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張誠/雄三試射失效 檢視我國工業基礎好

作者: staff23 (筆名蘇溫永(星星送行者))   2017-08-02 10:52:12
我幫他翻譯
問題出在
1.零件故障
2.推進劑老化
3.導致上述兩項問題發生的原因 例如:儲存、保養
零件故障問題好解決 儲存、保養也好解決
原則上雄三的國內都可以搞定
推進劑老化則無解 這是必然的
未來就更將面臨這些老化跟延壽的問題
中科雖然不是問題主因 但是現況也是無解
這是可能多年後 才可以講的真實故事
※ 引述《kira770422 (月犽)》之銘言:
: https://i.imgur.com/1CHJwpQ.jpg
: ▲雄三飛彈是由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研發的超音速反艦飛彈,謠傳其性能曾引起美國採購興趣。(圖/翻攝自「中山科學研究院」網站)
: 去年7月1日因為海軍誤射一枚雄三飛彈,雄三的快、準、遠、殺傷力強等四項性能公諸於世,讓雄三聲名大噪,甚至謠傳世界各國,特別是美國,對雄三的性能深表興趣,有採購的意願。
: 然而,根據報導,今年的國軍精準飛彈測考,海軍成功級巡防艦發射三枚雄風三型飛彈,「其中一枚在發射升空,拋棄加力火箭,轉入低空貼海巡航時,突然發生滾動墜入海中。事後經中科院檢視拍攝影片,與各項側錄電子數據比對,確認是這枚飛彈內部系統有瑕疵所造成。」雄三是一枚令人驚豔的好彈,還是一枚不能讓人信任的壞彈呢?
:
所謂的瑕疵,是應注意,卻沒有注意到的疏失。瑕疵可以分為功能上的瑕疵及時間因素所產生的瑕疵。設計及生產的過程,因經驗不足所產生的疏忽,屬於功能上的瑕疵。40年來,中科院有一項重要資產,就是系統開發及整合能力,依照系統工程的程序與作為,中科院有實力將功能上的瑕疵降到可以控制的範圍。另一種瑕疵,可以稱為「老化」,是因時間因素使硬體本質產生變化所產生的瑕疵,例如燃料、材料等都有可能因為儲存空間的溫度、濕度,時間久了而產生變化。雄三飛彈從民國96年在國慶閱兵第一次展示到現在,捍衛台海將近十年,時間因素所產生的瑕疵,該開
: 始逐漸浮現。
: 回想陪我們從小到大的大同電鍋、大同電扇,不敢說功能是最好的,耐用是確定的。耐用,絕對跟工業的基礎有關,當初的大同承襲了日本戰時留下來的工業基礎,開發了耐用的大同電鍋、大同電扇。後來,許多廠商開發了更科技、更便利的電鍋、電扇,耐用度卻比不上大同電鍋、大同電扇。
: https://i.imgur.com/tfZtZF5.jpg
: ▲雄三飛彈的失效,是危機更是轉機,可以讓我們從耐用角度重新審視工業基礎。(圖/翻攝自「中山科學研究院」網站)
: 德、美、日等國的工業基礎相對其他很多國家是扎實的,特別是在材料、製造工藝方面的扎實。武器系統的壽命期通常是30年以上,也就是說要夠耐用。這次雄三飛彈的失效,是個從耐用、抗老化的角度,再從材料、製造工藝方面去重新檢視雄三飛彈的機會。國防工業自主,不只在科技創新上提升產業能量,更可以在耐用度上為國內產業扎根。若是外購武器,我們沒有機會檢視自己國家的工業基礎。外購裝備可以救急,國防科技自主才是國家的真實力。
: 雄三飛彈捍衛台海將近十年,雄三飛彈的性能、功能,我們有信心。民國91年,中共遼寧號航空母艦動工修建,基於不對稱戰爭的思維,中華民國必須擁有航母殺手級的反艦飛彈。因此雄三飛彈的第一個需求,必須超過兩倍音速,以足夠的動能,穿透航空母艦的鋼板。當年,雄三飛彈只能安裝在成功級軍艦,因此雄三飛彈的第二個需求,是在體積、重量上,相對於其他同等級的反艦飛彈,有極為嚴苛的限制。在當時美軍還沒有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時代,由需求面定義出需要突破的課題,在中科院雄厚的研發基礎上,雄三飛彈迎頭趕上,登上國防科技的國際舞台!
: 一枚雄三飛彈失效,是危機,更是轉機,是我們從耐用的角度,重新審視中華民國工業基礎的好機會。不怕飛彈在測試的時候失效,就怕不知道瑕疵在哪裡,知道有瑕疵,我們面對,更優質的雄三飛彈是可以期待的。筆者呼籲國人支持國防科技自主,打造工業4.0的國防產業,建立「以國防科技帶動民生產業」的國防經濟體,厚植中華民國的產業經濟實力。
: 文章出處:張誠總工程師觀點,雲論名人論壇https://goo.gl/9vB6se
: 雄三飛彈的推手 張誠總工程師:https://www.facebook.com/PhDChan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