府來台並參加登步島、八二三等戰役,使得作者自幼對軍史產生濃厚興趣。
温玉珍表示:「全書研究的國軍陣亡將士追悼大會或儀式涉及不同派系或背景的國軍部隊
,每一場儀式本身也具有各自的地域或文化特色,但這些儀式都指向一個共同點:在國力
背景懸殊的情況下,中華民國政府採取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策略換取備戰時間,並對民
眾進行戰前的精神動員,以為隨時可能到來的大規模戰爭作準備。」
該書研究提出,國民政府透過陣亡將士紀念儀式安慰遺族,並對包括地方實力派在內的全
體軍民進行精神動員和力量統合。而這一切在作者看來都是為八年抗戰提供了堅實準備。
作者另一個發現是當時的國軍幾乎處在多線同時作戰的困境中,如書中提及的第二十六軍
,一方面要在湖北、四川追剿中共紅軍,但在長城戰役爆發時,又要立即北上抵禦日軍進
攻,因此該部的追悼大會同時追思「剿共」與「抗日」將士,堪稱彼時安內攘外的突出寫
照。
温玉珍希望,國軍陣亡將士追悼儀式送別生命的蒼涼,能使今人能感知到戰火無情、和平
無價的可貴,才更能體認到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絕非當代華人社會或東亞繁榮之福。本書已
由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發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