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自由時報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244845
原文摘要:
俄軍部署新型SKVP雷達 烏克蘭警告「海馬士」
恐遭癱瘓
據烏克蘭軍聞網站《Defence Express》報導,
自2024年春夏以來,俄羅斯已部署一套以
SKVP雷達為核心的反無人機網絡。該媒體引述
專家警告,若烏克蘭無法有效反制此系統,其
戰場偵察優勢與「海馬士」(HIMARS)等精準打
擊能力將面臨嚴重削弱的風險。
報導指出,俄軍反無人機偵測網絡中,約九成
由國產的SKVP「空域管制系統」構成,僅有少
量缺口由中國製的FSTH-LD02、FSTH-LD03
等雷達填補。此外,俄軍亦同時使用「彩虹」
(Raduga)與「牛蒡」(Repeynik)等其他反無人
機雷達系統。
根據《Defence Express》彙整的資料,由俄國
「高精準系統公司」(Vysokotchnye Kompleksy)
製造的SKVP雷達,其面板尺寸約1.2×1公尺,
扇形覆蓋範圍約90度,在S波段(約2700–
3100 MHz)運作,對無人機的偵測距離可達20
公里。報導稱其關鍵特點是,俄軍通常將其隱
蔽部署在距離前線5至7公里的樹叢或窪地中。
在作戰時,SKVP雷達負責偵測目標,再引導部
署在2至5公里外的短程反無人機系統進行攔
截。烏克蘭專家別斯克雷斯特諾夫(Serhiy
"Flesh" Beskrestnov)表示,此舉將能系統性地
清除烏軍的偵察無人機,從而斬斷為「海馬士」
等精準武器提供目標座標的情報鏈。
偵搜難點與間接指標
報導分析,SKVP雷達因其體積小、無移動部
件、熱訊號低且常利用地形遮蔽,極難被直接
偵測。因此,目前實務上主要得依賴分析其約1
千瓦(1 kW)的電力需求、車輛人員活動、偽裝
破綻等間接指標來進行定位。
《Defence Express》指出,發展類似AGM-88
「高速反輻射飛彈」(HARM)的被動雷達尋標武
器,用於反制SKVP這類小型雷達,其成本與
效益仍受到專家質疑。報導總結,定位並摧毀
敵方的反無人機雷達,必須成為烏軍的最高優
先事項,儘管此挑戰極為複雜,且不存在單一
的特效解方。
心得感想:
要封鎖自殺無人機,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針
對偵查無人機進行攻擊。因為自殺無人機需要
偵查無人機來指引攻擊,所以偵查無人機被打
掉,難以被取代的情況下,自殺無人機的殺傷
鏈就從頭斷掉。
臺灣陸軍目前已經進展到蜂眼二代「鷹眼」雷達
,應該也有針對小型無人機加強偵測能力;另
一方面,陸軍也需要自己的反雷達武器來對抗
敵方的反無人機雷達。